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光伏行业现状2016年市场现状分析

        导读:我国光伏行业现状2016年市场现状分析。近日,中国光伏巨头英利集团证实,该公司正在银监会主持下,邀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河北能源局、保定政府、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14家机构,共商资产债务重组事宜。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光伏配件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015年我国光伏产业延续了2014年以来的回暖态势,在国际光伏市场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光伏市场强劲增长的拉动下,光伏企业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企业利润率得以提升。展望2016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下,我国光伏产业料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近日,中国光伏巨头英利集团证实,该公司正在银监会主持下,邀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河北能源局、保定政府、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14家机构,共商资产债务重组事宜。

  从曾经组件出货量第一,赞助世界杯,到今天资不抵债的过山车式发展,英利的发展折射出了中国光伏企业从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运作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英利的倒下是行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缩影,随着国家政策发力,光伏行业整体有回暖趋势,但仍面临融资并网等方面的困扰。

  公开资料显示,英利集团曾因赞助世界杯而声名鹊起,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创始人是苗连生。去年12月公布的英利绿色能源2015年三季报显示,英利集团的债务总额高达184亿元人民币,资产总值则仅为110.89亿元,货币资金仅剩16.05亿元,其在美国上市股票持续低迷,难以融资自救。

  记者了解到,英利集团1998年进入光伏产业,但从2007年其主要资产之一英利绿色能源赴美纽交所上市至今,盈利能力一直未有改观。在 2007至2014年,英利只在2007、2008和2010年实现了盈利,其余年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2015年12月其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英利绿色能源亏损金额高达5.035亿美元,资产负债率更攀升至121.3%。

  “此次光伏行业又一巨头的倒下并非预示着行业的不景气,”中商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罗熙认为,恰恰相反,从2015年开始我国光伏行业整体开始回暖,而英利的倒下则是行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的缩影。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12年起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印度等国双反,给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了压力,成为尚德、赛维两大巨头破产重组的原因之一。但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光伏发电的发展。进入2016年,仅1月份国家能源局就颁布两项关于光伏发电的有关规定,政策的推出对整个行业不能不说起到了利好作用。

  中国光伏协会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1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5GW,同比增长40%以上,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约43GW,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该协会也预计,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旺盛,预计今年国内外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58GW以上。而我国预计在“领跑者”计划和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驱动下,全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20GW以上。

  不仅如此,2015年光伏行业业绩预增上市公司有中利科技、爱康科技、亚玛顿、珈伟股份、向日葵、拓日新能等等。其中,珈伟股份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00万元-13240万元,同比增长1490.16%-1519.51%。向日葵则预计2015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22%至166.91%。

  罗熙等专家认为,光伏行业回暖已成为无争议的事实,但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之下,融资难、并网难等问题却仍旧困扰着整个行业。

  融资方面来看,由于光伏企业产品建设周期长,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回报预期不确定、存在较大风险,银行严格控制对光伏项目的贷款发放,一些中小光伏企业更难获得银行贷款。

  从并网方面来看,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06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0亿千瓦时,弃光率为10%。对此,罗熙认为,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开始转型去产能,工业用电量转为负增长,电力市场需求减少,大量新能源电力要进入市场意味着火电水电的份额要减少,这让光伏发电受到了限制。

  对于目前困扰光伏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有专家认为,我国可借鉴美国光伏融资思路,将光伏电站视为金融产品,可借助融资租赁、与信托产业基金合资、定增等方式快速做大规模,同时随着产业对电站金融属性认识的加深、行业配套政策的完善,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更加快速扩张。并网方面,则加强输电通道和配电网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外送,扩大消纳范围,尝试建设更多储能电站解决弃光问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受益而持续提升。

2025年08月14日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在高排放企业碳减排政策及公用车辆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纯电动重卡成为新能源重卡市场主流,再加上续航里程突破,我国电动重卡电池销量飙升。同时,换新补贴致电池成本下探,叠加换电站推广力度加大,促进电动重卡电池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大电池厂商争相抢夺这块“大蛋糕”,纷纷推出针对重卡应用的电池新品和解决方案,以求在市场中占据一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经多年追赶,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且出口量实现跃迁。2024年国内玄武岩纤维产能产量全球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由2020年的不足0.6万吨跃升至2024年1.21万吨;2025年上半年其出口势头更加迅猛,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136.84%,且已超2024年全年出口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玄武

2025年08月13日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由于我国本土12英寸硅片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起步较晚,此前长期严重依赖于进口。不过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的驱动,我国以西安奕材、中环领先为代表的企业在12英寸半导体硅片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2025年08月13日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光伏和风电等绿色能源快速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维持在较高的景气程度,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1777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025年08月11日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超导材料行业:NbTi商业化程度高 高温超导材料处产业化初期 中国企业已占据重要地位

低温超导材料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形成系统的商业化生产,且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聚变堆以及大型粒子加速器等装置中。目前已商用的低温超导材料主要是NbTi和Nb3Sn超导线材,其中NbTi超导线材占据超导材料90%以上市场份额,其主要凭借制备工艺成熟、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液氦温区服役的聚变堆磁体、核磁共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我国储能行业国产企业出海订单爆表 欧美、非洲等市场具备长期增长动力

2025年上半年,我国储能行业企业出海订单爆表,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超50家。然而,中国储能海外市场之所以爆火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电力需求未被满足,比如美国老旧电网问题,欧洲光伏消纳问题,中东非洲的电力短缺问题等等。

2025年08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