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环保投资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社会投入环保积极性的提升,投资将加速

   导读:我国环保投资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社会投入环保积极性的提升,投资将加速。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环境保护税法》计划将于今年6月进行审议。据悉,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环境保护办正在对意见进行收集梳理研究,草案初审力争今年完成,将积极做好税法的适用。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节能环保装备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环境保护税法》计划将于今年6月进行审议。据悉,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环境保护办正在对意见进行收集梳理研究,草案初审力争今年完成,将积极做好税法的适用。业内人士认为,环保税渐行渐近,随着环保税的推出,将会对整个行业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上游产业的优胜劣汰,加速僵尸企业的退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投入环保积极性的提升,企业减排意愿的加强,环保投资将加速。以下是2016年我国环保行业投资分析:

  促进环保企业优胜劣汰

  “为使环境保护税能够更有效发挥促进节能减排的作用,使环境保护税设计与其他改革日程和政策工具更顺利衔接,应顺应总体财税改革方向和部署加快立法及早开征环境保护税。”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

  根据2015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环保税征收对象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超声等四类,税款标准与现行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基本平移。重点监控(排污)纳税人是指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建材、采矿、化工、石化、制药、轻工(酿造、造纸、发酵、制糖、植物油加工)、纺织、制革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纳税人及其他排污行业的重点监控企业。

  征求意见稿中不仅提出了加倍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两种情形,也提出了免征环境保护税的情形,比如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的应税污染物;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应税污染物;城镇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

  但对于免征的环节,市场仍存在着争议。贾康曾指出,不建议对非规模化养殖的农业、达标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免征环境保护税。他认为,2013 年,城市污水排放占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的近七成;2014年到2020年预计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将新增3162万吨;2014年农业贡献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占到了总量的48%和32%。这三类污染源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都非常可观,建议取消与其相关的免征规定。

  有机构认为,治污需要投入,特别是“十三五”以质为导向,更需要加强运营中成本的投入,污水处理的收益已被“78号文”压缩,垃圾焚烧也处于低价竞争的泥潭中,不可再乱加税负,不利于行业发展,价改机制意见也提出需合理提高污水处理费,说明行业的利润已经很低。

  华泰证券(601688) 认为,环保税法大大提升了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迫使其保证排污达标。由此,环保成为了刚需,而排污企业也需要更加积极地适应,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环保成本,这也间接促进了上游产业的优胜劣汰,加速僵尸企业的退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环保税法通过提升环保服务的市场需求,令环保类企业成为最大赢家。税收的固定性也将令环保服务的成本效益更易核算,促使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环保企业获得市场的青睐,从而促进环保企业的优胜劣汰,对环保产业实现升级。该税法的颁布,涉及到全行业,对整个环保产业都具有推动作用。

  环保投资将加速

  有机构测算,2013年以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四项指标为主的全国排污费理论应征收总额达到575亿元;而2013年实际征收额仅为216亿元,仅达到理论应征收总额的不到40%。环境税法出台后,征收力度有望大幅加强,即有利于环保政策、标准的执行,又为国家环保投资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来源。随着环保税推出,将会对整个行业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兴业证券(601377)指出,环保税法属于法律范畴,征收主体由原有的环保部等单位转向税务部门,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刚性特征明显。伴随排污费改税等各项制度变革实行,为提高盈利能力,企业由原来被动接受环保监管变为主动追求节能减排,企业减排意愿大大加强,环保行业商业模式得到理顺,环保投资将加速。

  光大证券(601788) 认为,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的确定和准确测量是环保税征收的基础和依据。环保税的出台将为环境监测行业带来巨大的空间提升,包括污染物扩容,精度提升,更新升级等需求。为避免地方政府选择性执法,第三方环境监测也将成为发展趋势。对企业而言,将从监测设备提供商转型环境服务商,其掌握的数据资源将带来巨大的价值,并能与互联网进行天然的结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beplay下载软件 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