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饰劣势及机遇分析:产品创新力不足 “她经济”升温助力行业发展

      银饰是指由白银结合各类的工艺制成的装饰品、礼品、纪念品等。根据使用功能区分,银饰可以大致分为银器和银首饰两大类。其中,银器可分为银酒具、银餐具;银首饰可分为银耳饰、银颈饰、银手饰、银足饰和银衣饰。

银饰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银饰行业市场规模为26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5%;2019年,我国银饰行业市场规模为17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3%。

2015-2019年我国银饰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银矿资源丰富:我国银矿资源富集且分布广泛,主要银矿资源查明储量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银矿查明资源储量为32.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4.1%;2019年,我国银矿查明资源储量为34.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5%。丰富的银矿资源对于白银产量、银价的稳定有深远的影响,为国内银饰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2019年我国银矿查明资源储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传统银饰需求强劲:银饰是少数民族妇女婚嫁的必备之物,造型上以大、重、多为美。传统的少数民族银饰一般由手工作坊制成,精美大气。瑶族、藏族、彝族等少数妇女在婚嫁之时,通常会置办全套的银饰,包括头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等银饰品,每套银饰总重量在10公斤以上。

      基于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速略快于汉族,从1953年占全国人口6.1%,到1990的8.0%,2000年的8.4%,2010年的8.5%,少数民族人口的不断增长奠定了民族银饰消费良好的基础。

1953-201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线上渠道销售火热:天猫、淘宝、京东、聚美优品等知名电商平台既能减少银饰企业在线下固定店铺、人员等相关方面的费用投入,又能提供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成为了银饰企业发展新方向。著名的银饰企业、珠宝商如蒂芙尼、潘多拉相继与线上渠道合作,推广、销售银饰产品,加速银饰板块线上销售的布局。

我国银饰行业优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劣势分析
      (1)加工、设计等工艺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发展:银饰在我国拥有几千年良好的文化积淀,为汉族至各少数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所接纳。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白银饰品传统加工工艺丰富多样,具有独到之处。錾花、镂刻、花丝、镶嵌、烧蓝、冲压、焊接、打磨、表面处理等技术与日本的木纹金属技术,以及流行于中东、俄罗斯及泰国的乌银镶嵌技术等平分秋色。进入21世纪,主要消费群体的审美及时尚需求变化对银饰行业的加工、设计等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能及时回应市场需求变化将不利于中国银饰行业突破桎梏,寻求新的增长点。

      (2)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严重:目前,市面上的银饰品主要以寄托对老人、小孩祝福的传统银饰品、仿旧银饰品、一般商业银饰品、银礼、银制餐具为主要产品,设计单一,款式重复。加之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在绝大部分消费者心中,我国白银首饰的文化与“传统”、“便宜”、“年代感”、“民族风”、“轻量级”等词联系紧密。

      (3)行业集中度较低:从数量和规模上看,目前我国银饰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加工企业(户)超过4000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竞争较为激烈,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出现较大规模的银饰加工企业,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我国部分银饰品牌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品牌发源

创立时间

店铺性质

店铺数量

分布地区

蒂芙尼

美国

1837

加盟

32

一线/新一线城市

潘多拉

欧洲

1982

加盟

200

一线/新一线城市

信德缘

中国

1989

加盟

5000

全国

七度

中国

2002

加盟

1819

一线/新一线城市

V6

法国

2003

加盟

1500

全国

老银匠

中国

1998

加盟

500

全国

老凤祥

中国

1848

加盟

360+1000(经销商)

全国

银时代

中国香港

1998

加盟

300

全国

海盗船

中国

1992

加盟

53

一线/新一线城市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女性成消费主力军,“她经济”升温:年轻女性群体是银饰品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她经济”发展,女性消费总额不断提升,为我国银饰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发展基础。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女性消费规模已达4.8万亿元。

2017-2020年我国女性消费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政策支持及监督:包括银饰在内的贵金属饰品行业长期受到国家的重视,政府和相关机构颁布多项政策、法规或者相关条例来鼓励贵金属饰品经营性企业的发展,规范行业的秩序。

      如2018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调整金银首饰消费税纳税环节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确定了金银首饰范围不包括镀金(银)首饰,以及镀金(银)、包金(银)的镶嵌首饰;规定经营单位兼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金银首饰的,应分别核算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或者划分不清的,一律视同零售征收消费税。

我国银饰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日期

政策名称

颁布主体

主要内容及影响

201806(修改版)

《关于调整金银首饰消费税纳税环节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通知》确定了金银首饰范围不包括镀金(银)首饰,以及镀金(银)、包金(银)的镶嵌首饰;规定经营单位兼营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金银首饰的,应分别核算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或者划分不清的,一律视同零售征收消费税。

2016.02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

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修改单》统一了纯度命名规范,贵金属含量为990‰以上的产品标签一律为足金(银、铂金等);要求贵金属首饰的标签(证书)中的产品名称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四项内容。

1998.12

《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规定》规范了金银饰品标识,应该注明材料名称、含量、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标准编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以及重量。引导金银饰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正确标注和检查金银饰品标识,保护用户、消费者、企业的合法权益。

1998.11

《金银饰品质量检验暂行规定》

发改委

《规定》明确了金银饰品必须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金银饰品的印记及标识牌的管理规定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金银饰品质量监督抽查应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委托检验采用协议或合同的办法。

1984.02

《金银管理条例》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

《条例》规定金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委托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留用、处理占有金银。对于进出国境的旅客,随身携带金银贵金属做出重量限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 威胁分析
      (1)发展路线相对模糊:由于黄金、铂金等贵金属及其相关合金饰品的冲击,银饰产品发展路线相对模糊,银饰行业聚合力不够,整体规模远不如黄金,银饰消费需要进一步的鼓励和引导。

      (2)监管系统缺位:我国银饰行业长期缺乏统一的、完善的行业监管体系、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困难。例如,当前我国并未设立专门的银饰主管部门,饰品检验采用委托检测的办法,检测机构众多,对于产品标准与服务质量欠缺统一的评估体系,对企业的经营也缺乏合理的管理办法,导致银饰品行业乱象丛生,阻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威胁我国银饰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银饰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2020年中国银饰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家纺行业规模稳增但利润承压 龙头加速布局线上赛道 市场向健康化、差异化转型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家纺行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24年我国家纺市场规模为 2516.8 亿元,2019-2024 年 CAGR 为 1.1%。近三年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行业综合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根据数据,2024年1-11月,国内规模以上家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纺织行业现状:出口额再次突破三千亿美元大关 市场正聚焦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从上游的棉花种植、化纤生产,到中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再到下游的服装制造、家纺生产,一应俱全。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高端供给不足 人形机器人有望带来新增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壁垒高,目前全球仅有荷兰、美国、日本和中国4个国家实现规模化生产。虽然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时间晚,但发展快速,已成为全球最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国。2020至2023年间,行业产量从2.1万吨快速增长至3.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8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值得一提的是,我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 头部家纺品牌相继布局 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与普通枕头相比,记忆枕功能性较强、价格较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睡眠经济增长、悦己消费兴起和内容平台加速培育市场下,我国记忆枕行业潜力逐渐显现,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记忆枕行业技术准入门槛较低,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较分散,但在头部家纺品牌的持续参与布局下,我国记忆枕市场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2025年06月05日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锦纶纤维行业:防晒衣等热度攀升带动消费 国内产能扩大且竞争力提升 出口增势良好

民用领域应用主导我国锦纶纤维市场,随着防晒衣、瑜伽服、女性内衣等下游新兴市场热度攀升,我国锦纶纤维表观消费量日益增多,拉动国内产能、产量稳步扩张。

2025年05月17日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我国涤纶工业丝行业分析:大规模投产已结束 消费量及出口双增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涤纶工业丝生产国,产能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近年来,我国涤纶工业丝产能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达到343万吨,2019-2023年期间产能增加107万吨,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恒力石化等公司。

2025年05月06日
中国是全球涤纶生产大国 PTA、MEG等原材料供给稳增 再生涤纶带动行业绿色化发展

中国是全球涤纶生产大国 PTA、MEG等原材料供给稳增 再生涤纶带动行业绿色化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涤纶纤维生产国,年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大部分份额。有相关资料显示,2022 年我国涤纶在全球涤纶产量中占比达到 78.2%。虽然在2022年,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涤纶产量略有下降,达到5343万吨,同比减少0.38%。但仍是我国化纤行业中的重要品类,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2023年我国涤纶产量为570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分析:产量及需求规模整体上升 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我国涤纶短纤维行业分析:产量及需求规模整体上升 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

作为全球主要的涤纶短纤维生产国家,我国的涤纶短纤维积极向海外出口,2016-2019年出口量维持在100.00万吨左右,2020年涤纶短纤维出口呈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年我国出口量恢复至94.71万吨,2023年出口量进一步恢复至123.06万吨。

2025年04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