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连锁酒店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企业亟待转型升级

  报告网摘要:很多酒店为了扩大规模就不断开出新的连锁店,下面是小编根据三大连锁酒店的一季度业绩整理出来的2015年连锁酒店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在不断的变化,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酒店业一直在寻求不断改进自己的方式。很多酒店为了扩大规模就不断开出新的连锁酒店,下面是小编根据三大连锁酒店的一季度业绩整理出来的2015年连锁酒店市场发展现状。

  如家、锦江、华住三大酒店集团近日陆续发布一季度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3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其一季度平均房价、入住率及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等重要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此前经济型连锁酒店一度依赖的加盟店也出现扩张疲态,企业亟待转型升级。

  多项指标齐下跌

  如家、锦江和华住近日公布的一季报的多项核心数据均呈现下滑态势。

  一季度华住平均房价为168元,同比下降1.6%,入住率为81.6%,同比下降4.56%,RevPAR(每间可供房收入)为137元,同比下降6.16%。锦江旗下有限服务型酒店平均房价为176元,同比下降0.68%,入住率为72.33%,较上期减少2.72%,RevPAR为127 元,同比下降4.29%。如家的酒店入住率为79.3%,同比下降2%,RevPAR为120元,同比下降5.5%,除酒店指标下降外,如家净利润下降 150%,营业收入也下降了0.1%。

  对于酒店入住率等数据的同比下降,华住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主要原因是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如家品牌部助理副总裁许洛玮则表示,如家一季度各项指标下降是受到今年春节的影响,商旅客人明显减少,导致入住率的减少,同时拉低了酒店的房价。更多相关连锁酒店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档商务酒店连锁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2-2016)》。

  酒店数量十年猛增30倍

  三大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财务数据的下滑,与市场供需发生变化有直接关系。为了抢占市场、推广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近两年呈现高速扩张态势。

  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月1日,全国有限服务连锁酒店总数已达到16375家,同比增加了3648家;客房总数为1525471间,同比增加了289638间,增长幅度为23.44%。而在2005年,全国有限服务连锁酒店总数仅有 522家,如此计算,十年间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数量暴涨30多倍。

  但在经济型连锁酒店数量大增的同时,客源却在不断减少。资深酒店评论员、江苏九洲环宇商务广场管理公司常务副总方世宏表示,出境游的火爆直接导致内地旅游市场客源减少。

  此外,除了原有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的持续扩张外,新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也在不断涌现,并瓜分原有的市场份额和客源。北京某会展公司负责人金女士就表示:“很多新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或精品酒店从硬件设计和服务上都有创新,若是在价位相符的基础上,肯定会去考虑新品牌。”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认为,经济型酒店在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过剩状态,大规模扩张的时代由此结束。

  加盟商不再盲目

  在各项指标不佳的情况下,不少经济型连锁酒店更加看重加盟费对酒店收入的拉升作用。然而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家北京经济型连锁酒店加盟商时了解到,由于竞争明显加剧,业主加盟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也不再盲目。

  “现在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太多,同一地区会出现多个品牌竞争的局面,但对于加盟商而言,除了看重品牌效应,更在意加盟的酒店是否能够占据地理区位的优势。”加盟并运营着两家速8酒店的车女士表示,“以我们南四环外十八里店的速8酒店为例,因为位置较偏,所以生意并不算好,走会员系统的不多,大部分客源只能靠低价团购来增量。若再加盟,除了品牌优势外,将更注重地理位置”。

  加盟酒店数量暴涨,对酒店集团提出的管理要求也更高。经济型酒店品牌建立后,不能一味追求规模,在跑马圈地的同时也需探索门店结构和品牌的优化,并逐步提高加盟商的门槛。

  调整结构以保收益

  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的低迷也在警示酒店集团要适时考虑升级。赵焕焱认为,酒店集团要调整门店结构或升级来保证每家酒店的收益。事实上,酒店也正在做转变。4月初,如家推出了新的中端酒店品牌“如家精选”,该品牌定位于年轻的商务人士,设计主打英伦风格,同时如家原先的中端商务连锁品牌“和颐酒店”则升级至中高端酒店。许洛玮表示,如家未来将进行战略转移,不再追求规模,主要精力将放在中高端品牌酒店的投资。“我们将在原有部分经济型酒店的基础上做品牌的升级,做出门店的调整,相同的物业成本下,客房收入将会高出50%。”

  华住则是加大自营渠道的建设,锦江则通过运营资本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并获得加盟商和资本方对于其酒店品牌的信任。方世宏认为,酒店集团保持规模扩张与否也和酒店战略布局及投资者的心态相关。企业需要认清自身现状和问题去选择不同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最坏的时代也是酒店的最好机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beplay网站地址 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调味品行业中酱油市场地位稳固 小瓶化、健康化趋势下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调味品具有“小产品、大市场”的特点,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其中酱油消费呈现高频、刚需、大基数的特点,占调味品的比重维持在20%左右,市场地位稳固。从消费场景看,为追求食物味道的最佳效果,餐饮端调味品人均摄入量较高,对调味品需求最大。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