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LNG供需求及LNG接收站未来发展分析(图)

          16年全球LNG产量约为3.4亿吨,未来3年的年均投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主要扩产地为美国和澳大利亚。依照以前预测,未来几年需求增量很难超过2000万吨,供给严重过剩,但随着我国的需求爆发,预计全球每年真实增量也会升至3000万吨左右,供需状况其实远好于预期。所以今年4季度以来,除了北美和中东等资源地以外,全球LNG价格也在显著上涨,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达到40%以上。展望未来,我们判断今明两年,全球LNG还略有过剩,主要供给紧张将集中在旺季,淡季相对还会比较宽松。但2020年以后供需将进入紧平衡,上游资源价格有望迎来长期上涨周期。由于天然气无法存储,生产出来必须尽快销售,所以在目前供给还比较过剩的情况下,能够签订长约的接收站,未来就有望将气价锁定在比较低的水平。这无疑也就保障了这些接收站可以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都具备相对的成本优势,并获得较好的盈利。

 
图:17年至今北海天然气价格(美元/mmbtu)


图:全球LNG供需状况(百万吨)

          LNG接收站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到,未来天然气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LNG则将成为整个产业链最大的瓶颈所在,届时将成为能化领域中需求增速最高的子行业之一。周期凡是能讲出需求端逻辑的一般都是大的机会,相应未来LNG接收站行业也值得看好。从短期来看,主要受益者为现在拥有接收站的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和广汇。其中广汇由于规模较小,主要以槽车的形式销售,价格端的弹性最大。中石油、中石化主体销售以管网为主,价格弹性较小,但是随着周转率的提升,折旧成本会大幅下降,还可以采购更多的低价现货气来拉低原料成本,整体上也很受益。从长期看,最受益的无疑是未来大量新建接收站的企业,如中天能源和广汇能源,另外新奥股份在集团层面也在建设我国最大的民营接收站,也值得关注,具体分析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 2018-2023年中国LNG天然气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LNG接收站长期盈利分析

          我们在以300万吨(40亿方)接收站为例,如果长协价格为目前均价80%的2000元/吨,即1.44元/方,接收储运成本预计为0.13元/方,以管输形式外售给临近的工业客户,管输费约为0.1元/方,售价在2.4元/方左右,相当于单方盈利在0.73元;以槽罐车液来液走的形式外售,气价约为3元/方,考虑到140元/吨的运费,则单方盈利一般会达到1 .33元。对于大多数接收站来说,管输和零售的占比一般70%vs30%,则每方综合不含税毛利约为0.8元,总毛利规模为32亿元,对应40亿元投资规模,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项目投资回收期都非常可观。

         受益标的分析

          近期LNG上涨,最受益的无疑是有资源属性的企业,如沿海的LNG接收站、西北的LNG工厂等,广汇能源凭借着新近投产的启东接收站将直接享受业绩弹性,新奥股份也有LNG工厂将受益于本轮气价上涨,但弹性相对有限。从长期看,中天能源从海外气源到国内LNG接收站,直至最终端LNG加气站的产业布局最为完整,全部投产后的弹性最大,具体如下:

         1.新奥股份:公司于山西沁水经营日产45万方的LNG工厂,年化加工能力1 .64亿方(合12.3万吨),如果还是以每吨气价差扩大2000元,所得税率25%测算,则2个季度旺季增厚为0.9亿元。另外其在海外还参股了澳洲天然气生产巨头Santos,股权占比为10.07%,近期海外LNG价格也有所上涨,虽然小于国内涨幅,但考虑到Santos上半年大幅计提减值准备,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随着近期油气价格的反弹,其后续再次计提的概率大幅下降,这对公司也构成潜在利好。

          2.广汇能源:公司在江苏启东LNG接收站于今年3季度试运行,预计满负荷接收能力为60万吨左右,由于规模较小,主要以现货销售为主,能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本轮价格上涨。另外公司在西北还有哈密煤化工5亿方和吉木乃5.5亿方产能,这部分成本端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由于销售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价格上涨幅度要远低于沿海地区,而且居民和直供客户占比较高,相对受益本轮价格上涨要弱于沿海接收站。

         3.中天能源:LNG工厂方面,公司于山西、河北、亿立方米/年,50%权益)、河北沙河LNG工厂态,湖北合能武汉东项目与西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湖北等地有4处布局,其中山西众能(1 .5( 0.5亿立方米/年,30%权益)已处于运行状另外公司在东部沿海筹建年周转共400万吨的江阴和粤东LNG中转储备站与LNG物流集散基地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公司LNG处理能力规模在民营企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4.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现有LNG接收能力2000万吨/年(江苏如东650万吨/年、辽宁大连1000万吨/年、河北曹妃甸350万吨/年),中国石化现有LNG接收能力1500万吨,年,18年天津滨海LNG接收站有望投产,届时接收能力有望扩大至1800万吨/年。由于两桶油在气价高点签订照付不议长约,LNG业务长期巨亏,但是今年的销量增长使得公司有条件进口更多的低价现货气来拉低成本,并且部分液来液走的外销LNG也具备价格弹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