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PEST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一、政策环境(P)
      1.政策重视不够

      我国2008年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是最早规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立法文件。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上来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这个问题是在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先明确提出的。《纲要》在第二篇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下的第四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出了“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这个问题。新《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首次规定了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预警。从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因素追溯来看,我国关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这个的问题重视较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近几年才被纳入法律文件,我国有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立法起步较晚。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政策规定操作性不强
      目前,我国有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水污染防治法》《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文件中。比如:《农业法》第58条第二款、第65条及第66条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农业部门提出了相关的农业耕地与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安排;《水污染防治法》总则第三条规定了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预警。总的来说,这些法律文件中有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规定多为一句话带过或是附带规定,这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的政策性规定很抽象,操作性规定也不具体。
我国农药污染现状
 
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3.各个部门之问缺乏协作
      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复杂,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也需要多方面共同协作。由于缺乏关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专门立法,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法的政策性法规也没有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这就降低了法律的操作性,也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在各个工作部门之间遭遇相互推诿的尴尬,进而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工作的政策导向变为空谈,最终导致实践中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缺乏有效指导。
      二、经济环境(E)
      1.经济激励机制少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激励因素规定很少,尤其是没有单独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奖励制度。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奖励机制只能参照与环境保护相关规定来执行,比如参照《环境保护法》第11条执行。法律法规中没有单独关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激励性规定,这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缺乏经济激励作用,只能依赖环境保护法相关经济激励规定间接发挥作用。
      2.经济奖励规则不具体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激励规定不具体,不利于实际操作。如新《环境保护法》第11条中虽然有奖励性规定,但是却没有该规定的执行细则,这就使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面临执行难尴尬。具体来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激励性条文存在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等缺位,即法律法规中没有关于奖励形式、主体行为效果等具体规定,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缺乏统一的准则,甚至在实践中缺乏明确的执行依据,这将直接影响法律的经济激励功能。
      3.处罚力度轻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经济性处罚规范很少,纵观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几乎没有单独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性处罚规定。于是有关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处罚主要是参照环境资源法有关规定执行。比如参照新《环境保护法》第六章相关规定执行。但是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经济处罚力度都比较轻。尽管新《环境保护法》第59条规定了“按日连续处罚”制度,但是该规则的适用对象主要限于企业和生产经营者,这就导致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会出现鞭长莫及的情形。现行经济惩罚性规定惩罚力度小主要体现在罚金金额小上,与其说是经济性惩罚不如说是经济补偿,即我国造成环境污染的处罚原则是填平规则,即恢复原貌的法律责任。因此,我国现行经济惩罚性规定不能起到有效预警作用和惩戒作用,不能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中发挥法律的预防功能和震慑功能。
      三、社会环境(S)
      法律体现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法律法规中关于社会效益的考量,即法律规定是否能够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鼓励社会大众参与保护法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有关社会因素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第6条、第9条以及第12条中。其中第6条规定了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义务,第9条规定了基层群众、社会组织、学生以及新闻传媒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宣传,第12条规定了“环境日”。法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现代社会良性运转的保障,故其对社会成员有很大影响。新《环境保护法》对社会因素考虑是比较全面的。首先,第6条从宏观上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义务。其次,第9条先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规定了政府机构对基层群众、社会组织以及环境保护志愿者宣传引导作用;再从教育机构的角度出发,规定了教育机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义务。最后,从社会舆论的角度,规定了新闻媒体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舆论监督作用。尽管《环境保护法》考虑了多方面的社会因素,但是该法主要是强调环境保护的社会参与,而没有突出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这个具体环境问题的社会参与,故其容易导致在社会实践中忽视社会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关注和参与。
      四、技术环境(T)
      1.缺少对防治技术的立法支持

      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课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既需要法律制度约束也需要科学技术配合,以达到双管齐下的作用。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有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鼓励性规定,但这些鼓励性规定多为一种立法号召,不具有强制性效力,在实践中作用较弱。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2.防治技术与实践运用联系不够密切
      这就容易减慢新科技成果进入实践的步伐。《环境保护法》第33条仅仅是原则性指导规定,缺乏实施细则规定,这不利于实际操作。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智慧养殖行业:受政策及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 阿里云等凭借先进解决方案引领发展

在政策鼓励下,各地区积极推进养殖智慧化。如贵州赤水乌骨鸡智慧养殖项目是由赤水市农业农村局、赤水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指导,贵州长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特色班和腾讯云共同发起的乌骨鸡养殖项目。该项目利用目标检测、追踪和行为识别等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使养殖基地的乌骨鸡出栏率提升了 30%,增产

2025年06月24日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小龙虾价格大跳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 养殖户承压 下游加工及出口迎来亮点

目前小龙虾价格正在逐渐“亲民化”。一是近年来,各地小龙虾养殖技术日益成熟,湖北、江苏、安徽等传统主产区持续扩产,四川、江西等新兴产区也加速发展。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已经成为淡水养殖第四大品类。

2025年06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