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电央企长期协助终结煤价疯涨 最终煤价环比下行1元每吨

 导读:煤电央企长期协助终结煤价疯涨 最终煤价环比下行1元每吨。就在煤电中长期合同签订首单后,最新一期出炉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煤电矛盾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就在煤电中长期合同签订首单后,最新一期出炉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11月11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此前的11月8日,华电、国电投刚刚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

        在一系列抑制煤价过快上涨政策下,国家发改委要稳定煤价的预期已经初步达到。

        煤电央企达成中长期合同

        从来没有哪一年的电煤中长期合同,像今年这样迅速破零。

        11月8日,华电集团、国电投集团与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合同在锁定资源数量的同时,建立了5500大卡动力煤以535元/吨为基础价格、随市场变化合理分担价格波动的调整机制。

        随后的11月11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在京签订了2017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五大发电集团总装机容量、火电量、电煤消耗量目前均占全国的44%左右,至此已全部与神华、中煤签订了中长期合同。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和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副局长鲁俊岭则表示,此次中长期合同签订体现了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的主体地位。据了解,秦皇岛港5500大卡现货交易价格在585元/吨以上,但4家企业签订的合同基准价是535元。对此,鲁俊岭表示,从中可以看出双方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是理智的,没有受到近期煤炭价格非理性过快上涨的干扰。同时,从这一基准价,可以看出市场给出的煤炭价格的合理区间。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下属中国煤炭市场网认为,华能、大唐、国电继华电、国电投签订中长期合同之后第三天就迅速跟进,此举表明五大发电集团之间对煤炭走势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主要发电企业与煤炭企业之间也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判断,并且对基础价加浮动价的价格形成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签订中长期合同还表明,包括铁路在内的相关各方均更加注重中长期战略性利益,注重通过沟通协商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煤炭市场网同时称,中长期合同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避免以往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情况下一方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况出现,此次签订的长期合同,采用了基础价加浮动价的灵活定价方式。其中,基础价较好地反映了煤矿生产成本和用户承受能力,兼顾了双方的利益和诉求;浮动价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并可相应调整,体现了对市场规律和我国现实情况的尊重。这种定价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分歧,明显增强合同的可执行性。加之政府有关部门、运输企业积极推动、大力支持,此次中长期合同有望得到较好执行,有力促进煤炭市场稳定供应和经济平稳运行。

        地方企业纷纷签订协议

        除了央企在政府推动下,迅速达成协议,地方煤企也纷纷在行动。

        11月10日,山西龙头煤企同煤集团区域用户煤炭供需协调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华北、东北区域的58家煤炭用户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称,希望供需双方在电力、煤矿、供应链延伸服务和融资租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同煤集团总经理郭金刚则认为,煤炭价格的大幅变化决不利于供需双方的健康发展,供需双方应达成共识,有效抑制煤炭价格大幅波动,推动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特别要坚持点对点直接合作,降低供需费用,建立信息渠道,稳固合作关系,确保双方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

        目前,国神集团神头二电厂与同煤朔州煤电公司签订了煤电长期合作协议。

        同煤集团朔州煤电公司是同煤集团所属二级子公司,在朔州市境内拥有恒宝源、西沙河等数座大中型煤矿。

        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在市场条件下,朔州煤电公司优先为神头二电厂供应优质煤炭,数量根据电厂发电用煤需求而定,价格随行就市。

        另外,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将于12月1-3日在秦皇岛举行。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消息称,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延续至今主要是为了解决电煤中长期协议。此次交易会特别强调为企业自主交易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活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同时发布通知称,11月11日上午,邀请了神华、中煤、同煤、山西焦煤、冀中能源(8.060, 0.19, 2.41%)、河南能源、山东能源、陕煤、淮南、阳泉、晋城、龙煤、川煤、盘江煤电、伊泰集团,就做好2017年度煤炭交易会筹备工作,推动煤炭购销中长期合同签订,促进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合理回归等内容召开座谈会。该会议将通报近期中央煤炭、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情况。

        不过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会议未开,电煤中长期协议已经签署近半,2017年度有望成为最早达成煤电长协的一年。

        煤炭价格应声下降

        市场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相互交织,使连涨了数月的煤炭价格终于应声下降。

        11月9日,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18周上涨的局面。

        与此同时,近日,山西省下发的相关通知称,山西省开始执行第三次煤炭产能释放,煤矿执行产能释放起止时间暂定为2016年11月7日至12月31日。

        同时,从11月1日起,神华、中煤、伊泰、晋煤集团、陕煤化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兖矿集团等企业,陆续宣布对现货部分电煤价格下调10元/吨。

        对于近期煤价非理性上涨的原因,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巡视员张满英在1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解答。他表示,煤炭供求基本面长期稳定的状况没有发生变化,短期内供应偏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煤炭违法违规超能力生产得到遏止,减量化生产得到落实。煤炭需求出现恢复性回升,水电发电量有所下降,用于火电的燃煤机组用煤增加,同时钢铁建材用煤大户需求也在增加。此外,也受铁路运力影响,安全运力调整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市场预期有所改变,之前库存水平普遍比较低,迎峰度冬补库存压力增大,抬高市场预期。此外,不排除部分市场主体借机炒作和囤积。

        而针对近期出现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现象,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目前煤炭供应基本面是稳定的,不支撑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我国有充足的产能储备。截至去年年底,全国煤炭产能总规模57亿吨,考虑到今年去掉的近3亿吨产能,还有54亿吨产能。通过实施减量化生产储备的6亿吨产能,具有很强的调节弹性。近一个多月来,通过实施先进产能释放措施,煤炭产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9月份当月产量日均环比增长2.9%,10月份主要产煤地区煤炭产量进一步提升。

        许昆林同时提醒,目前港口存煤大幅度回升。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港和国投京唐港10月末煤炭调度量达到128.6万吨/日,比7月末低点每天增加36.6万吨。11月7日,环渤海5个港口存煤回升到1720万吨,比前期低点增长69%,处于正常水平;电厂和供热存煤调度均达到3年平均水平。截至11月7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02亿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14%,可以用22天。15天~20天为正常水平。全国重点电厂存煤6576万吨,比8月份低点增长37%,可以用21天,均已达到前3年平均水平。

        “将采取措施规范市场价格,坚决反对不规范的价格指数编制以及捏造哄抬煤价行为。”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卢延纯表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中国主导全球锂电铜箔供应链 极薄化筑高壁垒 行业盈利逐步修复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复苏,叠加储能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进而带动锂电铜箔需求稳步攀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 21.74%。预计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56%。

2025年11月05日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我国集中供热行业分析:供热面积和供热量稳定增长 价格市场化改革正破冰

中国集中供热行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一方面,煤炭作为其发展的“压舱石”地位依然稳固,以热电联产为主的高效燃煤供热仍是当前市场的主力,支撑着超过115亿平方米、并持续稳定增长的庞大供热需求,且市场区域集中度高,山东省位居全国之首。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行业面临着清洁化改造与能效提升的刚性要求,驱动着天

2025年11月05日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风电拉动全球碳纤维行业需求强势复苏 中国巩固产能领先地位并迈向价值链重构阶段

下游多领域回暖,碳纤维需求复苏。得益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持续推进以及风电技术的不断革新,风电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软状态,2024年实现了120%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碳纤维需求的重要力量。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需求激增与产能理性释放下价格强势反弹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强劲增长,叠加储能市场爆发式扩张,六氟磷酸锂(LiPF₆)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核心原材料,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攀升趋势。据机构统计,2025年7月我国六氟磷酸锂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已接近70%,其中头部厂商多氟多、天际股份、石磊氟材均实现满产,而产能最大的天赐材料排产在8月创新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我国锂电池粘结剂行业:PAA成新增长点且产业化提速 外资主导格局正被逐步重塑

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激增,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在此带动下,锂电池粘结剂行业快速成长,同期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56%。当前市场中,PVDF是正极粘结剂的主流品类,CMC与SBR为负极核心粘结剂;而PAA凭借环保属性、适配硅基负极等优势,成为行业

2025年11月04日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我国天然钻石行业:稀缺性重塑价值逻辑 年轻富裕群体引领消费多元化浪潮

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据上海钻石交易所披露,2025年1-7月我国通过钻交所报关的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进口量更是激增93.8%。其中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激增179.9%,金额增长84.5%;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增幅高达243.1%。

2025年10月31日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从“批量制造”到“个性表达” 我国烫画膜行业百亿赛道乘风起

在个性化消费浪潮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烫画膜行业已成长为一个规模超百亿、年增速逾15%的活力市场。作为连接创意与制造的核心耗材,烫画膜凭借其柔性生产优势,在服装(占比60%)、鞋帽、包装等领域应用深入。未来,在环保政策与技术创新推动下,我国烫画膜行业正朝着功能化、水性化与数字化方向快速演进,前景可观。

2025年10月29日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技术突破+高端应用共振 我国生物基复合材料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高度集中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生物基复合材料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相关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在材料改性、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推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向规模化应用加速转型。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