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现状、发展壁垒及对策分析(图)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私募基金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私募基金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闲置资金的有效归集,增加投资的规模。目前我国私募基金领域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登记信息审核、私募基金资金募集、私募基金运营、私募基金公司管理、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漏洞,导致私募基金的发展方向存在偏差,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在上述领域加强私募基金监管和引导私募基金发展的措施,实现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图:私募基金

资料来源:互联网

         一、国内私募基金发展现状

         私募基金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最初的私募基金形式是风险投资基金,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私募基金在我国已经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我国目前数量最多的基金是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到10771支,占私募基金总数的41.92%,其次是股权投资基金,数量为6806支,占私募基金总数的26.49%,数量排名第三的是创业投资基金,有1477支,占私募基金总数的5.75%,这三类私募基金是目前私募基金的主要类型,数量达到私募基金总数的70%以上。

         二、组织形式

         公司制私募是采用公司架构,名称多为某投资公司,凡是购买该公司的基金自动成为股东,与股份制公司相同,该类基金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实现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受到受到《公司法》的约束。契约制私募基金主要组成是发起人、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发起人即管理人获得收益主要是基金提成(一般为收益的两成),投资人通过定期赎回获取基金收益。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是合伙制的私募基金由2-50个的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通过签订合伙协议或者有限合伙协议来约定双方的责任义务和利益。

         三、国内私募基金发展中问题

         1.登记信息不实。国内目前对私募基金的备案信息审核不够细致,对虚假信息无法有效甄别。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备案、人员管理是目前成立私募基金的主要环节,但是其审核并非行政行为,而属于行业内行为。不仅如此,部分私募基金在遇到上述重大事件时,由于担心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流失,往往会采取瞒报,导致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失。一般来说,投资者对基金的信息掌握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时不能及早获悉,会导致损失超过承受能力,进而产生整个私募基金领域的信任危机。

         2.违规募集资金。投资者投资资格的审核是私募基金投资中的重要环节,有的私募基金出于集聚资金的需要,凡是投资都来者不拒,对投资人的信息不加以甄别和审核,导致非合格投资者的资金流入,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

         3.公司管理不规范。私募基金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在公司的资金使用、人员管理、业务开展中没有必要的制度约束,在资金的募集中无章程、无对象限制、无募集标准。导致私募基金管理混乱,甚至部分私募基金在营销活动开展中盲目追逐投资额和业绩,增加了违规操作的产生,影响到私募基金的正常发展。

         四、国内私募基金发展对策

         1.加强私募基金信息核实。备案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私募基金在后续操作中的真实性,应当在私募基金的备案信息审核中更加严格,通过行政部门、证监会和私募基金行业协会分别进行备案信息的真实性的审核,防止疏漏,从根源上避免私募基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2.强化募集资金监管。募集对象的审查目前来说是私募基金起到主要作用,除了投资门槛外,投资人的其他信息如个人家庭收入等都存在造假空间,且造假难度小。应当对私募基金的募集对象进行全面的审核,尤其是要加强对个人和家庭收入的核查,可通过银行流水、不动产价值评估等方式进行资产认定。

         3.规范私募基金操作运营。对私募基金的资产审查应当常态化,不给资产违规运作留有时间和空间。定期对私募基金的资产运营、融投资等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罚。与此同时,应当明晰财产权属,防止挪用现象发生。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当在私募基金派驻常驻人员,专门负责账目支出审查,账目支出应当依法依规并报备常驻人员,防止违法列支行为发生。同时要增加账目支出的会计环节,完善内部审核程序,有效治理违法列支行为。

         4.完善公司制私募基金管理。应当制定完善的公司的管理制度并及时向投资者公开,便于投资者履行监督权力,与此同时规章制度应当报备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公司的日常运营、资产管理、人员管理、beplay网站地址 、利益分配等内容。加强公司内部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从信息保密、员工兼职、部门职责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严禁员工及高管亲属从事私募基金利益相关行业的兼职,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明确部门职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DRG医改全面实施 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面临挑战 但仍然较大发展空间

商业医疗险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肩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使命。而DRG医改抑制过度医疗使得消费者住院治疗的费用有所下滑,使得被保险人相对更难突破免赔额限制,对商业医疗险造成极大影响。不过,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商业医疗险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DRG改革更多的是倒逼险企加快产品迭代,如降低免赔额、强化外购药保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农批行业交易规模稳增 龙头效应和聚集效应渐显 政策推动智慧农批加速渗透

我国农批行业交易规模稳增 龙头效应和聚集效应渐显 政策推动智慧农批加速渗透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以来,农批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尽管近年来农产品流通多种新兴业态涌现,线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仍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呈稳定上升态势。

2025年05月15日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出台促其高质量发展 市场洗牌信号日渐明显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政策出台促其高质量发展 市场洗牌信号日渐明显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资产管理需求随之增多。截至2024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已突破70万亿元。当前,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存的状态,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机构等各类机构广泛参与,资产管理业务交叉融合。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我国高尔夫行业:受众渐大众化年轻化 政策出台精减球场数量 高尔夫用品市场渐复苏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一大批爱好高尔夫运动消费人群的出现,随着高尔夫运动趋向大众化、年轻化,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人数进一步增多,至2022年已接近100万人。消费人群庞大带动我国高尔夫相关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120亿元。

2025年04月21日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多因素共振 我国殡葬服务行业质量、数量“全面开花” 市场刚需属性突出

殡葬服务具有特殊性、自然垄断性、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近年来,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全面开花”,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不过,高价墓地泡沫下乱象丛生,多种新型殡葬方式出现,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刚需仍存。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保险中介行业现状:市场加速洗牌 AI赋能下效率大幅提升 蚂蚁保稳坐头把交椅

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一直以来,保险中介都是我国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连接着保险公司和广大消费者。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8万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8.7%。其中,中介渠道财产险保费收入占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的75.1%,中介渠道人身险保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我国公务车租赁行业市场及竞争分析:规模不断扩大 但缺乏具有绝对优势主导企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更加灵活便捷的出行方式。公务车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能够满足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公务出行的需求,因此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5年03月22日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我国研学旅游供给端加速发展 银发等新兴受众带来新空间 竞争白热化推动产品升级

中小学生基数庞大叠加家长观念转变,我国研学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快速攀升。随着商业团体和银发群体等逐渐成为研学市场的新兴受众,研学旅游行业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研学旅游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将推动产品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