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上半年税收收入创5年新低 房地产税收回暖

     报告网摘要: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税收增长则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

     经济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税收增长则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同比增长)为7%,保住年初预期目标(7%左右)。同日,财政部披露数据显示,上半年税收收入增速为3.5%,离预期目标有些远,增速创近五年新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半年的财政收支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也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收入低迷。下半年情况或有好转。

     这些税收给力

     目前税收主要有增值税等18种税收。上半年,税收增速能达到两位数的只有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出口退税三种。

     国内消费税给力的原因很简单——增加税率。

     去年底到今年初,财政部两个月内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汽油消费税由此前每升1元涨至1.52元,柴油消费税由每升0.8元涨至1.1元。

     另外,今年5月份,财政部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烟和油两类商品是消费税贡献主力军。6月份,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高达31.4%。

     个人所得税保持较快的增速,主要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其中,6月份个税同比增长高达28.2%,这主要是财产转让所得税增加63亿元,增长1.1倍。

     今年外贸需求持续低迷,中国出口受到抑制,为了鼓励出口,国家加大出口退税进度,因此上半年出口退税保持12.4%的两位数增速。不过,出口退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反映在财政收入中是负数。

     进口税收、关税大降

     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和进口额下降,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上半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14.5%,关税同比下降10.5%。

     上半年,两大主力税种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持续低迷,两大税种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约40%。

     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仅2.4%,而扣除营业税改增值税转移收入影响后,这一数字则是0.8%。

     国内增值税低迷主要受出工业增长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另外,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进项抵扣增加也是导致增值税低增长一大因素。随着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四大行业营改增持续推进,增值税减税压力更大,而传统的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下行下企业利润增幅回落明显,这直接导致企业所得税增幅回落。上半年企业所得税达17053亿元,同比增长4.9%,超越增值税跃居第一大税种。

     具体来看,工业企业所得税(-3.8%)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5.1%)负增长,金融业所得税继续维持较高增长(14.3%)。

     房地产相关税收回暖

     上半年,受前几个月商品房销售低迷影响,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累计收入普遍下降。

     不过受楼市“3·30新政”影响,房地产销售明显回暖,相关房地产税收也随之回暖。

     比如,6月份,房地产营业税改变了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当月增长9.3%。6月份,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四项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合计增长3.7%,增幅比上月回升9个百分点,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

     不过,上半年房地产营业税仍同比下降0.8%,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5.1%。

     财政部称,下半年,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要继续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分析,依法组织财税收入,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严禁采取“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

     税收弱、非税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而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核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高时曾超90%。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近些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一路下滑,今年上半年占比降至83.6%,创历年新低。同时,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一路上升。上半年,非税收入同口径增长为11.5%,远高于税收收入增速。

     杨志勇认为,相比非税收入,税收收入比较实在,更能反映经济运行情况。

     一些地方也已经警惕非税收入快速增长。比如江西省财政厅分析当地一季度财政收入时称,一季度,该省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下滑至73%,为近十年来最低点。非税收入增长29.2%,而税收收入仅增长6%,同比回落8.7个百分点,这与前两年税收、非税收入均衡增长的格局大相径庭。

另外,4月份,江西省非税收入增长61.2%,环比加快46.7个百分点,其中“其他收入”科目增长较大,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运营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现状分析:园区智慧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巨大潜力待释放

我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在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等因素推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26%。目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园区还处在1.0阶段,仅有少部分达到2.0阶段,距离3.0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园区市场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仍有充足潜力有待释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beplay下载软件
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我国洁净室行业处于成长期 市场前景广阔 beplay下载软件 化、模块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从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来看,随着需求增加,近年来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保持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2023年我国洁净室新建面积从2917万平米增长到4120万平米,年复合增长率为9.02%。

2025年03月08日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我国土地行业分析: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下降 央国企仍是市场主力

回顾2024年,我国土地宅地供应量及成交量持续下降,成交楼面均价、土地流拍率均有所回落,溢价率处于历史地位,但是随着9月份针对地产出台多项刺激政策,市场对于地产“止跌回稳”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销售改善传递到土地市场需要一定时间,预计2025年土地市场成交量或迎来筑底,核心城市成交价格有望保持强势。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我国卫生陶瓷出口需求减少且均价下跌 旧房翻新改造成行业重要增长点

2022-2023年,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出口需求减少,我国卫生陶瓷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其出口均价不断下跌,由2020年的93.63美元/件下降至2023年的64.85美元/件。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存量时代,旧房翻新改造已成为卫生陶瓷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此外,卫生陶瓷产品属于“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型

2025年02月10日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坐便器产销量稳增但普及率低 3C认证实施提升行业准入门槛

虽然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坐便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beplay下载软件 坐便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精装修市场配套率提升,我国beplay下载软件 坐便器产量、内销量和内销额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同时其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9.6%左右。

2025年01月24日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快速发展 应用不断拓展 政策规划叠加 未来前景可观

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以及市场需求上升,近年来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和渗透率不断上升。同时装配式建筑凭借着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节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2025年01月22日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欧美为家居电商行业主要市场 亚马逊平台地位突出 市场将向具备供应链优势企业倾斜

家居行业线上化趋势下,全球家居电商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收入达2564亿美元,其中客厅、厨房及餐厅应用市场总占比接近50%。从销售地区看,欧美地区为家居电商主流销售市场,欧洲市场以德国、英国、法国为主。

2025年01月20日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全球户外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百亿 露营、房车经济将持续带动需求提升

随着健康生活理念广泛普及,户外运动市场持续发展,户外家居行业规模不断扩大,2027年全球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87.25亿美元。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户外家居市场发展成熟,2027年美国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97.96亿美元,欧洲区域户外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长远来看,露营、房车旅居市场需求快速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