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酒店业在跨国经营上的突破思考

       导读:我国酒店业在跨国经营上的突破思考。而目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集团,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的产物。

       、中国古往今来倡导“民以食为天”,这一观念已经深入的融入华夏民族儿女的心中,代代相传。国内酒店行业在跨国经营上的一大突破就是:抓住膳食供应,着力在餐饮文化方面寻求突破。在走跨国经营战略之路时,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作为跨国经营的资本,着力研究根植于中国文化的餐饮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成为酒店进入世界市场的招牌。同时也要针对各国的具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区别对待,在餐饮的口味与视觉感官、文化上,保持自身特色时兼顾当地特色,走自身特殊性与当地市场情况的普遍性相结合的道路。

       、抓住旅游也快速发展之机,在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寻求突破。据有关权威专家预测: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地的旅游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将为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进程之路提供巨大的机会。首先,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东亚太旅游业的增长速度将领先于其他地区,中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均属于建设较好的目的地,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仍属于旅游业欠发达的目的地国家,但它们目前正处于快速建设或恢复时期,中国酒店业在这些国家扩展具有较多的相对优势;其次,随着亚洲国家海外贸易的加强及经济的发展,许多居民海外旅行的经济能力和兴趣骤涨,使这一地区的出国旅游快速扩大和自由化。再者,发达国家中很多著名酒店联号的常客可能会患上“厌倦菜单症”,出于求异追新的消费心理,对小型饭店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异国情调食品则备受青睐。

       、随着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加入世贸以来,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世界各国有目共睹。新兴的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促使国际酒店集团进一步加快在中国酒店市场的扩张速度。为了实现最优、最快的扩张目标,他们也会考虑酒店地区结构的调整,实施酒店资产的部分转移。而目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集团,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的产物,各省从旅游局中分离出来的旅游企业集团所属酒店数量不少,且档次较高,但大多集中在某一地,这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应该,改革酒店企业内部机制,增强自身竞争的活力。积极利用国际酒店集团急于想在中国发展的契机,实现与国际酒店集团的产权置换,直接取得一些国外酒店的产权和经营权。如:北京首旅集团已达成与法国雅高集团合作意向。

       、加快酒店品牌和旅游相关行业的联合营销中国酒店行业在中国是个特殊的行业,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下,酒店业和其它旅游相关产业的合作空间巨大。比如金融业、保险、租赁、邮电、房地产等也都在和旅游集团连接,这是一个新的趋势,旅游相关行业是带动性很强的综合性行业,关联行业的社会普及面很广,从而存在巨大的社会品牌营销空间,抓住这一契机,对本土酒店行业的发展壮大,意义深远。

       、创造中国绿色酒店品牌,倡导绿色消费随着科学发展观在国内的深入践实中,走绿色的发展之路,是我国特色的彰显。绿色酒店品牌是中国人的首创,我们要扩大绿色酒店的社会认可度,形成自己独有的品牌特色。随着世界环境的日趋恶劣,未来酒店业发展将从节约能源、减少材耗,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几个方面着手,走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在酒店建筑上,兼顾本土特色与尽可能减少现代建筑所带来的各种污染,减少不必要的损耗相结合。如:为了室内采光度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采用几何造型;酒店的能源尽量利用太阳能,节省普通能源的消耗,降低大气层的污染;酒店不使用塑料等无机化合物所生产出的易耗品,而改用易分解的低制品或木制品,以益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客房的床单毛巾最好是纯天然的棉织品或亚麻织品,肥皂宜选用纯植物油脂皂,尽量体现绿色服务;客房不再每日更换一次性用品,床单、毛巾的更换也根据客人的需要而定。而酒店的餐饮部也应该以“回归自然、营养保健”为口号,选用各种绿色无公害食品为原料来烹调菜肴,并且有礼貌的阻止某些顾客的铺张浪费行为,从而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和消费精神。

       本土酒店,应该着力向消费者提供与众不同的酒店产品和服务,创建一些全行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以满足顾客特殊的需求,使得自身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从而形成差别竞争优势。以合资、合作的形式进入新行业,通过合作,进行强强联盟,同时学习他人之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获可持续竞争优势。整合自身的内部资源,促进酒店自身的成长,将酒店自身的的资源整合为酒店独有的能力,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抓住机会,规避威胁,制定适合自身成长的战略,构建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虽然酒店品牌观念进入中国还不久,本土酒店的品牌意识还不是很强,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酒店人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多种形式的品牌策略已在市场中体现,国有酒店改革步伐逐步加快,为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必将会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酒店品牌。

       中国养生型酒店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酒店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酒店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酒店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酒店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酒店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但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全国统治地位龙头企业

预制菜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454亿元。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比萨行业分析: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品牌产品同质化严重

2010年以来中国比萨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但渗透率仍较低。以必胜客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在早期将比萨理念引入中国并开始消费者教育与市场开拓,其中必胜客更是以先发优势等成为市场绝对龙头企业。当前,国内市场上比萨产品同质化现象普遍,差异化发展为破局之道,而新进入者则又该如何经营?

2025年02月14日
京东携0佣金杀入赛道 我国外卖行业用户规模超5亿人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京东携0佣金杀入赛道 我国外卖行业用户规模超5亿人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外卖作为一个万亿市场规模的行业,拥有超过5亿人的用户规模,2024年相关企业注册量超过111万家,吸引着阿里、美团、抖音、京东等互联网大厂入局。近期,京东更是采用0佣金措施杀入赛道,使得外卖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餐饮业作为直接影响领域,商家态度如何?不过,受制于履约配送能力、商家入驻等多重因素影响,京东也许不是外卖行业

2025年02月14日
餐饮+外卖快速发展带动餐具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环保餐具将逐渐取代传统塑料餐具

餐饮+外卖快速发展带动餐具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环保餐具将逐渐取代传统塑料餐具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近年我国餐具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更倾向于选择可降解、可回收等环保材质的餐具。预计未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物降解材料、可回收材料等环保餐具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塑料餐具。

2025年01月09日
客单价下滑、回本期变长 我国民宿行业正回归理性 高附加值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客单价下滑、回本期变长 我国民宿行业正回归理性 高附加值将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2023年以来随着旅游业复苏势头日益强盛,市场需求火热,民宿供给暴增,相关企业数量更是连年攀升。到2024年11月,我国民宿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9.2万家,同比增张9.8%,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快速饱和,民宿供大于求,并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化产品,市场疲态尽显,整体入住率、客单价出现下滑。

2024年12月25日
电竞发展浪潮下 我国电竞酒店行业乘风而起 市场呈现“群雄逐鹿”态势

电竞发展浪潮下 我国电竞酒店行业乘风而起 市场呈现“群雄逐鹿”态势

在电竞发展的浪潮之下,电竞酒店行业乘风而起,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电竞酒店数量和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28.51%和37.71%。目前,我国电竞酒店可以分为专业电竞酒店和非专业电竞酒店两大类。

2024年12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