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来国内铁路客运市场现状与特征概况

  导读:近年来国内铁路客运市场现状与特征概况,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5.3亿人,占旅客总发送量比重为38.9%。京哈、京沪、京广等繁忙干线上的大密度 区段的本区段客运量只占本区段客流总量的1/3左右。以京沪干线大密度区段为例,2004年,北京—天津区段单向客流总量达1904万人/年,但京津间本 区段客流仅为400万人左右/单向,本区段客运量仅占21.4%。

  近年来,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线路提速改造改变了铁路客运市场环境并提供了客运硬件环境优化的物质条件,京哈、京沪等六大干线旅客列车时速从160km提高到200km以上,客运整体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国铁路客运市场特点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总量大,客流流向分散,客流分布不均衡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我国的铁路旅客运输市场持续承担着巨大的客运压力。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 13.6亿人,比上年增加1亿人,增长8.0%。其中直通旅客发送量5.3亿人,占旅客总发送量比重为38.9%。京哈、京沪、京广等繁忙干线上的大密度 区段的本区段客运量只占本区段客流总量的1/3左右。以京沪干线大密度区段为例,2004年,北京—天津区段单向客流总量达1904万人/年,但京津间本 区段客流仅为400万人左右/单向,本区段客运量仅占21.4%。南京—上海间直通客流157.4万人/年,而北京—上海间直通客流仅为84.7万人 /年。

  由此可见,客流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路网密度大、人口稠密的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等地区。

  2.客流性质发生变化
  我 国铁路统计部门统计完成的总客运量中,多年来管内客流所占比例比重最大,占到60%~70%。这与我国是个传统农业大国,农民旅客在总客流量中占相当大的 比重有很大关系。农民旅客一般活动范围小,旅行距离短。而最近几年管内旅客所占比例逐年缩减,直通旅客(跨两个铁路局以上)发送量逐年增加。

  如 2007年直通旅客发送量达到5.3亿人,占旅客总发送量比重为38.9%。该数字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大城市、大城市间人员流动频繁, 经贸往来密切,出行需求持续旺盛;也说明我国社会结构中新阶层的出现以及中等消费阶层的逐步形成。该阶层有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有比较新的消费观念, 并逐步成为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新阶层的出现以及中等消费阶层的扩大将带动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必须满足多层次旅客出行需求的多样性、舒适性、便捷性 要求。

  3. 旅客平均运距大,铁路中长距离运输优势明显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纵横跨越5000km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经济中心的平均距离远。 铁路客运旅客平均运距已从2002年的470km增至2007年的531km,且有继续增大的发展趋势。2007年不考虑动车组客流,铁路旅客平均运距达 到547km,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说明我国铁路旅客出行以长距离为主,铁路中长距离运输优势进一步发挥。

  200km以上的旅客运输比重由上年的58.4%增加到59.2%,提高0.8个百分点;由于长距离和中长距离客流比重的增加,旅客平均行程比上年延长5km,增长0.9%,全国铁路旅客平均行程达到532km(见表1)。

  4. 跨线客流比例高,运输结构复杂,周期性与波动性明显我国客运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长途跨区域旅客需求。2007年第六次提速调图后,全路每天运行1312.5 对旅客列车,繁忙干线上近1/3车流为本线到发,其余2/3为跨线到发,相当一部分本线客流是由这些跨线列车进行运送,如此高比例的跨线列车给运输组织和 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客流比例依次为:50.0%,41.7%和8.3%。高比例的跨线流,使得高速线的运输组织和客流组织异常复杂; 长运程跨区域运输导致夜间行车的需求不容忽视,同时区域内(京津冀、宁沪杭等)也存在大量中短途运输需求,整体运输结构复杂。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市场竞争调研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城轨迎建设新周期 轨交牵引系统行业有望稳增 中车份额领先 “一超多强”格局明晰

城轨迎建设新周期 轨交牵引系统行业有望稳增 中车份额领先 “一超多强”格局明晰

轨交牵引系统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高度相关。2024年,受规划审批周期、建设节奏等因素影响,我国轨交牵引系统招标数、市场规模下滑。2025-2026年,随着国内城轨迎来新一轮建设周期,牵引系统招标需求有望同步释放,市场规模有望稳健增长。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我国跨境冷链物流行业:三大驱动力助推发展 相关企业需突破瓶颈、寻求新增量

近年跨境电商作为迅猛发展的一种商业模式,借助利好政策的推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全球物流的高效性打破地域限制,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方面优势和潜力被持续释放,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占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随着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进一步凸显了

2025年05月08日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行业分析:需求持续释放 中国船厂在手订单饱满

目前,国家能源局围绕重点增储领域,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引领海洋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在琼东南盆地探获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立方米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珠江口盆地发现我国南海北部储量最大碎屑岩油田—惠州19-6油田;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渤海中生界火山岩、南海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等新领域获重大勘探突破

2025年04月30日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技术创新赋能 我国即时配送驶入快车道 行业正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近年来,基于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配送已由以餐饮外卖为主向日用百货等多元品类发展。目前,从餐饮外卖到生鲜果蔬,从文件证件到药品鲜花,即时配送服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即时配送行业订单规模达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并预计到2030年,我国即时

2025年04月27日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快递单价持续下行 政策及技术双驱动无人化物流行业企业降本增效

我国快递行业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但快递单价持续下行,无人化助力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同时,在自动驾驶和无人机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低空经济支持政策频出,低空空域开放解决“起飞难”,而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政策频出。

2025年04月19日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电动船舶行业占绿色船舶半壁江山 国内产销两旺但渗透率仍待提升 市场尚未形成龙头

全球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动船舶凭借自身优势,成绿色船舶市场发展重点。电动船舶分为纯电动船舶和混合动力电动船舶,按电池技术划分,目前电动船舶仍以混动HEV技术为主;但随着纯电力推进技术成熟以及政策指引,纯电动船舶占比有望提升,平均单船带电量也将不断增加。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我国物流运输行业:货物运输总量不断攀升 降本增效推进下成本水平保持下降态势

近年得益于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物流业整体规模持续壮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虽同比也增长了4.1%;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行业正迈入存量整合期

近年来,我国全网快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2027年或将达到1797亿元。同时其市场规模占零担市场规模的比重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达到9.99%。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全网快运市场结构呈现显著分化:加盟制全网快运虽然保持主导地位,但自2020年起,其市场规模占比逐渐缩小,直营制全网快运市场规模占比则持续提升。当前,我国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