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奢侈品市场回暖主要是受内外价差收缩与消费结构变化影响

导读:2016年我国奢侈品市场回暖主要是受内外价差收缩与消费结构变化影响,海外消费回流对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回暖影响巨大,也是目前奢侈品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背后则是奢侈品内外价差与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奢侈市场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海外消费回流对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回暖影响巨大,也是目前奢侈品市场回暖的主要原因,背后则是奢侈品内外价差与政府税收政策的变化。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外价差收缩:人民币贬值因素

         16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近8%,相比于14年贬值幅度更是达15%,人民币贬值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海外价格“变贵”,考虑到奢侈品的高单价特点,由人民币贬值导致的内地与部分海外地区价差变化可达数千元。另外,人民币贬值也会使海外中国游客和海外代购的消费有一定减少。这些变化对于香港、日本、美国等市场的海外消费,反映尤为突出。

         内外价差收缩:税率调整刺激国内消费,加强海外代购管控奢侈品内外价差中一般70%~80%来自于征税部分。按照一般进口商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的税收模式,可使商品进货成本增加30%~80%。以韩国某高端化妆品为例,若出口完税价格为2560元,被税后价格则为4707元,较进货成本增加83.9%,其中按照30%的消费税率,消费税额占被税后价格25.6%。

         政府旨在通过税率政策调整促进海外购买力回流。近两年来政策已先后多次削减包括化妆品、鞋子和服装在内的关税与消费税税率,部分产品税收成本有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政府在16年4月出台的“进口跨境电商税收新政”中,传统海淘以及个人代购模式下,大部分品类税率均有5%~10%上升,并且海关对代购征税更为严格。以高级手表饰品品类为例,征税税率从30%调整至60%,税负成本增加较为明显。

         据统计,2015年国内奢侈品代购市场规模达到近400亿,化妆品、箱包、手表成为代购比例较高的品类。对于政府而言,代购产品逃税比例较高,不利于整体通过征税管理。对于奢侈品品牌而言,代购市场滋生了大批假冒商品,不利于品牌商管控客户服务与品牌形象。因此,近年来无论是政府或是奢侈品品牌商,都希望能够加强代购市场管控,价差调整成为主要手段。

内外价差收缩:品牌商“协调定价”策略

         奢侈品内外价差中一般20%~30%来品牌商的差别定价。对于国外部分高端品牌,通常根据欧洲、美国、亚洲3个不同区域制定零售价,巨大的品牌溢价空间下,国内市场价格往往较欧美市场高估。

         品牌商将“协调定价”作为遏制中国奢侈品灰色市场的重要策略。例如Prada已将国内与欧洲地区的大部分商品价差从15年35%缩小至目前20%以内,Chanel近两年中也在逐步通过上调欧洲地区价格、下调亚洲地区价格的方式,促进全球价格体系的合理化。另外,包括卡地亚、泰格豪雅、Swatch等名表企业都在有针对性的弥合境内外价差。

         对于很多欧洲奢侈品牌,近年来的主要策略就是在国内市场维持价格或适度降价(大幅降价不利于维护品牌形象),同时随着每年新一季产品的推出,在欧洲市场进行两次价格调整,价差在此过程中则逐步收缩。

去香港、日韩等地区游客数量趋缓也是品牌商倚重中国内地市场的又一因素。

         由于政治、安全等因素,以及国内出境游目的地逐步分散化,近两年来去香港、日本、法国的游客数量较往年明显趋缓,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性凸显。

         除了奢侈品内外价差收缩带来的海外消费回流外,从国内来看,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终端环境的改善也是市场回暖的主要内在因素。

消费结构变化:个人消费、商务消费逐步替代政务消费

         此轮奢侈品市场的回暖与上一轮奢侈品市场的增长期(2009~2011年)逻辑有所不同,在上一轮增长期中,政务消费是其中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随着政府反腐力度的持续加强,政务消费需求亦受到明显抑制,泡沫逐步出清,取而代之的是个人消费与商务消费,送礼也是以送亲友为主,这与高端白酒复苏的逻辑是一致的。

         消费升级带动居民高品质消费增加。以手表行业为例,近两年换表需求明显增多,从几千元到2万元,从3万元到7万元,消费者希望追求更好的表,追求更好品质的生活。我们认为,这种变化的背后在于国内中产阶级占比持续提升,高净值人群迅速扩大(收入增加、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

         固定资产投资回暖,稳定终端消费从经济层面而言,16年年中以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处于回暖上升区间,尤其是制造业投资的改善,避免了增速持续放缓的态势,有利于整体经济企稳的方向,对于稳定终端消费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1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金银珠宝类需求在逐步恢复,9月份以来已连续多月增速为正,进一步反映出目前终端消费的企稳迹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beplay下载软件 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多方角逐银行IT解决方案行业 大模型赋能下市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全面拥抱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2019-2023年我国金融机构科技投入规模由 2252.60 亿元增长至 3558.15 亿元,CAGR达14.48%。其中银行IT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载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重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推动银行业向beplay下载软件 化、开放化、场景化转型。根据数据,2019-2023 年

2025年10月04日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城市更新推进下我国排水管网更新修复需求广 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行业升级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指由管道、检查井、雨水口等构成的系统,用于收集、输送和排放雨水、污水及合流制废水‌。近年随着我国人口加速向城区迁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城市排水管网也随着城市的建设而不断扩张。数据显示,2012-2023年间,我国城

2025年09月25日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美团、滴滴出海“战火”重燃 全球外卖行业规模近5000亿 中东巴西成市场新焦点

全球外卖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23年规模已接近50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规模领先,中东、拉美则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全球尚未形成统一的外卖平台格局,区域特征显著,本地化玩家仍占据主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卖企业如美团、滴滴正加速出海,以高补贴、强本地化运营和差异化配送策略切入中东、拉美等市场。

2025年09月20日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2025年09月12日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处置种类、区域错配 政策引导危废处置利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市场格局有望优化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危废产生量大,2015-2023年CAGR约11%。工业危废产生量增加,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工业危废处置利用量为10502.9万吨,同比增长11.6%。

2025年09月10日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洗牌加速!助贷新规推动行业“良币驱逐劣币”效应愈发显著 “24%+”产品成平台新宠

2025年4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