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呼唤”机床装备的现代制造服务业

制造服务业是指向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提供各种形式服务的产业,服务的主体或客体是制造企业。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融合了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制造服务业。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制造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07 年3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除了提到要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之外,特别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2009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特别提出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也就是说要以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来拉动装备制造业的恢复和发展。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指出:“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个待挖掘的金矿,装备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要抓住微笑曲线的高端,从产品制造商向成套供应服务商转变。”
机械工业联合会原会长于珍提出:“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如果不能做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融合,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就难以提高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10-2013年组合机床市场调查及行业预测报告

  “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在现代服务制造业论坛上就建议应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
              一、制造服务业的组成和特点
  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知识密集化的构成要素,现代服务业一般包括:现代物流服务、研发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产品设计、工程技术服务、工业装备服务、仓储运输服务、广告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营销服务、市场调查、人力资源配置及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现代服务业能为生产或最终消费提供中间投入,可以支撑制造业的循环架构,降低可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有专家指出,“国际竞争的舞台中相互角逐的是制造业产品,而服务业则在制造业的背后,间接地规定着制造业的产业竞争能力。”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高度发展,已经呈现出的“服务化”新趋势,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来源于服务业,而不是加工制造过程本身。同时,制造业自身的发展壮大给现代服务业以极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功能的剥离以及新兴服务商的成长,也使得整个现代服务业得以发展。
  工业化国家在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力提升制造产业的服务化能力,推进服务和制造的融合,并以服务为中心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在整个价值链中,研究、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附加值和盈利率则处于所有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表明,制造、加工、装配环节始终是利润率最低的环节,而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服务环节则处于价值链曲线的高端。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始终掌控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主要是他们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实施制造业服务化,转移传统制造业,掌握着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垄断、低端转移。全球500强企业所涉及的51个行业中,有28个属于服务业。500强企业有56%在从事服务业。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制造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
  当前,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关系愈来愈密切,从制造业发展看,服务化(Servicesation)趋势日益显现,从服务业发展看,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服务),亦即研发、供应、协同制造、销售服务日益兴起。服务——工业化(Service-Industrialization)已成为一种趋势,是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是市场化、城市化及人力资源进化的结果。也正是欧美企业为适应制造业价值链分解而进行的突出主业。
  服务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显着的区别在于:权利正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顺应而生。甚至有人说,在当今经济变革的时代一个行业如果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变为服务业。中国已进入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过渡,过去20年产品是稀缺资源,产品制造是整个经济价值的核心,如今,大多数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过剩,消费者成为稀缺资源,创新和服务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价值核心(U型微笑曲线)。
  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瘦身转型的瓶颈。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工业化中后期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突破在业外,在企业围墙之外,在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互动,以改变中国制造业在价值链中的尴尬处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政策导向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2010-2013年加工机床市场分析及行业前景预测报告  

         二、我国机床行业及制造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制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贴遍了全球。中国日益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08年全国共有机床工具企业5382家,其中民营企业4262家,占比达到79%,打破数年来机床工具行业国有、民营、三资三分天下的格局。另外,机床工具行业中的中、小型企业的数量也急剧增加,2008年小型企业数量达到5001家,占总企业数量的93%。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机床工具行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在机床及装备制造服务领域,陆续出现了一汽启明、宝钢宝信、武钢自动化、东风东浦等一批典型制造服务企业,它们诞生于大型制造企业集团,在服务于母体企业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独立发展。一汽启明已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据2008年年报,一汽启明销售收入达10.85亿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37.25%,成为汽车业IT第一品牌。另外,陕鼓、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装备企业也结合自身优势,实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功转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