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国际“粮荒”可能性增大,餐厨垃圾处理下游前景可观

       一、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警告:疫情导致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全球或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主要原因是蝗灾、疫情和极端天气产生的洪涝,挨饿的国家多集中在非洲,印度、孟加拉等人口大国有隐患。俄罗斯、塞尔维亚、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已经限制粮食出口。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8月12日发布了一则“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公告。公告称,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收购总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

       无论是粮食进口还是粮食自产,2020年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对于粮食浪费现象,国家开始重视,2020年8月,政府领导人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餐厨垃圾作为餐饮行业以及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如果不作处理就掩埋,不仅污染环境,同时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粮食安全收到威胁的情况下,餐厨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有希望成为市场热点。

       二、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重点投资区域分析

       从政策上来看,《“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动设区城市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力争达到3万吨/日的处理能力,配套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09亿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新增3.44万吨/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83.5亿元。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部门曾分别在 2011 年 7 月、2012 年 10 月、2013 年 7月、2014 年 7 月、2015 年 5 月,先后公示了 5 批、累计 100 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区),覆盖了 32 个省级行政区。在五批试点城市项目中,国家发改委补贴了约 20 多亿,通过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计划,促成了餐厨垃圾产业布局,也撬动了大约 80 亿社会资本进入,达到了发改委启动餐厨垃圾处理试点的目的。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因此目前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的重点投资区域可以放在这些试点城市,其中山东和浙江省各拥有6个和4个城市通过试点验收,排名全国前二,这两个省份可以作为重点投资城市。

       二、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重点投资产品分析

       餐厨垃圾是各种固废垃圾中资源化潜力最大的物料。所以行业内研究的最多的是如何对餐厨垃圾资源化。餐厨垃圾中含有的油脂经济价值很高,所以一般要将油脂提取出来,提取出来后物料利用有几种技术方向: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等。

       综上,国内餐厨废弃物处理工艺主要有 厌氧消化制沼气、高温消毒制饲料、复合微生物高温好氧堆肥等工艺方法,根据“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对以上几种工艺方法分析如表所示。与其他工艺相比,“预处理+厌氧消化”技术项目应用较多、可靠性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产品为沼气,可发电,也可制天然气外售;产品能平稳销售,可保证餐厨废弃物的长期持续性处理;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较多;适合规模化连续化生产;二次环境污染较小;易于控制;选址比较容易。而且“预处理+厌氧消化”技术体现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多种理念,能够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对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餐厨废弃物处理主要工艺对比一览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饲料市场方面,由于我国进口大豆减少,饲料市场供给降低,价格升高,行业盈利能力增长。

       肥料方面,8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列明化肥投放时间、补足库存等具体要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钾肥资源依然紧缺,氮肥、磷肥常年均衡生产、季节集中使用且产销地之间长距离调运的矛盾仍然存在,农业主产区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频发,国家保持一定数量的化肥储备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当前的可能的粮食危机,高温消毒制饲料以及复合微生物高温好氧堆肥两种工艺的投资价值较高。(fswei)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beplay下载软件 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固废处理行业迎良机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正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