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游辣椒种植面积及产量稳定增长,为国内辣椒深加工行业奠基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辣椒深加工市场地位提升,占辣椒的比重接近50%
鲜椒收购价约6元/公斤,晒干后利润仅18-25。而通过深加工,增值链条可延伸为三级跳。辣椒深加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注脚。2022年我国辣椒加工市场规模占辣椒总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达45.6%,与辣椒鲜食不分伯仲。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辣椒红色素以出口为导向,辣椒精渗透率提升空间大,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主要辣椒深加工产品包括辣椒红色素、辣椒精、辣椒酱等。其中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色素,在辣椒果皮的含量约 0.2%-0.5%。辣椒红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由于其天然安全的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占比高,涵盖调味料、肉制品、罐头、饮料等。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合成色素使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受限,而包含辣椒红色素在内的天然色素有望快速增长。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食用色素市场规模约 49.8 亿美元,其中天然食用色素市场规模约 17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全球天然色素市场规模达 35 亿美元,2024-2032年CAGR为9.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是辣椒红色素主要供给国。2022年、2023年我国辣椒红色素产量已超1万吨且其中大量出口至国外。从企业分布看,晨光生物辣椒红色素占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辣椒精是从辣椒中提取浓缩的天然成分,主要是辣椒中的辣味物质组成。辣椒精主要用途是提味和增辣,常用于调味品、调理制品、食品等领域。辣椒的辣度主要以斯科维尔指标(简称 SHU)衡量,不同品种的辣椒辣度差异大,主要取决于辣味物质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普通甜辣椒的辣度在 0-1.5万 SHU,中度的小米辣辣度值在 4.5-9 万 SHU,制作辣椒精的辣椒原料一般要选取辣度值更高的魔鬼椒和涮涮辣。
不同辣椒辣度
辣度等级 | 辣度(单位:SHU) | 主要代表品种 |
微辣 | 0-1.5 万 SHU | 艳椒15号 |
低辣 | 1.5-4.5万 SHU | 遵辣 1号、湘辣14号 |
中辣 | 4.5-9 万 SHU | 小米辣、七星椒 |
辛辣 | 9-13.5 万 SHU | 石柱朝天红 |
高辣 | 18 万 SHU | 七星椒、云小米辣 |
特辣 | 18-22.5 万 SHU | 湘涮辣三号 |
极辣 | 22.5-27 万 SHU | 天椒707 |
爆辣 | 27-31 万 SHU | 湘涮辣三号 |
超辣 | 31.5 万以上 SHU | 云南涮涮辣、湘涮辣三号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受观念影响,辣椒精市场渗透率极低。全球辣椒精市场规模约 6亿元,占加工辣椒市场的比重不足 1%。辣椒精相对于鲜辣椒价格优势明显,更易保存、性能稳定,随着食品工业发展和辣味食品的普及,辣椒精有望继续替代鲜辣椒或干辣椒,辣椒精市场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斤鲜椒加工成辣椒酱后,终端售价较传统干椒增值5倍以上。为进一步提升辣椒深加工产业附加值,辣椒酱市场近年来持续升温。2017-2023年我国辣椒酱市场规模由402.0亿元增长至481.7亿元。其中老干妈作为国内辣椒酱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90%,同时行业内也涌现出一批新兴品牌,如吉香居、饭扫光、仲景食品、川娃子、虎邦、佐大师、饭爷、李子柒等,共同推动辣椒酱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辣椒均价回落,辣椒深加工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利润有望回升。2024 年受原料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辣椒深加工利润有所波动。2025年随着辣椒均价回落,辣椒深加工利润有望回升。中长期来看,随着全球食品加工行业稳步发展,同时天然色素渗透率提升,辣椒深加工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