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1-7月厦门成品油进口运行态势

导读:2013年1-7月厦门成品油进口运行态势,2013年1-7月,厦门关区除了2.1万吨成品油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约17万吨成品油均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增加34.3%,占同期厦门关区成品油进口总量的89%。同期,18.9万吨成品油均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减少2.2%。

       据海关统计,2013年1-7月厦门关区累计进口成品油19.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36.4%;价值1.4亿美元,增长24.4%;进口平均价格为709.6美元/吨,下跌8.8%。同期,出口成品油18.9万吨,减少2.2%;价值1.3亿美元,下降10.6%;出口平均价格为661.3美元/吨,下跌8.6%。

       一、1-7月厦门关区成品油进出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出口量波动较大,平均进口价格6月份创新高,平均出口价格运行平稳。2013年1-7月厦门关区成品油月度进、出口量波动较大, 7月份当月进口3.2万吨,同比减少23.6%,环比增加32.2倍;当月出口1万吨,同比减少76.5%,环比减少75.1%。在价格方面,平均进口价格在6月份冲至2012美元/吨的高点后回落,7月份平均进口价格为684.1美元/吨,同比上涨2.6%,环比大幅下跌66%;平均出口价格平稳运行,7月份为675.4美元/吨,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3.8%(下图)。


       (二)主要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出口。2013年1-7月,厦门关区除了2.1万吨成品油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外,其他约17万吨成品油均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进口,增加34.3%,占同期厦门关区成品油进口总量的89%。同期,18.9万吨成品油均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方式出口,减少2.2%。

       (三)超7成自东盟进口,主要出口至东盟和香港地区。2013年1-7月,厦门关区自东盟进口成品油14.6万吨,增加68.1%;自韩国进口2.5万吨,减少37.7%;自台湾地区进口1.9万吨,增加59.1%;上述3者合计占同期厦门关区成品油进口总量的99.5%。同期,厦门关区对东盟出口成品油8.6万吨,增加48.6%,占出口总量的45.5%;对香港地区出口7.4万吨,减少30.9%,占39.2%。

       (四)国有企业主导进出口。2013年1-7月,厦门关区国有企业进口成品油18.7万吨,增加35.5%,占同期成品油进口总量的97.9%。同期,国有企业出口成品油18.9万吨,减少2.2%。

       (五)5-7号燃料油是主要进出口品种。2013年1-7月,厦门关区进口5-7号燃料油16.9万吨,增加36.5%,占同期厦门关区成品油进口总量的88.5%;进口滑油基础油1.9万吨,增加1.6倍。同期,出口5-7号燃料油18.5万吨,减少1.5%,占97.9%。

       二、当前成品油进、出口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成品油定价机制逐步由国家定价向完全市场化过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26日公布了完善后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同时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8月2日中国大陆首个成品油网上交易品种93#汽油现货挂牌议价交易在厦门石油交易中心上线,正式开盘。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对这一大宗交易市场的塑造,加速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全市场化进程。据厦门石油交易中心预计,93#汽油现货挂牌议价交易预计2013年上线5个月交易额可达350亿元以上,2014年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500亿元,真正实现现货贸易的提升,为广大石油贸易商提供更广阔的贸易渠道,同时有利于打破国内价格垄断。

       (二)原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稳定供应成品油生产或成问题。与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相比,我国自身有限的油气供给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需要,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2008年,我国对外原油依存度达到49%的“警戒线”;2009年首次突破50%,达到51.3%;2010年达53.7%;2012年较2011年和2010年进一步攀升,对外依存度为56.4%,这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连续第五年超过50%警戒线2;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报告称,预计2013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4.8%至5.14亿吨,而原油对外依存度也将达到接近60%的水平;国际能源署(IEA)更是表示,“中国原油需求增速未来若保持不变,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在2035年上升至80%。”原油过度依赖进口,不仅使国内企业缺乏话语权,更带来是否能持续稳定供应的担忧。

       (三)关注地缘政治及原油供给因素影响。利比亚从7月中下旬开始的罢工严重破坏并中断了在Zueitina、Mellitah、RasLanuf和EsSider等的原油出口终端,据估测出口中断的累计影响约为450万桶原油和19万桶凝析油;近日利比亚劳工纠纷和抗议活动的再次升级导致油价飙升,布伦特油价在两周内首次逼近110美元/桶。在利比亚原油出口减少70-100万桶/日的同时,欧佩克其它国家也继续面临生产困境: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伊拉克产量已从4月份的325万桶/日降至6月份的305万桶/日;此外,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其它欧佩克成员国产量也持续低于预期。国际原油供给减少价格持续走高,致成品油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我国BOPET薄膜行业新增产能居高不下 出口量显著增长 但结构性矛盾下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原料、运输端等成本优势,以及日韩逐渐退出普通BOPET薄膜市场,近年来我国 BOPET 薄膜出口量增长显著。但由于BOPET薄膜行业还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的挑战,BOPET薄膜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分析:政策助力 资本涌入 多家民营企业技术实现突破

在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科技创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众资本涌入核聚变领域,主要核聚变企业融资规模加速扩大,如复鑫力、聚变新能、瀚海聚能、翌曦科技、星光玄能及安徽曦融兆波科技等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至亿元不等,投资方涵盖产业资本、财务投资机构及地方政府基金,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

2025年04月15日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对等关税”政策加码 我国锂电池行业有望维持较强国际竞争力

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已达30%,而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6%,可见海外需求上升空间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锂电池累积出口额611.21亿美元,同比下降6%。从出口区域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市场为美国,2024年出口金额为15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我国锂电池出口额25%,假设最悲观下这部分出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