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数据链极大缩短杀伤链时间 国内数据链规模数百亿 我国亟待建设大容量军用通信卫星

导读:数据链极大缩短杀伤链时间  国内数据链规模数百亿  我国亟待建设大容量军用通信卫星。数据链极大缩短杀伤链时间。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设备行业产销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数据链极大缩短杀伤链时间。通信系统是C4ISR 系统的“神经脉络”,数据链是军用通信系统别称,指一种特殊的数字通信网络,按规定的信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实时传输处理格式化数字信息的战术信息系统,将陆、海、空、天的战场感知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火力打击系统和信息攻击武器系统等作战要素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信息网络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作战单位之间相互传输信息所使用的链路。数据链的巨大优势在于,使得“发现-定位-跟踪-瞄准-打击-评估”杀伤链的全程时间大为缩短,基本实现了“发现即摧毁”。数据显示37,美军杀伤链环所需时间从1991年海湾战争100 分钟,到1999 年科索沃战争40 分钟,到2001 年阿富汗战争20 分钟,再到2003 年伊拉克战争10 分钟,在2011 年“海神之矛”行动中已近乎实时。

      数据链实现“发现即摧毁”新理念

 

       三大类数据链特点各异。数据链产生在20 世纪50 年代,从诞生至今,作为先行者的美军已逐步研发了Link1/4/11/14/16/22、容量和速度更高的MP-CDL(多平台通用数据链)、以及为融合各数据链的JTRS 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按适用范围,数据链可分为通用战术数据链、情报级数据链、武器级数据链,其中,战术数据链主要用于不同平台的信息交换,对数据传输率要求不高,但通用性一定要好;情报级数据链用于传输探测到不经处理的原始数据,因此对数据传输率要求很高;武器级数据链主要应用于特殊武器,技术难度相对较小,但对带宽要求不固定。

 

       系统和终端设备占据数据链核心。从构成看,数据链由战术数据链系统、加密解密设备、数据链终端设备以及收发设备四部分组成,其中,数据链系统和数据链终端设备占据核心。

       系统和终端设备是数据链核心

 

        全球军用通信市场快速增长。marketsandmarkets 数据显示38,全球军用通信市场将由2015 年230.2 亿美元增至408.2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12.1%。其中,按平台可分为空中通信、舰载通信、水下通信、空地通信、地面通信五种。按组成部分,可分为终端、通信系统、安全系统以及通信管理系统四类。

        国内数据链规模数百亿。数据链中系统和终端占据核心,美国MIDS-LVT(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低容量终端)是美军Link16 数据链的终端设备,每个价格30 万美元39;美军对台出售清单中,10 套Link 11/Link16 数据链系统,价格1.2 亿美元40(主承包商为罗克韦尔公司和BAE 系统公司),因此数据链系统单价约为1200 万美元。参考《国际航空杂志》(Flight International)于2015 年底公布的中国军用航空器数量41、中商情报网统计的陆军和海军武器装备数量42,可以粗略估计我国数据链的终端需求。仅考虑每个武器装备配置一个终端,下表列出当配置数据链终端的比例从10%到100%,以及数据链终端与数据链系统的数目比例从1:10到1:100,对应的数据链装备市场规模(仅包含数据链系统和数据链终端设备)。假设配置数据链终端的比例为20%,当数据链系统与数据链设备终端比例为1:20 时,市场合计约330 亿人民币,如果将加密解密设备以及收发设备也考虑,空间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此外,未来随着配置数据链终端占比的提升,市场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以卫星通信为核心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网络。传统无线电通信由于物理学基本原理存在传输距离和传输容量相互牵制的矛盾,即高频率无线电通信可传输大容量数据,但传输距离有限;低频率传输距离远,但传输数据容量有限。解决此矛盾方法之一即卫星通信,通过卫星作为传输中继,可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大量数据的传输。卫星通信大大减少对地面站的依赖,因此可靠性更高,抗干扰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大,生存能力更强。通过建设以卫星通信为核心,配合地面、海洋和天空等通信方式,从而构建出陆海天空一体化通信网络。

      我国亟待建设大容量军用通信卫星。我国在2000 年左右才真正开始军用通信卫星建设,2006 年发射了备用和接替工作的中星22A 通信卫星。

      10 年后的今天中星22 号卫星仍在工作,中星22 号卫星不仅通信带宽和接入能力不够,也基本不具备抗干扰能力,甚至不如美军租用的商用通信卫星安全可靠。卫星通信能力不足的瓶颈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国防发展,因此军用通信同样是我国重点攻克的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利好我国光通信行业发展 国产光芯片崛起等因素助推产业链升级 竞争格局多元化

政策利好我国光通信行业发展 国产光芯片崛起等因素助推产业链升级 竞争格局多元化

数字经济浪潮下,5G 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千兆光网、AI 算力网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光通信迎机遇,发展速度加快,产业链趋向成熟,主要体现在国产光芯片崛起、光电子元器件技术进步、光纤接入持续渗透等方面。

2025年05月15日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优势与潜力持续释放 AI助力开启beplay下载软件
新时代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优势与潜力持续释放 AI助力开启beplay下载软件 新时代

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具备联合国产业分类规定的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品种产品,供应链较为健全,成本优势突出。数据显示,中国低技术、中技术及中高技术产品的全球制造业份额占比较高。其中,中技术和中高技术产品占比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28.9%、27.0%。

2025年05月07日
我国水声通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技术水平及产品力待提升

我国水声通信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技术水平及产品力待提升

水声通信是目前最成熟的水下远距离通信手段,主要应用于军事、石油深海勘探、深海载人科考等领域。随着下游需求增多,全球水声通信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约34亿美元。水声通信是当前海洋军事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技术,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增大,我国水声通信将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预计2

2025年05月04日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得益于技术创新驱动消费者换机需求的释放、市场复苏趋势、折叠屏市场的爆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增长态势显著。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beplay下载软件 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3.6%。

2025年04月17日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也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2-2023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规模从23.0 亿元增长至214 亿元。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在经历连续下滑后,2024年手机市场回暖,出货量迎来了反弹。全球方面: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迎来了反弹,销量同比增长7.1%,结束了2023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

2025年04月09日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进程较快,主要驱动因素在于:B端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上云趋势的推动,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需求将急剧攀升,C端数据量在短视频、直播和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深入渗透背景下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耗电量持续增长。但在“

2025年04月04日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