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
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均出现下降,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移动网民的日常生活。新增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手机是带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设备。
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移动网络速率大幅提高,带动手机3G/4G网络使用率不断提升。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的比例为88.8%;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公共区域无线网络的使用,手机、平板电脑、beplay下载软件 电视则带动了家庭无线网络的使用,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91.8%。
线下支付场景不断丰富,推动网络支付应用迅速增长
截至2015年12月,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4.16亿,增长率为36.8%。其中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3.58亿,增长率为64.5%。网络支付企业大力拓展线上线下渠道,运用对商户和消费者双向补贴的营销策略推动线下商户开通移动支付服务,丰富线下支付场景。
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网络约租车已成规模,互联网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2015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占网民的22.1%;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为9664万人,网络预约专车用户规模为2165万人。互联网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渗透到公共服务领域,加快推进社会化应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
以上数据来自CNNIC
2010-2014年全国互联网用户发展情况
2010-2014年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34.3、38.3、42.1、45.8、47.9;互联网上网人数(万人)45730、51310、56400、61758、64875;手机上网用户数(万人)30273、35558、41997、50006、5567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万人)12629.1、15000.1、17518.3、18890.9、20048.3;互联网拨号接入用户数(万人)590.1、550.7、569.8、485.1、441.6。
指标
|
单位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互联网普及率
|
%
|
34.3
|
38.3
|
42.1
|
45.8
|
47.9
|
互联网上网人数
|
万人
|
45730
|
51310
|
56400
|
61758
|
64875
|
手机上网人数
|
万人
|
30273
|
35558
|
41997
|
50006
|
55678
|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
万人
|
12629.1
|
15000.1
|
17518.3
|
18890.9
|
20048.3
|
互联网拨号接入用户数*
|
万人
|
590.1
|
550.7
|
569.8
|
485.1
|
441.6
|
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报告网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