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膜及膜技术应用行业膜分离技术介绍

导读: 2016年我国膜及膜技术应用行业膜分离技术介绍。现有的过滤分离处理技术按其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过滤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参考《2017-2022年中国特殊工业用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现有的过滤分离处理技术按其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过滤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1)传统过滤分离技术 

       传统过滤分离技术按其作用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这类过滤技术对物料适应性强,但只能实现固液分离,或简单的大分子杂质去除,无法做到精细分离纯化。 

       ①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利用物理作用如重力,将液体中呈悬浮状态的物质分离。物理法主要包括蒸馏法、机械分离法和吸附法。 

       蒸馏是将水加热至沸点,气化后冷却浓缩形成水。杂质会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得以分离或形成残留物。其主要缺点是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使得操作费用昂贵;设备需要周期性维护以去除污垢和有机沉淀物,使得维护费用较高;由于上升的水蒸气可能携带微生物至冷凝器,从而造成蒸馏水的二次污染。 

       机械分离是利用自然力如压力、重力和热力分离水和杂质,其方法包括沉淀、沉积、蒸发、气浮等。其主要缺点是分离效率较低且需要大量能耗。 

       吸附是利用物质内部的分子和周围分子有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原理分离水和杂质,所以液体或固体物质的表面可以吸附其他的液体或气体,尤其是在物质表面面积很大的情况下,这种吸附力能产生很大的作用,所以工业上经常利用大面积的物质进行吸附,如活性炭等。活性炭是指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很强的碳,是以煤、木材和果壳等原料,经炭化、活化和后处理而得。按外观形状可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成形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其主要缺点是活性炭无法去除细菌和病毒,如不能及时清理,极易被微生物寄生。 

       ②化学法 

       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作用,将杂质或污染物质分离、转化,化学方法主要为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与杂质或污染物质反应使之絮凝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如臭氧化、混凝、脱卤等。其主要缺点是在大规模应用是处理效率不高;进水可能包括不同杂质或污染物质,无法同时有效去除;反应产生的副产品可能有害。 

       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主要是基于分子量级别的精细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物质分子量不同而实现分离,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适用于产品的精制和深加工,但由于对物料预处理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与传统过滤技术结合使用,对膜材质和构型选择要求更为专业化。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为料液经压力驱动通过亲水多微孔表面,大于膜孔径的物质被膜截留形成截留液,而小于膜孔径的物质透过膜形成透析液。 

 

       膜分离技术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通常使用超滤/微滤全部或部分代替澄清、过滤、活性炭吸附和杀菌过程,以反渗透代替蒸发、纳滤则能够使浓缩与脱盐过程同时进行。 

       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如下明显的优点: 

       ①物理方法,无相变,无化学反应; ②膜分离过程在常温下操作,能耗小; ③无须加入其他化学物质,节能原材料; ④分离效率高,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 ⑤废液排放少,环境污染小; ⑥出水水质稳定,设备维护简单。 

       目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突出的能源消耗问题、水稀缺和水污染问题逐渐威胁到经济和社会安全,同时随着全社会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膜分离技术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 

       ①微滤、超滤技术 

       澄清纯化分离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微滤、超滤技术,由于其所能截留的物质直径大小分布范围广,被广泛应用于固液分离、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脱除色素、产品提纯、油水分离等工艺过程中。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陶瓷膜、平板膜、不锈钢膜、有机管式膜。微滤、超滤分离技术可取代传统工艺中的自然沉降、板框过滤、真空转鼓、离心机分离、溶媒萃取、树脂提纯、活性炭脱色等工艺过程。 

       ②纳滤技术 

       纳滤膜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截留那些可透过超滤的低分子有机物及重金属,同时又能透滤被反渗透截留的部分无机矿物质,使浓缩与透盐的过程同步进行,从而达到特定的分离纯化要求。浓缩提纯技术可采用的膜组件主要有:卷式膜、管式膜。纳滤分离技术常被用于取代传统工艺中的冷冻干燥、薄膜蒸发、离子交换除盐、树脂工艺浓缩等工艺过程。 

       ③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渗透的反向迁移运动,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的提纯与浓缩,其中最普遍的应用实例便是在水处理工艺中,用反渗透技术将原水中的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体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纯净水。因具有产水水质高、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纯水制备的最节能、最简便的技术。 

       MBR 技术 

       MBR 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化处理技术结合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是利用膜微孔截留的作用,将好氧或厌氧系统的活性污泥截留在反应器中,通过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延长泥龄,来提高 CODBOD 等污染因子的降解效率,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是经过超滤膜过滤,出水澄清,还可省却二沉池,减少废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 

       3)基于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而实现的分离技术 

       树脂等特殊分离材料主要是利用树脂的独特性能实现分离,如大孔树脂、凝胶树脂、活性炭、硅胶等,目前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是树脂和活性炭,而树脂由于种类繁多功能强,更是得到大规模应用。对于很多传统分离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树脂工艺得到有效的处理,如大多数无机盐离子的脱除或者离子态产品的纯化经常使用离子交换工艺;而对于分子结构相近、同分异构体、手性拆分产品则采用色谱分离工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我国呋喃树脂行业需求有望增多 圣泉股份凭借原材料规模化生产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国内铸件总产量稳中有进,呋喃树脂需求随之增长。2023年我国铸件总产量 为5190 万吨,预计 2024 年我国铸件总产量将达到 5516 万吨,同比增长6.2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我国集装箱涂料行业分析:红海超卖与贸易摩擦或压制需求 市场空间有所下滑

2022-2023年,受海外通胀高企、欧美大幅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和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呈现周期性调整,新箱市场需求疲软,2023年仅为384万TEU。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下游隔膜领域需求激增 民营企业产能领跑

隔膜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2023年占比约为4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蓬勃发展,我国湿法隔膜出货量快速上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有望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我国绿色甲醇产能规模领先全球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 为绿色甲醇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我国聚醚行业需求迎新增量 头部产能优势持续扩大 出口市场蓬勃发展

POP和高回弹聚醚增长快速,2024年消费量同比增长13.26%和21.30%。POP通常与通用软泡聚醚、高回弹聚醚和CASE用聚醚搭配制造海绵,主要用于软体家具、汽车、鞋服等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消费者对新车型和高品质内饰的需求增加,直接推动了POP及相关聚醚消费需求增长。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我国聚酯瓶片行业需求分析:消费量持续上升 出口规模保持增长韧性

聚酯瓶片是一种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塑料材料,具有轻量化、可回收利用的优点。全球聚酯瓶片市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聚酯瓶片逐渐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还有部分用于出口。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我国硫酸行业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市场结构及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在落后产能持续出清与新增产能有序投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硫酸行业产能总体处于低速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硫酸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硫磺制酸、冶炼烟气制酸、硫铁矿制酸等。其中,硫磺制酸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其产能占比43.66%,较2023年提升0.35个百分点。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行业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价差底部向上趋势明显

我国烧碱消费呈现“传统支柱稳固、新兴领域崛起”状态。氧化铝是烧碱最大消费市场,2020-2024年开工率高位而库存持续去化,进入 2025 年,由于氧化铝新增产能较多,行业竞争加剧,氧化铝库存有所增加。造纸、纺织等传统行业在消费升级与环保政策倒逼下,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和碱回收技术提升,维持着刚性需求。穿透到终端,新能源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