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纤产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降

       内容提示:产能过剩导致光纤价格下降,集采忽视质量监测引发产业质量诚信危机。双重挑战下,光纤产业链很容易陷入一种恶性竞争的怪圈。
       “看着今天的价格,不清楚的人或许不知道2001年每芯公里光纤售价曾高达1800元。但现在价格只有60~70元。”2月8日,中国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联合行业内多数线缆厂商在京召开《关于召开加强质量管理营建绿色安全网络座谈会》,这句话则成为会场的主旋律。


  60~70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线缆厂商来说已经难以维持利润,危及存亡。然而,比这更严重的是,线缆的质量也严重下滑。“今天的质量已经远远不如当年,质量下降十分明显。”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林中对全国几乎所有光纤光缆厂商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得出如上结论。显然,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诚信,同时更威胁网络安全。

  供求决定价格

  回想2001年,当时是我国光纤需求最紧俏的时候,光纤价格也因供求不平衡达到史上最高峰。当然,巨大的利润也引发了无度的扩张,当时我国线缆厂商一度达到200家,比现在还多,产能过剩已成定局,随后,一场互联网泡沫破灭所引发的光通信危机让大部分企业的发财梦破灭。

  2003年,光通信市场复苏,但光纤价格却如同今天的股市一般一蹶不振。2009年,3G牌照发放引发光纤需求猛增,当年光纤短缺1000万芯公里,光纤价格回升至90元。然而,如历史重演,2010年光纤产能过剩,光纤集采价格跌至65元。虽然今天我国光纤需求接近一亿芯公里,但总体产量仍然大于需求,产能过剩必然出现。

  “产能过剩导致了今天光纤产业的极度不稳定。”林中如是总结。

  集采上演质量问题

  如果说企业自身的无序发展导致了价格跳水,那么质量问题又是何时产生?

  “多场的质检来看,大部分国内厂商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今年运营商的抽检反映了多次的质量问题。”一位地方运营商人士对于我国光缆质量表示担忧。

  中天科技副总薛驰表示:“一些厂商恶意低于成本报价获取订单,然后偷工减料生产,从中获取利润。质量必然不过关。”这种现象被业内认为是混乱根源。

  同时,运营商在集采时不注重质量检测,导致低质量光缆有机可乘,极大程度上纵容了质量下滑。对此,上述地方运营商人士表示:“目前光缆需求量非常大,厂商很容易检测时采用替代品蒙混过关。”对此,林中认为,只有运营商加强抽检,并进行第三方检测,严惩质量不合格厂商,质量问题将逐步解决。

  原武汉邮科院总工程师毛谦也表示:“只有运营商加强质量检测,产业链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企业六国论

  “低质低价的状况在国外虽有发生,但很快就会得到遏制”,线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仲麒认为,“首先低于成本报价违反招标法,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国外行业协会有权利约束企业行为,协调产品价格。但国内违法报价的行为国家不管,行业协会对于企业没有约束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线缆部主任刘洪峰表示:“此类现象其实是行业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主流线缆厂商很难联合一致来控制产业发展。”注:烽火、长飞、中天、亨通、富通光纤产量超过国内总产量80%

  他认为,几大厂商产量相当、实力相近、利益一致,形势如同战国时期六国,虽有苏秦合纵,但“凡势均力敌之联军,罕有成功者”,利益冲突导致联盟难有作为。

  低价低质就如同一个漩涡,国内厂商在这种不正常竞争中已渐渐接近漩涡的中心。当然,厂商也在试图力挽狂澜:中天、富通都在成立大型质检中心,并对外开放,以保证稳定产品质量。亨通光电总经理钱建林的话颇有代表性:“关键时刻绝不参与恶性竞争,可以放弃份额,保证企业利润,维持产业长远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电子陶瓷行业:汽车电子带来显著增量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汽车beplay下载软件 化趋势不断加深,叠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0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12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8%,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我国铅酸电池:下游AIDC算力革命催生“铅酸刚需” 环保政策趋严下市场向头部集中

虽然我国是全球铅储量与铅生产大国,其生产占全球铅精矿供应量的33%以上。但近年随着铅行业的持续发展,我国铅原料的消耗不断攀升,可采资源逐渐减少,且面临着找矿容易、开采难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铅精矿产量难有明显增长。而在再生铅方面,虽然2025年上半年有新增再生铅冶炼产能陆续投放,但由于废电池紧俏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025年09月17日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电池技术突破助推电化学储能行业向多元协同转变 技术引领下国产加速向海外拓展

低碳和零碳目标推动新能源发展,新型储能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功率达73.76GW,总储能容量达168GWh,其中电化学储能为最热门领域。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及总储能容量分别为62.1GW、141.4GWh,占新型储能的比重超八成。预计2025年我国电化学储能

2025年09月16日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量增利减、结构性过剩 我国锂电池行业繁荣背后隐忧渐显

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虽然出货量增速涨势凶猛且产业链已具备全球竞争优势,营业收入整体持续增长,但是仍然面临净利润规模总体还较低、产能结构性过剩、盈利能力差等困境。未来,锂电池市场竞争将不再是“有多少产能”,而是“有什么技术”、“能拿下哪些高端客户”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化布局”。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活下去的关键在于摆脱同质化

2025年09月06日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动力、储能电池拉动消费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有望改善、市场价格或回升

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承担着储存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功能。近年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达354.6万吨/年,较2020年(81.1 万吨/年)增长 337%;其中中国主体地位明确,2024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较2020年增长391%,占全球的比重高达96%,较202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