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英国 “央行+审慎监管局+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符合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要求 目前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金融工作会议时隔五年获将于2017年召开,我们认为此次的金融工作会议大概率会对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架构作出一定调整。近年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金融业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愈加明显,已对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产生不小冲击。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模式显然不符合混业经营的要求。

         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国内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从改革节奏把控上,监管层将会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以英国为例,从改革方案的推出到完全落地需要近7年的时间)。从路径上来看,我们认为顶层的监管架构与制度设计将会与微观主体的监管调整两头发力,以更好地实现由旧监管体系向新监管体系的平稳过渡。从改革模板上,我们认为目前英国的监管模式值得借鉴。

         英国的“央行+审慎监管局+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符合现代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求,也符合 国际上“三个统筹”的趋势

         即由央行负责宏观审慎政策制定、执行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监管,“三会”合并组建新的监管机构负责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以外的微观审慎监管、并成立独立的行为监管局的模式。并且,类似英国模式的改革,阻力最小,人员机构震动不大,又能通过机构间合理和明确的分工降低协调成本。

         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危机之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使得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当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央行应当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2)中国央行可根据国内情况,借鉴英国所使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如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工具,压力测试的指标及量化方法等;3)注重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配合,应当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也应利用微观审慎监管掌握单个金融机构相关数据,服务于宏观审慎的分析评估;4)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尽快推进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进程,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经验借鉴:英国监管体制变化后对现行金融体系的影响

         危机后英国从09年开始探索金融监管体制改革,2011年正式启动改革,2013年英国新的金融监管框架正式运作,此后相关监管机构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监管文件,监管更加严格,英国金融体系也日趋稳健,1)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流动性和经营行为提出更多要求。PRA成立后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对银行机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流动性监管工具、核心一级资本、尽职调查、压力测试、大额敞口等方面的十多个规范文件。在监管实践中,对认为存在风险的银行发送监管通知、约见和处罚等多种方式督促其达标。2)银行业围栏改革。英国财政部于2012年6月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改革,向议会提交改革白皮书,2013年12月审议批准并开始逐步实施,最终定于2019年全面落实。改革核心是建立“围栏”隔离零售银行和投资银行等高风险业务的结构性改革,同时还包括提高资本要求和促进竞争等。“围栏”措施并不是完全隔离,只是将零售银行业务与批发和投资银行业务在集团内部实现经营主体的区分,集团综合经营的格局未变,希望通过有效隔离风险更好地发挥混业经营优势。

         从宏观经济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银行资产结构,帮助银行走出危机阴影,经济企稳恢复。

         从2009年开始的英国监管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体系恢复稳健,特别是银行体系的稳定运营,为经济的企稳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GDP实际增速从09年谷底的一4.30%迅速恢复到15年的2.30%。随着监管体系的推进,银行业信贷投放外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贷款外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逐步提高,资产结构不断优化。

 

         从银行体系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增强了银行的盈利性。1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美国相比,英国银行业ROE和风险加权资产回报率均高于美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加深了英国银行混业经营的深度,混业经营有利于业务的优化,提高银行的盈利。

 

         从个体银行来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善银行业业务结构及提高安全性。从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和汇丰银行三家银行来看,09年实施一系列监管体制改革改变了非息收入占比的下降趋势,开始出现小幅反弹,并趋于稳定。新的监管体制下对于银行的资本约束更加严格,各银行纷纷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短期债务比例,整个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ww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机遇与困境并存 AI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近几年,随着国内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及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跨境支付行业迎来市场新机遇。但是,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合规、技术、商业等多方挑战,同时监管政策升级,合规高压线加速支付行业洗牌,跨境支付行业拥有诸多困境,头部跨境支付企业营收有所下滑。在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跨境旅游、商贸交流不断扩大,我国跨境

2025年06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