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 目前水污染状况依然严重 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导读: 我国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   目前水污染状况依然严重  污水治理刻不容缓。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絮凝剂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污水处理即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行业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两个子行业,如下图所示: 

 

        洁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污水处理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与人们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因此,尽快提升我国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和产业化水平,有效遏制水资源污染的状况,是缓解水资源短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 

伴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用水规模不断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我国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是有效防治水污染和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主要途径。鉴于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要求城市必须投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的要求。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步伐不断加快,使我国污水处理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根据住建部通报的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三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截至20159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不含其它建制镇)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830座,污水处理能力约为 1.62亿立方米/日,比 2014 年底增加处理能力约500万立方米/日;其中,全国设市城市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 2,163 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33亿立方米/日,比2014 年底新增约 400 万立方米/日。全国已有1,437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占县城总数的88.8%;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667座,形成污水处理能力0.29亿立方米/日,比2014年底新增约100万立方米/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 2015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78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1.97%,提高 1.77个百分点。 

 

        2)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水污染治理高度重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目前水污染状况依然严重。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5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占2.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Ⅱ类占38.1%,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Ⅲ类占31.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Ⅳ类占14.3%,同比下降 0.7个百分点;Ⅴ类占4.7%,劣Ⅴ类占8.9%,同比均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 

 

        62个国家重点监控的湖泊(水库)中,5个湖泊(水库)水质为Ⅰ类,比2014年减少 2个;13个为Ⅱ类,比 2014 年增加2个;25个为Ⅲ类,比2014年增加 5 个;10个为Ⅳ类,比2014年减少5个;4个为Ⅴ类,5个为劣Ⅴ类,与上年持平。各级别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同比无明显变化,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三湖指太湖、滇池和巢湖 

        2015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82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件3起,一般事件76起。3起重大事件中,有1起为涉及水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是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城区地下水污染事件。水污染事件是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污染类型。 

        因此,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水体污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加强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未来,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水污染防治的深入,国家对环保行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固废处理:“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迎发展机会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不断提升

固废处理:“无废城市”建设提速下迎发展机会 各类固废利用量、利用率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废的产生量急剧增长,使得固废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固废处理行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2025年07月19日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百亿市场!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不平衡下数字化成重要趋势

心理健康问题成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与高收入国家相比国内对心理疾病的干预不足。随着国家对国民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预计2025年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规模达百亿级。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行业重要发展趋势。

2025年07月05日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跨境电商B2B出口行业:品类结构性扩张 新兴市场成增长引擎 AI应用下强者恒强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B2B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扩张,产品品类从消费品主导向“消费+工业”双轮驱动跃迁。

2025年07月04日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政策利好 气象服务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应用渐拓展 市场呈国有主导、民营补充格局

作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气象服务产业的发展。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气象服务事业已取得长足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气象站数量快速增长。气象服务应用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其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2025年06月26日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堆的淘金热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需求缺口大 出海或成企业市场份额新增长点

垃圾焚烧方式优势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垃圾数量、占用较少的土地面积,并且焚烧后有部分能源可被回收利用。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超26000万吨,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垃圾焚烧发电需求。当前,我国垃圾焚烧厂平均负荷率约为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国内资源变得稀缺,越来

2025年06月19日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速 我国MRO行业迎万亿元市场空间 企业跑马圈地 政策加持下格局将优化

与传统采购相比,MRO集约化采购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企业对设备维护、维修和运营效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M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市场规模达万亿元级。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及设备数量提升 建设工程存量翻新释放 行业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我国旅游景区行业:A级与5A级景区数量不断增加 智慧景区建设成发展重要趋势

近年随着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举措及景区客流量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从依赖单一门票收入的传统观光模式向提供多种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已成为旅游景区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来吸引客流,延长留客时间、刺激游客消费,从而带动收益增加。

2025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