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国际游资“狼吻”农产品

猪肉价格结束了3个半月的下跌,止跌回升。但与此同时,蔬菜,粳米等农产品也全线回升,CPI压力随之加剧。就在决策层全力防守“3%”CPI底线时,国内上市公司看不上眼的农产品市场,却成了外资大鳄眼中的“香饽饽”,国际资本不断涌向国内农产品市场。

2010-2013年猪肉及杂碎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猪肉价结束3个半月下跌

    猪无半年贵,相反,猪也无半年“贱”。数据显示,连续3个半月的猪肉下跌周期已经结束。

    据商务部监测,截至4月18日,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格平均为9.85元/公斤,比上周上涨0.6%。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猪肉批发价格平均为14.58元/公斤,比上周上涨0.2%。

    据了解,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猪粮比价持续走低,导致养猪户亏损,部分养猪户已经缩减了养殖规模,甚至退出。商务部表示,目前每出栏一头肉猪约亏损150—200元,生猪存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4月7日,用来衡量养猪利润的猪粮比价已下降到5∶1,低于6∶1的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

    对此,继4月13日商务部启动收储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后,4月20日,商务部再次以公开竞价方式收储今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业内人士表示,商务部此举一是力促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回升,将猪价比提升至合理区间;二是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使不少养殖户亏损惨重,两周内中央两次启动收储,足见短期内对猪价止跌回升的强烈信心。

    “猪周期”加剧CPI压力

    猪贱伤农,但提高猪肉价,CPI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我国CPI走势具有明显的“猪周期”特征,猪价涨,则CPI涨,猪价跌,则CPI跌。这主要是由于CPI主要统计了八类商品的价格变动,其中食品在CPI中的权重为33.2%,而猪肉价格又占据了食品非常重要的比重。本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有利通胀预期适当降温。但此时重回上涨通道,CPI的压力不小。

    而就在猪肉价格稳中回升时,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21日,该系统监测下的13种蔬菜价格全部上涨。另外,西部大旱让很多土地减产甚至绝产,对于当地粮食的供应产生了极大困难,因此也诱发了部分地区米价的上涨。

    江苏省农科院水稻育种室张凤鸣表示,目前农民对手中余粮销售还持观望态度,等待价格上涨,加上西南大旱一些大米收购后直接运往南方,导致大米的供应量不是特别充足。加上年后学校、食堂、工地等大米的需求量比较大,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大米价格上涨。

    猪肉上涨,蔬菜上涨,米价上涨,有专家表示,农产品全线上涨的局面将逐渐成形,到时3%的CPI防守线将被轻松跨过。

  2010-2013年猪肉及杂碎罐头市场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

  农产品背后的金融大鳄

    与大蒜、辣椒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一样,此次农产品市场背后也“活跃”着一些国际游资。

    近年来,国际金融大鳄频频关顾农产品市场,百仕通卖菜,高盛收猪,软银喝奶,这些农产品市场上的一系列股权并购大战,可见外资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重视”程度。

    但一番比对,记者发现,机构每次进出农产品市场,与农产品价格都有相应的涨跌。比如,高盛陆续收购雨润和双汇发展股权之后,国内猪肉市场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涨势,猪肉价格最高涨至每公斤36元。而在高盛减持双汇发展股权之后,国内猪肉价格一路走低,如今每公斤猪肉价格在16元附近徘徊。猪价的涨跌与高盛的进退如此吻合,是不是太巧合了?

    据内业人士透露,国际投机商一般通过地方政府,打通资金进出渠道,然后制造“信息陷阱”,形成“集体喊涨”态势,最后达到对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完全掌控目的。不少游资借着地方“招商引资项目”进入中国内地,然后进入有关农产品实施垄断性炒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能出清、价格下行 我国牛奶行业“黄金时代”落幕 迎来有史以来最为严峻周期性调整

产能出清、价格下行 我国牛奶行业“黄金时代”落幕 迎来有史以来最为严峻周期性调整

进入2024年,我国牛奶行业产能出清节奏加快。上游端来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4.5%至630万头,原奶产量同比下降2.8%至4079万吨。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首次出现下降。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原料奶产量增速分别为5.1%、2.1%、-5.8%、-9.0%,产能出清节奏明显加快。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近年来,我国面粉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为速冻水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材料。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面粉产量达8901.2万吨,同比增长2.0%。

2025年05月10日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目前,我国零食行业处于“量价齐升”黄金期,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元,资本相继涌入零食赛道,头部企业扩张速度加快,市场“热战”开启。然而,扩张速度加快所带来的“后遗症”也随之浮现,如价格战、产品同质化、渠道类似等等问题,行业整体利润下滑。因此,当前我国大部分零食企业看似遍地开花,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

2025年05月10日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是速冻食品第一大品类,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近年,家庭的小型化、速冻技术的提升、冷链物流的完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共同推动了速冻食品需求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作为速冻食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速冻面米制品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不断扩容。到目前,我国速冻面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速冻食品凭借新鲜、营养、卫生、口味佳、复原性好、储藏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万千家庭冰箱中的“必备品”。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强势突破1688亿元大关。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攀升,至20

2025年05月08日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2024年,我国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外部零售渠道分流、消费需求转变和经济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

2025年04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