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一、凭借免清洗、成本低等多重优势,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正逐步取代玻璃器皿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生命科学即将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新时期,对于生物实验耗材的需求也日渐提升。全球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283.41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677.5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26%。

随着现代生命科学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生命科学即将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新时期,对于生物实验耗材的需求也日渐提升。全球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283.41 亿美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677.5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2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生物实验耗材分为玻璃类和塑料类。玻璃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清洗过程繁琐、交叉污染、易碎易破等弊病,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凭借其免清洗、耐腐蚀、成本低、可塑性好、分子结构特殊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取代玻璃器皿,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室主流产品。

2016-2020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99.4 亿美元增长至12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5.9%。预计2030 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市场规模达238.1 亿美元,2020-2030年CAGR达6.6%。

2016-2020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市场规模由99.4 亿美元增长至125.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5.9%。预计2030 年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市场规模达238.1 亿美元,2020-2030年CAGR达6.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新兴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增长速度快于全球。预计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将以 17.0%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 2030 年的 526.5 亿元。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增长速度快于全球。预计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将以 17.0%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 2030 年的 526.5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行业被海外企业垄断,中国高度依赖进口

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行业被海外企业垄断,主要包括:集团化运作的巨头企业的下属业务部——Corning、ThermoFisher、GE Healthcare、Merck KGaA 基本归类为该类企业;专注于生命科学耗材及用品的综合服务商——德国的 Sarstedt、Greiner Bio-One GmbH、Eppendorf、Brand、瑞士的TPP、美国的 Labcon、意大利的 LP ITALIANA SPA 等;其他尚未形成国际品牌的供应商。

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行业代表海外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主营 主要产品 市场定位 技术实力
Corning 业务涉及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显示技术、汽车尾气控制产品和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产品包括消耗品以及用于先进细胞培养研究、生物处理、基因组学、药物发现、微生物学和化学的通用实验室和设备 在 165 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一家全方位协同发展的公司,业务涉及光通信、移动消费电子、显示技术、汽车尾气控制产品和生命科学,其中从事实验室产品已超过 100 年历史,是全球领先的实验室产品供应商 生命科学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专利 560 项,其中美国专利 260 项。专利用于制造和使用科学实验室设备,包括多孔板和细胞培养产品等
VWR 实验室用品和服务供应商 主要产品包括实验室产品和增值服务,其中实验室产品包括消耗品和耐用品 全球领先的实验室生产和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欧洲和北美有重要的市场地位,同时还在亚太地区和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开展业务。VWR 提供约 600 万种产品,拥有全球约 4,000 家核心供应商,业务遍布 30 多个国家,拥有 200多家工厂 利用遍布全球 30 多个国家的业务网络及 200 多家工厂的优势,建立强大的分销网络和迅速的响应机制,通常 24 至 48小时内能够在全球任何地方向客户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ThermoFisher 是全球科学服务的领先者,业务包括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分析仪器、专业诊断、和实验室产品和服务 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产品包括试剂、仪器和消耗品,用于生物和医学研究、新药和疫苗的发现和生产以及疾病诊断 全球领先的科学服务公司,其拥有约 7 万名员工,为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医院和临床诊断实验室、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以及环境、工业质量和过程控制部门的 40 多万客户提供服务 全球员工约 70,000 人,以让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作为使命,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研究,解决复杂的分析挑战,改善患者诊断,向市场提供药物并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Eppendorf 领先的生命科学公司,提供实验室耗材和服务 产品主要包括移液管和自动移液系统、分配器、离心机和混合器等。此外,耗材类产品包括吸筛头、试管、微滴定板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容器 享誉全球的行业品牌,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实验室耗材和服务设备 在 26 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全球拥有超过 3,300 名员,主要为世界各地的学术和工业实验室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实验室产品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生命科学服务企业规模较小,仅能专注于生产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某一细分产品领域,且产品主要在低端市场销售。因此我国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高度依赖进口。根据数据,2016-2018年,国内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中,进口品牌份额维持在94%以上,国产化率不足 6%。

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生命科学服务企业规模较小,仅能专注于生产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某一细分产品领域,且产品主要在低端市场销售。因此我国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高度依赖进口。根据数据,2016-2018年,国内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中,进口品牌份额维持在94%以上,国产化率不足 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美国加征关税推动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国产替代进程,洁特生物等领先本土企业有望受益

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推动国内一次性实验室耗材国产替代加速进行。2025年4 月 2 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主要影响医用耗材、敷料、医疗设备及零部件、康复用品等。5 月 10 日-11 日,中美经贸高层在瑞士日内瓦会谈,5月 12 日,美国宣布调整 4 月 2 日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24%关税暂停 90 天,保留 10%,并取消 4 月 8、9 日加征关税。8 月 12 日,美国再次暂停实施 24%的关税 90 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在不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强调自主可控,将推动国内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国产替代进程,国内具有较强产品能力的领先企业如洁特生物、硕华生命等有望因此受益。

国内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行业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成立

知识产权

经营状况

上市情况

洁特生物

2001 年于广东广州

389

2024 年营业收入 5.59 亿元

外销占比 62.84%,内销占比 32.18%

2020 1 月在科创板上市

硕华生命

2006 年于浙江湖州

383

2024 年营业收入 1.07 亿元

外销占比 56.93%,内销占比 43.07%

2023 8 月在新三板上市

耐思生命

2009 年于江苏无锡

273

未披露

未上市,2022 A 轮融资

巴罗克

2010 年于山东济南

98

未披露

2019 年已从新三板退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美国加征关税助推国产化进程 中国成全球一次性塑料实验耗材市场新兴力量

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一次性塑料生物实验室耗材占全球的比重较小。但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全球一次性生物实验室塑料耗材的新兴市场。根据数据,2016-2020年中国一次性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规模从57.0 亿元增长至10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7.8%

2025年09月28日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海外产能收缩而国产踏足高端市场 全球氨基酸行业供给端话语权向中国转移

由于氨基酸在机体中并不能合成,所以需要通过食物进行摄取,才能达到补充的效果。随着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全球氨基酸市场将持续扩张。2021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261.9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氨基酸市场规模达494.2亿美元,2021-2030年CAGR达7.3%。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虽然当前我国工业气体的主要需求仍来源于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但未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5年09月22日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重要无机化合物,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与水溶肥两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带动水溶肥产业规模扩张,进一步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工业

2025年09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