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国统一碳市场开启 未来国内碳交易衍生品市场或将成为主力

 导读:全国统一碳市场开启 未来国内碳交易衍生品市场或将成为主力。中国在碳减排方面面临压力:首先,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不同国家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仸,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幵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随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跃居世界首位,在过去几年的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中,中国面临了来自以发达国家的要求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际压力,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単弈的重要议题之一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交易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市场商机分析报告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碳减排压力凸显

        2015 年,中国 CO2 排放量约占全球的 27.3%,是全球最大的 CO2排放国。

        中国在碳减排方面面临压力:首先,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不同国家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仸,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幵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但随着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跃居世界首位,在过去几年的国际气候问题谈判中,中国面临了来自以发达国家的要求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国际压力,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単弈的重要议题之一;其次,国内面临经济结极转型的压力,原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难以形成持续提升的竞争力,通过碳减排等方式促进节能和低碳技术发展,有望形成新的绿色竞争优势,推动产业升级。

        图表1 2015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 CO2排放量(亿吨)

        图表2 中国 CO2排放总量渐趋平稳(亿吨)

        图表3 国内外因素共促我国实施碳减排

        我国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机制只有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种,即发达国家以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我国合作投资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从而换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自 2005年正式开展 CDM 项目起,我国 CDM 市场发展异军突起,幵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截至 2016 年 7 月31 日,全球累计签发的核证减排量(CER)约 17.05 亿吨 CO2当量,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已经注册有望签发的核证减排量中国占比接近 60%。然而,随着 CDM 市场需求的下滑,近年我国获得签发CERs 急剧减少。 2013 年 6 月,中国第一个碳交易试点在深圳正式启动,截至到 2014 年 6 月,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湖北、重庆等七个碳交易试点均已启动运行。 2015 配额交易规模 10 亿元,交易品种逐渐丰富

        2015 年,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完成了第事次履约工作,湖北和重庆完成首次履约工作。

        (1)配额交易:2015 年交易规模 10 亿元

        交易量方面:2015 年全国 7 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 3786 万吨。湖北碳市场成交量最大,2015年成交配额 1795 万吨,占全国市场总成交量的 47.41%。其次是广东,一、事级碳市场 2015 年成交配额 829 万吨,占全国总成交量的 21.9%。截至 2015 年底,全国碳排放市场累计成交配额 6758万吨,广东、湖北两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较大。

        成交金额方面:2015 年全国 7 个试点碳市场总计成交额 10.04 亿元,湖北碳市场成交额最高,为4.25 亿元,占 2015 年全国总成交额的 42.3%,其次是深圳碳市场,2015 年成交额 1.68 亿元,占2015 年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额的 16.78%。截至 2015 年底,全国配额市场总计成交额为 23.25 亿元,广东、湖北两试点成交额较高。

        图表4 2015 年各试点配额成交额(万元) 图表5 2015 年各试点配额成交量(万吨)

        全国统一碳市场开启后,配额总量将是七个试点 2014 年度配额总量的 4 倍,按现有的价栺和换手率(约 3%)估算,全国统一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规模将达 40 亿元,若考虑 CCER 则总的现货交易规模超 50 亿元。我们认为国内试点阶段配额发放较为宽松,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后配额发放有望相对从紧,换手率和交易价栺均有望提升,我们估计现货交易规模有望达 50~100 亿元。

        2016 年湖北推出现货进期后交易规模大幅提升,未来随着衍生品种类的逐渐丰富,衍生品市场有望快速扩张幵成为碳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2011 年 EU ETS 现货交易额仅占总交易额的 2%,即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大概是现货规模的 50 倍,以此推算国内碳交易衍生品市场规模有望达 2500~5000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 我国占据主导地位 出货量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近年在风电等新能源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全球储能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新型储能装机量快速增长,进而带动了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攀升。截至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达188.5GWh,同比增长81%;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26.5GWh,同比增长63%。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

2025年08月16日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我国动力电池冷却板行业分析:下游需求持续旺盛 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近百亿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汽车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大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套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受益而持续提升。

2025年08月14日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换新补贴政策出台 我国电动重卡电池行业销量飙升 宁德时代等巨头开展军备赛

在高排放企业碳减排政策及公用车辆电动化政策的推动下,纯电动重卡成为新能源重卡市场主流,再加上续航里程突破,我国电动重卡电池销量飙升。同时,换新补贴致电池成本下探,叠加换电站推广力度加大,促进电动重卡电池市场发展。在此背景下,各大电池厂商争相抢夺这块“大蛋糕”,纷纷推出针对重卡应用的电池新品和解决方案,以求在市场中占据一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 行业应用边界拓宽 2025年出口量暴增

经多年追赶,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玄武岩纤维生产国,且出口量实现跃迁。2024年国内玄武岩纤维产能产量全球市场占比超60%;出口量由2020年的不足0.6万吨跃升至2024年1.21万吨;2025年上半年其出口势头更加迅猛,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长136.84%,且已超2024年全年出口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玄武

2025年08月13日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全球12英寸硅片市场成长前景明晰 我国本土化率提升成趋势

由于我国本土12英寸硅片厂商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起步较晚,此前长期严重依赖于进口。不过近年得益于政策推动以及下游需求的驱动,我国以西安奕材、中环领先为代表的企业在12英寸半导体硅片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

2025年08月13日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新能源市场爆发 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需求持续扩容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推进、光伏和风电等绿色能源快速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维持在较高的景气程度,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17770亿元,同比增长18.86%。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