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钠离子行业成本分析:正极材料直接决定成本 普鲁士类材料优势明显

        与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一致,钠电池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质量/环境、设备折旧、管理费用、能源消耗等,其中,原材料主要由正极、负极、集流体、电解液和隔膜组成。

         以NaCP10/64/165 软包电池为例,在2020年大致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约为60%,其余成本占比约40%。

2020 年钠离子电芯成本分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原材料成本中,正极、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分别占比约32%、10%、18%和15%,剩余的25%为包括外壳组件、极耳等其他装配部件。

2020年钠离子电芯原材料成本分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0年钠离子电芯原材料成本进一步分解

构成要素

简介

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的成本直接决定电池的成本。钠离子电池的各种正极材料当前的预计成本为:铜铁锰层状氧化物为28.8/kg,普鲁士白类为26.4/kg,镍铁锰层状氧化物为42.4/kg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般为硬碳、软碳、复合碳等无定形碳材料。目前国内市场上无定形碳的成本为8-20万元/t,而中科海钠体系中负极所用的煤基无定形碳材料成本预计低于1.5/t

电解液

钠离子电池电解质盐一般为NaPF6,电解液合成方法与 LiPF6 基本相同,但电解液盐浓度会更低;溶剂一般为ECDMCEMCDECPC等溶剂组成的二元或多元混合溶剂体系。目前国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流成本为3-5万元/t,钠离子电池电解液规模化供应后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会更低

隔膜

目前常用的隔膜主要为PPPEPP/PE以及PP/PE/PP隔膜、陶瓷隔膜、涂胶隔膜等。目前规模化生产的隔膜孔径均远大于钠离子的溶化剂半径,满足钠离子电池的使用需求。目前国内7μm 厚度的主流湿法隔膜成本为1.8-2.1/m2,干法双拉隔膜成本约为0.8-1.2/m2,使用陶瓷隔膜成本则会高 50%以上

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负极只能使用铜箔,而钠离子电池负极可以使用铝箔作为集流体。目前市场上电池级别铜箔成本(80-90/kg)约为电池级铝箔成本(24-30/kg)的3

极耳

钠离子电池正负极均可以使用铝极耳,相比较锂离子电池的铜镀镍极耳或镍极耳成本有所降低;且铝极耳焊接工艺更简单,也可以降低部分制造成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正极材料方面,普鲁士类材料主要由亚铁氰化钠组成,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成本优势明确,通过表面改性处理之后,增加了循环寿命、活性材料的利 用率,增强了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可逆比容量,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迁移,理论上能够实现两电子反应,因此具有高的理论容量,具有潜在商业化价值。

基于普鲁士白类正极材料的 NaCP10/64/105 软包钠离子电池 BOM 成本

材料名称

用量

单价

单位

理论成本

成本比例

普鲁士白类

0.0429kg

26.50

RMB/kg

1.1357

23.19%

无定形碳

0.0216kg

15.00

RMB/kg

0.3240

6.62%

正极黏结剂

0.0024kg

115.00

RMB/kg

0.2738

5.59%

负极黏结剂

0.0009kg

45.00 R

RMB/kg

0.0409

0.84%

正极导电炭

0.0024kg

60.00

RMB/kg

0.1429

2.92%

负极导电炭

0.0002kg

60.00

RMB/kg

0.0136

0.28%

NMP

0.0397kg

15.00 R

RMB/kg

0.2976

6.08%

正极铝箔

0.0057kg

23.50

RMB/kg

0.1347

2.75%

负极铝箔

0.0063kg

23.50

RMB/kg

0.1477

3.02%

隔膜

0.6357m^2

1.30

RMB/m^2

0.8264

16.88%

高温绝缘胶带

0.0360

2.50

RMB/

0.0900

1.84%

极耳

2.0000pcs

0.30

RMB/pcs

0.6000

12.25%

铝塑膜

0.0103kg

26.00

RMB/kg

0.2691

5.50%

电解液

0.0300kg

20.00

RMB/kg

0.6000

12.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 2021年中国钠离子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beplay下载软件 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绝缘纤维材料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规模增长,带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和海外相比,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在本土企业的多次突破下发展快速。随着国内特高压建设步伐加快,本土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5年06月20日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高温超导磁体由于材料特性,磁场强度可以做到更高,已经开始向多种低温超导磁体不能达到的高场应用领域渗透,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控核聚变等高场磁体的设计需求。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30年市场将超百亿规模,达到105.0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3.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及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6849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占全球比重为91.9%。2025年1-4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239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