一、政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工业污水处理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是针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含污染物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体系,遵循源头减排、循环利用等原则,以实现资源回收与污染控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16%,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的新格局。政策强调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实现分质用水、梯级利用、水效对标,形成可推广的循环利用经验。2024 年《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污水排放绩效分级管理,叠加污水资源化利用、低碳标杆厂建设等专项工作。政策推动下,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已进入向“资源化利用”变革新阶段。
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 | 发布部门 | 主要内容 |
2021.12 | 《关于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 | 到25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左右,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 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格局。 |
2022.06 | 《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 | 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聚焦废水排放里大、改造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造纸、食品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优先选择水效领跑者企业、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稳步推进废水循环利用改造升级,创建一批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提升水重复利用率。 |
2023.04 | 《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工作的意见》 | 水利部 | 协同实施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重点围绕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造纸、印染、食品等行业,创建一批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 |
2023.06 | 《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加快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高盐废水阶梯式循环利用、资源化深度处理,以及灰、渣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2023.10 | 《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推动企业建立完善水管理制度,加强废水循环利用,开展水效对标达标。 |
2023.12 | 《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推动工业企业和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严重缺水地区示范推动工业园区废水应用尽用。 |
2024.0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推行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治理与排放水平绩效分级, |
2024.02 |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 | 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系统规划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因地制宜实施区城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 |
2024.06 | 《关于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工作的通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 2025 年底前,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2024.07 | 《关于开展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工业信息化部 | 采用节水减污和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控制等技术工艺,推动不同水质特点废水协同处理,减少废水排放里。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存在一定增量空间,产业园内工业污水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污水资源化需求不断释放,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存在一定增量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能力由180.0百万吨/日增长至188.6百万吨/日,CAGR为0.8%;预计2024-2027年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能力由193.4百万吨/日增长至208.7百万吨/日,CAGR为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产业园内工业污水处理能力增幅已超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增幅。2017-2023年产业园内工业污水处理能力由34.2百万吨/日增长至39.8百万吨/日,CAGR达2.6%。园区化协同处理成为治污项目建设新模式,产业园内工业污水处理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2024-2027年产业园内工业污水处理能力由42.6百万吨/日增长至51.6百万吨/日,CAGR为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工业污水处理“市场化”“专业化”趋势明显,行业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政府对工业污水处理的要求持续提高,工业污水处理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自2014年开始,政府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污废水处理领域参与各类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规范beplay网站地址 体系,完善价格机制,带动了民营企业参与污水治理项目的积极性。社会资本进入污废水处理行业,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融资压力的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增大了行业市场空间。引入社会资本方也可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营效率,通过市场机制提升污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当前参与工业污水处理市场竞争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偏小。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内多数企业受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制约,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投资规模较小的业务,竞争力较弱;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领导者尚未出现,整体来看,我国工业污水处理行业格局仍较分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