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生猪食品加工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生猪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包括饲料、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三大生产环节。其中,饲料行业技术水平是生猪产业链的基础;养殖技术是产业链的核心;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技术是生猪产业链实现价值的关键。

        1、饲料配方技术

        饲料配方优化设计技术是动物营养学理论与动物饲养之间有机结合的结晶和媒介,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饲料配方需要综合考虑禽畜营养需要、对饲料的消化能力、饲料营养均衡性、饲料成本以及饲养效益等综合因素,饲料配方设计技术是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饲料配方设计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饲料生产企业运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规划设计理论,运用数学模型,通过输入禽畜产品的预期价格、畜禽品种特征、饲养条件等信息,大大提高了最佳饲料配方设计效率。

        2、饲料加工技术

        饲料加工技术在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及营养价值,促进禽畜生产性能,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饲料生产技术通过合理选择饲料生产设备和设计饲料生产工艺,有效避免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损耗,并通过热处理技术提高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降低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和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经过近30 年的飞速发展,我国饲料加工技术日趋成熟。目前,大型成套饲料加工生产技术已在饲料行业龙头企业广泛运用,大型饲料企业整厂计算机自动控制水平已大幅度提高。

        3、饲料添加剂技术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饲料营养价值,节省饲料成本,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而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饲料添加剂技术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高效、环保、安全的非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代替抗生素制剂成为饲料行业的主流趋势。目前,新型高效添加剂主要包括氨基酸、活性肽、酶制剂、植物提取物等产品。其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饲用酶制剂得到较大程度发展。另外,配合饲料中通过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等饲用氨基酸,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氮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4、生猪育种技术

        良种繁育是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种猪繁育以常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技术为主,生猪配套系发展较晚。生猪遗传改良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国外优良种猪依赖程度高,存在“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现象。2009 年8 月,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拟通过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开展种猪自主选育与新品种配套系培育,逐步改变瘦肉型种猪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提高种猪自给率,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发展所需的种源基础。

        5、生猪饲养技术

        生猪养殖是生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良好的生猪饲养技术对于提高生猪养殖效益,降低料肉比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生猪养殖技术已开始在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广泛运用。随着规模化猪场在国内不断增多,自动化环境监控系统和喂料系统在猪场应用越来越广泛,增进动物福利,缩短猪只生长期,实现高效节能化生产。另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已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列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类行业。

        6、生猪屠宰加工技术

        目前,我国生猪屠宰加工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全国机械化屠宰厂(场)已达到3,000 余家,但是众多中小型屠宰企业因资金实力等原因主要依赖国产设备,年屠宰能力有限,技术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已将“年屠宰生猪15 万头以下屠宰项目”列入产业结构调整限制类行业;部分大型屠宰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欧美、韩国等先进屠宰分割生产线,运用三点式低压电麻、蒸汽隧道烫毛、真空放血、动物自动跟踪识别技术以及精细分割等屠宰加工技术,屠宰加工工艺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经济性瓶颈待破 收储运网络构建与精深技术研发需协同发力

在政策推动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秸秆综合利用国。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秸杆综合利用量在6.62亿吨左右,占全球的比重达23.76%,超过美国的18.31%、欧洲的8.15%。2024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进一步增长至6.45亿吨。

2025年11月20日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我国辣椒种植行业:分子育种与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 市场集中与品牌突围趋势并存

辣椒种植上游核心为育种,目前国产辣椒种子已占主导,市占率从不足50%提升至95%,但高端品种仍依赖进口,成为辣椒种植产业链短板。近年来,辣椒产业进入“科技赋能”阶段,分子育种技术应用深入,将新品种研发周期缩短30%,定向培育出高辣度、高抗病性、耐储运的品种,为不同区域种植户提供了精准适配的品种选择,有望重塑辣椒种植品种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短期集中涨价潮来袭 多家企业积极出海寻新增长

自2023年起,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进入持续收缩通道,行业生产格局则进一步向广东地区集聚。同时,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马太效应持续强化。面对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压力,多家企业选择积极出海以开拓新增长空间。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供需基本平衡 多联产趋势下市场增量空间广 竞争格局两极分化

随着大米初级加工产品(如糙米、精白米)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大米深加工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供需保持基本平衡。2023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1584.1万吨,需求量1552.2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1699.7万吨,需求量约1668.8万吨。

2025年10月17日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产量下滑但出口增长且需求旺盛!柠檬成身价狂飙“宠儿” 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我国是柠檬生产大国,近年来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到2023年国内柠檬鲜果产量达到276.57万吨。不过自进入2024年以来,受到极端气候变化影响,国内柠檬鲜果产量大幅下降。如2024年,整个四川省平均气温16.4℃,较常年偏高1.2℃,创1961年以来历史新高。其中安岳产区从7月下旬开始遭遇长达55天的极端高温无雨天气

2025年09月28日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陷入成本高企与种源之困 企业应如何降本增效?

我国肉牛养殖业因本土品种繁殖周期长、增重速度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从成本结构拆分看,仔畜费用占比近六成,凸显优质牛源稀缺;饲料成本占比近三成,反映转化率偏低问题突出。面对如此成本结构,企业需从遗传改良、精细喂养、技术赋能等多方面系统应对。

2025年09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