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华北无煤区的概念演变:“2+26”模式,能源结构无煤(图)

       “华北”地域界定:从“2+4”模式到“2+26”模式

       从行政区划来看,华北地区囊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但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心来看,华北所代表的地域与行政区划略有不同。总体来看,大气污染治理背景下的华北地区是以京津冀为核心并向周边地区扩散的防治带,其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4”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2015年5月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沧州一共6个城市划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并提出“2+4”的协作模式,即北京市与廊坊市、保定市,天津市与唐山市、沧州市分别对接,京津两市重点在资金、技术方面支持河北四市,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共同加快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步伐。

       第二阶段:“2+26”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为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环保部于2017年2月17日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实施范围界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2+26”城市。

 
图:“华北”所在地域的界定与衍变

       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以来,业内人士针对华北大气污染等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2+26”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的地域背景下进行。本报告沿用这一分析模式,下文中“华北”所代表的地域具体指“2+26”城市所在省市,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

       “无煤区”概念界定:区域无煤到能源结构无煤

       从目前已出台的多项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中来看,“禁煤区”(无煤区)一词数见不鲜。如《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对省内各市及京津冀城镇群建设规划的县城实行高污染燃料禁煤区管理,将保定市、廊坊市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与京津接壤区域以及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全部行政区域划定为禁煤区。我们认为,“无煤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定位分析报告

       狭义“无煤区”:区域无煤。其含义是指政策划定的禁煤区,即在某一区域内实现无煤化。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保定廊坊禁煤区电代煤和气代煤的指导意见》中的要求为例,到2017年10月底前,禁煤区完成燃料煤炭清零工作,全部完成农村居民生活及采暖气代煤、电代煤。

       广义“无煤区”:能源结构无煤。其含义是指通过发展各类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或通过环保改造提高煤炭使用效率的方式,从而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广义的“无煤区”代表的是在环保压力倒逼下能源结构的变迁,其具体形式包括煤改电、煤改气、煤改光、煤改地热、燃煤设备的清洁改造等。

 
图:狭义“无煤区”与广义“无煤区”概念界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绿色低碳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正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各细分领域经济效益差异明显

我国煤化工行业正从传统煤化工为主,向传统与现代煤化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转变。传统煤化工由于技术成熟度高、投资门槛相对较低,曾长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煤化工的市场占比正逐步下降。

2025年07月28日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贸易逆差或将收窄

随着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全球对生物塑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聚乳酸市场创造了增长机会。从国内市场看,中国自2020年起逐步升级“限塑令”,要求到2025年重点城市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显著减少,快递包装、外卖餐具等领域明确要求使用可降解材料,而聚乳酸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特性,成为首选材料之一。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原材料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下游核心增量市场

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具有原材料优势 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下游核心增量市场

钕铁硼永磁材料属高性能的稀土材料,由于它具备高剩磁、高矫顽力、高磁能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能发电、节能家电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具有生产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原材料优势,2023年产量为25万吨,同比增长10%。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节能降耗及环保标准的提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导电浆料行业分析: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市场技术迭代将加快

我国导电浆料行业分析:应用领域多点开花 市场技术迭代将加快

近年来,我国导电浆料下游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或增长的趋势。未来,随着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及物联网设备普及,将持续推高导电浆料的市场需求。同时,伴随应用场景拓展,导电性、导热性及稳定性等性能要求将全面提升,高性能导电浆料产品需求量将持续扩大。

2025年07月25日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0-7000万千瓦。据长江水利数据,此次开工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共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预计为6000-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kwh,以外送消纳为主,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