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导读: 影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污水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 号)等政策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污水处理行业属于环保产业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 号)等政策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 4 月,环保部下发的《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进环境服务体系建设,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地等设施运营服务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化运营和特许经营。 

        2012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4 号),该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将达到4,300亿元。其中,各类设施建设投资 4,271 亿元,包括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2,443亿元,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 1,040 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 137 亿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 347 亿元,以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 304 亿元。 

         2013 11 月,国务院颁布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对污水处理行业市场管理及运营体制进行了全面规范。上述产业政策的推出和落实,有利于引导、支持和规范行业的发展。 

        2)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城镇化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环境保护受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不断加大,对环境服务的投入逐年增加,污水处理服务行业面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改造,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达标运行,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 95% 85%”。上述规划目标的实施将为污水处理服务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3)生活污水处理专业技术成熟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迄今为止,国内外通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应用最广泛的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术。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已经有多种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以氧化沟、AA/OSBR 及其变型工艺为主。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是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当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时,有选择地增加化学混凝、石灰处理、膜过滤、活性炭等处理单元即可达到深度处理的要求。目前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在于对现有单元技术的改进及集成应用。 

        2、不利因素 

        1)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不足,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属地经营特征明显,行业集中度较低,未能实现规模经营,行业内仍有很多企业未完成市场化经营机制转变,长期亏损,加之许多地方制定的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偏低,少数地方甚至还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加剧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的困难。由于污水处理厂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程度不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得污水处理成本和出水水质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影响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2)生活污水处理服务收费价格关系民生,多数受到政府严格控制 

        生活污水处理服务关系国计民生,所以生活污水处理服务费定价一般要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企业没有完全自主定价权。不少完成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营的企业与地方政府已初步建立了水价调整机制,但该定价调价机制仍有待完善,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行业监管理念与监管水平及污水处理企业管理规范水平等情况的差异,成本监控核算及水价调整时间与力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致使具有投资长期性特征的行业投资面临政策风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迈入“量减质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集约化与区域集聚效应凸显

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迈入“量减质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集约化与区域集聚效应凸显

当下,作为我国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核心支柱,检验检测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2024年更是迎来结构性变革——机构数量首次出现下降、营收逆势增长,正式迈入“量减质升”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行业“小散弱”现象初步得到扭转,并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年11月21日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从探索到规范 竞猜型主导+即开型崛起 我国体育彩票行业再上新台阶

我国体育彩票的探索始于1984年,当时为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和建设福建省体育中心,北京和福建开始发行体育奖券。1986年,广东省为第六届全运会发行了基金奖券。1988年,为支持北京亚运会,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发行亚运会基金奖券,形成了早期彩票发行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彩票发行规模较小,由各省市体育部门组织,收益用于地方体育事

2025年11月14日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回暖 我国旅行社行业“增收不增利” 入境游复苏或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旅游市场迈入发展新阶段,量价齐升态势持续巩固。在“量”方面: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创历史新高。2025年进一步恢复,在该年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6.09%/118.596/136.40%6/126.74%。这一数据表明,2025年国内旅

2025年11月05日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管理行业现状:北美长期处绝对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加速重塑

全球财富市场势头喜人,财富管理需求愈发旺盛。2023年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366.9万亿美元,增速为6.9%;净财富(金融财富+实物资产-负债)达到627.8万亿美元,增速为4.3%。其中,北美、亚洲和欧洲引领了财富创造,其余地区的贡献较小。全球财富市场韧性较强,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预计其未来的增长有望更上一层楼。

2025年11月05日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高光过后 我国即开型彩票行业从“量增”步入“质变”阶段 未来市场如何发展?

中国彩票市场在严格的政策引导与规范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近年销售额已突破六千亿大关。然而,在整体繁荣的图景下,细分市场的表现正悄然分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即开型彩票,在经历高增长后于2024年出现回调,这标志着其发展正从“量增”步入“质变”的新阶段。展望未来,通过玩法IP化、渠道场景化与运营beplay下载软件 化三大策略的深化,即

2025年10月29日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beplay下载软件
化将促转型加速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区域性、碎片化特征突出 多业态协同、高度beplay下载软件 化将促转型加速

现阶段,我国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分别达16536 家、9106 家(2020年)、21891 家、28430 家,营收分别达1112.35 亿元、4275.33 亿元(2020年)、1630.20 亿元、5368.90 亿元。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我国计量校准市场潜力逐步释放 数字化、高精度化、标准化、绿色化是发展方向

计量校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无线电、电磁、力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技术规范以确保全国量值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2025年10月17日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政策赋能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供给逐渐提质增效稳定发展 养老机器人愿景迎大爆发

智慧养老产业因具有能有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减少和优化人力资源的使用、降低服务成本等特点,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如《关于开展beplay下载软件 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促进数字

2025年10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