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伏产业多家领先企业背负巨额债务

        导读:光伏产业多家领先企业背负巨额债务,上述数据是按照去年的债务统计的,这上千亿中,昔日光伏巨头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占据了较大比例。


        “国内前十大光伏制造企业的总负债已经高达上千亿,行业普遍负债率在70%以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

        上述数据是按照去年的债务统计的,这上千亿中,昔日光伏巨头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占据了较大比例。

        “尽管随着光伏政策出台、内需市场启动,现在运营状况有所好转,但相关企业仍然无法偿还巨额债务。”孟宪淦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已经爱莫能助,企业前路注定充满艰难险阻,也许在未来的行业兼并重组大潮中仅能保留下一个招牌。

        落寞巨头或仅存品牌价值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一位领导曾表示,光伏行业调整结构的结果是,只需要五六家龙头制造企业就够了。原先的几千家肯定是太多了。

        工信部近日公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明确对于光伏制造企业规模、产能、产品性能设定了严格的量化标准。该文件在征求意见阶段曾遭到江浙大量中小光伏企业的强烈反对。但工信部官员表示,该文件的用意,就是通过提高行业各方面标准淘汰无序竞争的低水平产能,同时加快推进中小光伏企业合并重组,达到一定的规模。

        从政府目前主导的方向来看,尚德电力和赛维LDK仍然存在一定价值,毕竟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目前在欧洲市场仍然获得普遍的认可。

        事实上,也有不少光伏企业向这两家企业抛出了橄榄枝。从无锡市有关方面获悉,不久后尚德电力重组将会出现新的进展。英利、天合光能、中国西电、普天新能源等数家业内知名企业都被认为是潜在的战略投资者。

        无独有偶,9月13日,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成交公示结束,通威集团以8.7亿元价格成功接手合肥赛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的话语中流露出,这笔交易很大程度仍然是冲着赛维LDK昔日的美名。国内光伏行业知名专家赵玉文认为,有通威集团这样的专业、具有实力的企业接手,合肥赛维被盘活也不是不可能。

        赛维仍巨亏缺钱急需财务建议

        赛维LDK目前仍然处于绝境边缘,较前几个月情况没有太大的改善。从赛维LDK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二季度亏损1.653亿美元,为连续第9个季度亏损,其第一季度亏损为1.871亿美元,上半年累计亏损额约合21亿元人民币。

        同是中概光伏企业,英利和天合光能第二季度亏损额已分别收窄至3.2亿元和2.08亿元,天合光能高管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就能实现正利润。在光伏行业普遍见底回暖中,赛维LDK的经营改善程度显然不甚理想。

        不仅如此,赛维LDK目前持有现金为8510万美元,为2009年来最低水平。近日有消息称,赛维LDK聘请了全球投资银行公司JefferiesLLC,寻求债务偿还方面的战略建议,事实上,赛维LDK目前在债务利息支付方面都很困难。

        此前数年,赛维LDK一直是所在地新余市的骄傲。孟宪淦表示:“过去的产能过剩主要是地方政府推动,企业要破产地方上肯定舍不得。但经过多年后,地方政府如果发现光伏企业没有起死回生的条件,也只能放弃。”

        尚德重组之路仍然难测

        昨天,无锡市知情人士透露,因大量债务违约而破产重整无锡尚德尚德电力重要子公司重组工作出现了一定的进展。在达成债转股协议,化解5.14亿美元可转债危机后,潜在的战略投资者开始回心转意,重新开始和尚德电力高层接触。

        根据尚德电力公告,现任总裁周卫平将临时接替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财务官两职。周卫平今年3月被任命为公司总裁,此前在无锡国联集团任职。无锡当地多位人士分析认为,周卫平接任意味着破产重整的无锡尚德公司已彻底交由无锡国联、政府以及法院来负责。


        无锡国联一度考虑过将无锡尚德的债务分割成债务包,希望无锡当地数家国企各自接手一部分。首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后,无锡尚德对外公布的负债高达107亿元,外界普遍感到“积重难返”。

        值得注意的是,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钦近日突然对外表态,尚德重整正按市场化方案有序推进,无锡希望通过此次重整保留尚德品牌、技术和海外市场,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未来能够将光伏产品生产到电站建设的产业链打通。无锡尚德破产管理小组代表杨二观展望尚德电力前景时,同样说了一番较为乐观的话。

        不过也有知情人士流露出,目前公布的个别接盘企业本身负债率也不低,至多刚刚从最艰难的时刻缓过来,贸然接盘很有可能令自己背上炸药包。而“尚德债务问题难解,重组难度仍比较大,企业的价值已经不大了”,并不看好尚德电力的重组。

        孟宪淦则始终认为,即使国内下游电站启动,内需市场打开,国内光伏产能仍然是过剩的,肯定得淘汰一部分。巨头们必须为鼎盛时期无序扩张付出沉重代价。不仅是尚德电力和赛维LDK,其他负债率过高的光伏巨头同样需要警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beplay下载软件 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2025年06月23日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2025年06月23日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2025年06月20日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绝缘纤维材料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规模增长,带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和海外相比,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在本土企业的多次突破下发展快速。随着国内特高压建设步伐加快,本土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5年06月20日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高温超导磁体由于材料特性,磁场强度可以做到更高,已经开始向多种低温超导磁体不能达到的高场应用领域渗透,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控核聚变等高场磁体的设计需求。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30年市场将超百亿规模,达到105.0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3.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及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6849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占全球比重为91.9%。2025年1-4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239

2025年06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