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渗透率及国产自主品牌技术壁垒分析(图)

        一、适龄劳动人口下降,人工成本增加倒逼工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 
         适龄劳动人口逐年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6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由 1.23 亿人增长至 1.50 亿人,CAGR 达 4.04%,老年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仍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由 9.42 亿人锐减至 9.07 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69.83%跌落至 65.72%。老龄化的加速和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预示着中国劳动力供给正在逐渐减少,依靠人口红利发展制造业的时代悄然落幕。 
 
         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招工难成为阻碍制造业发展难题。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带来的是工人成本的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0~2016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制造业人均工资由 3.07 万元增长至 5.95 万元,CAGR 达 11.66%。中国制造业成本逐渐高于周边东南亚国家,引发制造业利润下降和资本外流。根据中国测控网数据,2016 年中国一线城市用工缺口平均达 41%,尤其是 8 月份全国范围的“缺工”爆发让制造业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措手不及,缺少熟练产业工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阻碍。 
 
图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连续出现多年下滑

图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图表:2016 年 8 月多地爆发缺工潮
 

图表: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逐年上升
 

         中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低,自动化改造大有可为。我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较低,从使用密度(每万名工人对应工业机器人数)和应用比例等指标看,我国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仅为 68 台/万人,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74 台/万人。横向对比发达国家,韩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 631 台/ 万人,日本为 303 台/万人,德国为 309 台/万人。发达国家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高于中国,中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图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
 

         二、缺乏核心零部件技术是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阿喀琉斯之踵 
         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具有价格和技术优势。①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出货量较大,以日本发那科为例,到 2015 年 11 月,发那科机器人的全球出货量已经达到 40 万台,这些工业机器人巨头凭借销量优势在核心零部件采购上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相比国产自主品牌,他们的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优势明显。② “四大家族”的稳定性较强,尤其是对机器人品质要求较高同时应用最多的汽车行业,品牌汽车的主机厂几乎清一色使用“四大家族”,极少使用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③“四大家族”不仅拥有自己的控制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而且每家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都有各自的核心优势,比如发那科的控制系统,安川的电机都是各自行业的翘楚。 
 
         缺乏核心技术和高成本致使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盈利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 版)》数据,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的精密减速机约 75% 采购自日本产品,超过 80%的伺服电机和驱动依赖进口。国内企业要以高出近 4 倍的价格购买减速机,以近 2 倍的价格购买伺服驱动器,过高的成本直接导致 70%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绝大部分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本体业务都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点,很多都是通过做系统集成项目搭售自己的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账面盈利主要通过系统集成业务获得。根据草根调研,六轴工业机器人年出货量 2000~3000 台的公司已经是目前国产自主品牌中出货量较大的企业,而且现在行业有一种趋势,随着外资、合资品牌工业机器人逐渐降价,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盈亏平衡点被不断抬高。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大部分只是简单的组装,很少像“四大家族”一样在关键零部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认为国内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本体迟迟无法实现突破的根本原因是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内尚未出现突破,这是国内整个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命脉。 

图表: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各有自身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我国AI游戏行业分析:政策助力叠加新品释放利好市场发展 各游戏厂商加速布局

2024年新发放游戏版号1416个,同比增长32%,2025年3月,129款国产游戏和5款进口游戏过审,版号发放数量和频率保持稳定,为AI游戏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地出台游戏行业支持政策,如北京鼓励游戏企业开展AI技术研发与应用,设立相关产业基金;上海打造AI游戏产业园区,提供政策优惠和技术支持,吸

2025年04月14日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AI落地为SiP模组行业带来新增量 市场寡头垄断 OSAT稳坐头把交椅 中国企业正成长

SiP模组主要应用在消费电子、无线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消费电子是 SiP 最大下游市场;电信与基础设施受益 5G及后续技术演进与数据中心建设,有望成为 SiP 模组增速最快的下游市场;此外,汽车、工业领域有望凭借 15%、14%的 CAGR 实现高速增长。长远来看,AI落地终端将为SiP 模块带来新增量。

2025年04月05日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 银行IT较受资本关注 竞争多元化、差异化 “AI+”大势所趋

我国金融IT行业蓬勃发展,至2023年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金融IT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全部IT应用,其中银行IT较成熟,深受资本市场关注。我国金融IT行业参与者众多,各金融 IT 基于核心资源优势抢占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点。金融IT行业对技术创新有着极高的要求。随着云计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竞争加剧 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 创作内容多元化 “AI+”将成重点

我国红人经济产业链较为成熟和完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MCN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一方面,红人经济产业竞争加剧,MCN机构出海寻求新流量;另一方面,红人供给稳定增长,创作内容趋向多元化。

2025年03月28日
全球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行业正扩容 beplay下载软件
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全球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行业正扩容 beplay下载软件 电表为核心推动力 市场将向产品优势突出企业倾斜

近年来beplay下载软件 电网等概念深入之下全球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行业规模保持较快增长。beplay下载软件 电表安装是实现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的重要环节,随着beplay下载软件 电表持续升级及渗透,beplay下载软件 电表成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行业核心推动力。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较分散。由于beplay下载软件 计量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是行业竞争焦点,预计具备产品优势的企业未来或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5年03月21日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我国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行业迎来投资热潮 科技巨头、车企纷纷入局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6G等未来产业,这是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而随着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在资本圈突然爆火,吸引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涌入。同时、特斯拉、谷歌、宇树科技、智元、小米、优必选、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知名企业均在具身beplay下载软件 领域积极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我国游戏交易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广阔 交易猫等平台保障规则逐渐完善

随着游戏产业快速发展,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为基础的游戏交易市场快速扩张,形成以游戏账号、装备、货币为核心的细分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虚拟物品(游戏)交易市场总规模达742.5亿元。从细分种类来看,2023年,游戏装备、货币、消耗品、账号、代练交易市场规模达248.7亿元、253.9亿元、190.1亿元、5.

2025年03月12日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新老玩家竞速!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创新与性价比成未来发展焦点

全球运动相机行业市场规模及出货量持续上升,为国产厂商们开启一座金矿。GoPro老玩家与大疆、影石等新玩家赛马竞速,并形成影石、大疆和GoPro三巨头。在新技术不断更新、市场规模扩容的背景下,我国运动相机行业竞速赛远未到终点。未来,谁能在创新与性价比中找到最优解,谁就将定义运动相机行业的未来。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