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中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现状

1.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优势

超声医学影像是一种根据超声波原理研制的医疗仪器,运用在医疗临床、诊断、卫生领域的医疗器械。超声诊断技术作为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优于CT、核磁共振的特点,它速度快、成本低,此外它不利用电离辐射和磁场,所以比其他成像技术更安全,被认为是医学成像中最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之一。

主要医学影像设备对比

对比维度

DR

CT

MRI

超声

影像特点

图像空间分辨力较高,密度差别小的组织分辨力低,组织结构重叠对病变影像显示有影响

密度分辨力较高,可进行密度量化分析,组织结构影像无重叠等,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

组织分辨力高,通常不能整体显示器官结构和病变,检查时间长,易发生伪影

能动态显示器官运动和血流情况;对器官结构和病变的显示没有CTMRI清晰

应用部位

胸部、骨关节、结石、肠梗阻等.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胸部、心血管系统、腹盆部及骨骼肌.肉等

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乳腺、纵膈、腹盆部、骨骼肌肉、骨髓、微小转移瘤、骨挫伤、关节软骨退变和韧带损伤等

腹部、泌尿系统、妇产科、血管、心脏、其他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神经、超声介入、眼部等不适合含气脏器(如肺、消化道及骨骼的检查

安全性、无创性

辐射剂量较高,可导致损伤,孕妇和幼儿慎检

辐射剂量显著高于X线

严禁携带任何铁磁性物体,孕妇、幽闭症及部分心脏支架术后者慎检

安全性很高,无创、无辐射,可用于产妇、胎儿等检查

实时性

不能实时动态显示器官运动和血流情况

不能实时动态显示器官运动和血流情况

不能实时动态显示器官运动和血流情况

能动态显示器官运动、胎儿活动和血流情况

成本

设备价格适中;检查费用适中

设备价格较贵;检查费用较贵

设备价格高昂:检查费用高昂

设备价格经济:检查费用较低,普及性强

便携性

设备体积较大,.一般不能移动

设备体积很大,不能移动

设备体积很大,不能灵活移动

灵活方便,推车式可移动,便携式可携带、车载,用于床旁、术中检查等

使用环境要求及维护要求

需特殊的辐射屏蔽要求

需特殊的辐射屏蔽要求,要求恒温恒湿,维护成本较高

需特殊的电磁屏蔽,要求恒温恒湿,房间较大,液氦作为消耗品需定期填充,维护成本高,用电量大

无特殊的辐射屏蔽要求,占地小维护成本极低,易推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超声行业发展情况

2015-2021年我国超声行业市场规模由70亿元增长至125亿元,超声行业市场规模占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3%左右。超声行业的蓬勃发展除得益于政策引导和支持外,超声技术的进步带动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增长也为超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5-2021年我国超声行业市场规模由70亿元增长至125亿元,超声行业市场规模占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的比重为23%左右。超声行业的蓬勃发展除得益于政策引导和支持外,超声技术的进步带动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增长也为超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如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已经从雷达应用中移植到医学超声仪器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超声成像系统中,系统的“空间分辩力”、信噪比、与超声波的“穿透能力”之间是有矛盾的。采用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对矛盾,它能在显著增加波束穿透能力的同时保持有较高的空间分辩力和信噪比。我国西安交通大学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此项研究开发出超声伪随机码彩超。目前国际上虽然已有商品化机器推出,但其研究和应用还在深入。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现有系统的性能在进一步全面提高,主要包括探查深度、空间分辨率、成像速率(帧频)等指标。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发展情况

技术

发展情况

数字编码/解码技术的应用

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已经从雷达应用中移植到医学超声仪器中。这是因为在传统的超声成像系统中,系统的“空间分辩力”、信噪比、与超声波的“穿透能力”之间是有矛盾的。采用数字编码/解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对矛盾,它能在显著增加波束穿透能力的同时保持有较高的空间分辩力和信噪比。我国西安交通大学20世纪80年代即开展此项研究开发出超声伪随机码彩超。目前国际上虽然已有商品化机器推出,但其研究和应用还在深入。

全面提高现有系统的性能

为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进一步全面提高系统的性能,包括探查深度、空间分辨率、成像速率(帧频)等指标一直还是工程开发人员致力研究的目标。尽管由于超声在人体中传播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声衰减、波束发散等问题,影响着系统性能指标的提高,但应该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这些性能指标还是有可能的。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有赖于进一步对声束形成机理的理解,对现有系统中信号检测方法的改进,以及先进的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

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除了继续改进主流超声产品的技术性能外,随着超声诊断仪器产业的发展,超声诊断仪器已经开始从单一诊断设备演化为介入诊断的系统。例如结合射频、微波的介入消融技术,通过把血管内微型探头和微型气囊与激光消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在超声扫描的同时进行血管消栓手术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基础技术过硬的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达5.5万台/套左右,占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比重为21.17%。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超声医临床应用细分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售市场仍将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达6万台/套左右,占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比重为21.3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基础技术过硬的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达5.5万台/套左右,占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比重为21.17%。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超声医临床应用细分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售市场仍将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我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达6万台/套左右,占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销量的比重为21.3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竞争

1.细分赛道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普通成像部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在2021年占据超过29%的最大收入份额。与其他应用相比,普通成像更便宜,涵盖大部分临床场景,如腹部、肌肉骨骼、小部位、泌尿外科、肝脏、甲状腺、阴囊、膀胱、胰腺、肾脏、脾脏和胆囊。

普通成像部分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在2021年占据超过29%的最大收入份额。与其他应用相比,普通成像更便宜,涵盖大部分临床场景,如腹部、肌肉骨骼、小部位、泌尿外科、肝脏、甲状腺、阴囊、膀胱、胰腺、肾脏、脾脏和胆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下游市场

医院部门在超声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在2021年占据超过39.0%的最大收入份额,这可归因于医院环境中超声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因各种生活方式相关疾病而就诊的患者数量增加,预计在2030年内医院部门将进一步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公立医院已经配备齐全,增量市场主要依赖于下游私立医院,但伴随分级诊疗制度的提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医院部门在超声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在2021年占据超过39.0%的最大收入份额,这可归因于医院环境中超声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因各种生活方式相关疾病而就诊的患者数量增加,预计在2030年内医院部门将进一步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公立医院已经配备齐全,增量市场主要依赖于下游私立医院,但伴随分级诊疗制度的提出,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企业

我国已成为全球超声医学影像设备规模最大的单一市场,由于超声设备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速较小,行业竞争激烈。超声设备主要参与者正在努力通过升级产品、利用重要合作活动、探索收购和政府许可来改善他们的产品供应,以扩大他们的客户群并获得更大的整体市场份额。

目前进口超声设备市场主要宝贝西门子、GE和飞利浦占据,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达到90%左右,日立和三星占据剩余市场。国产超声设备以迈瑞、开立、汕头超声为主,以上三家企业总占比为46%左右。由于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平均售价为10-50万元),可替代性较高,因此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国内市场对于中高端诊疗设备需求增大,低端超声设备逐渐被淘汰,国产化率2020年下降至72%左右,国产中高端设备受益基础采购有望快速放量。据数据,2021年H1我国迈瑞医疗超声检测仪市场招标出货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占比达29%。

随着国内市场对于中高端诊疗设备需求增大,低端超声设备逐渐被淘汰,国产化率2020年下降至72%左右,国产中高端设备受益基础采购有望快速放量。据数据,2021年H1我国迈瑞医疗超声检测仪市场招标出货数量排名全国第一,占比达2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