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肉类产业发展概述

    我国肉类产业发展动态,成为我国公众和世界同行极为关切的问题。其理由有二:一是肉类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所决定。我国肉类禽蛋产业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3.7-4.7%,占第一产业生产值33-40%,它的生产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农”经济状况,其食源性物质成为居民菜篮子中重要的骨干品种。在近年的肉类经济活动中,公众已切身体验到肉类供需的不平衡性,引起肉类价格的波动对推高或拉低CPI的作用力。国人有两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和“猪粮安天下”,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二是我国肉类禽蛋业发展对世界的贡献作用所决定。我国肉类产量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9%,居世界之首。其中猪肉约占46%,禽蛋约占39%,它的发展态势对世界肉类产业和结构及贸易经济的平稳性举足轻重。

    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动态如何?要而言之,是在产业的转型中,处于不断调整商品产销的多与少,和相应市场价格的高与低。就产业整体发展看,应是相对平稳,价格显见大起大落,即产销量增长,价格持续下跌,效益比下降,贸易逆差增大。

    肉类产业是由多产业的有机链构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了分段运行、无缝衔接而依存性的经济结合体。以下是肉类产业的分段运行动态:

    一、肉类工业企业经济水平持续提高,行业出现三增一降

    肉类工业处于畜禽产品向肉类产品转换的地位,其连接城与乡、养与消,上游的波动必然通过工业环节直接反映到市场。

    2008年肉类加工规模以上企业为3096家,肉禽罐头制造企业为88家。其形成的资产额增加:肉类屠宰及加工达到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肉类罐头制造资产达到39亿元,增长8.7%。销售收入增加:肉类屠宰及加工销售收入为4,242亿元,增长32.8%;肉类罐头制造销售为55.7亿元,增长18.8%。经济收益增加:肉类屠宰及加工实现利润153亿元,增长15.9%;肉类罐头制造实现利润2.1亿元,增长42%。

    随着肉类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肉类工业规模化、市场化。肉类工业经济在发展中已形成区域经济梯度,如前10位区域的投资量占全国行业总量达到77%,销售收入占84%,规模效益创利占88%;全行业的产能比在提升,肉类屠宰及加工的投入与产出综合比达到1:2.34,比上年提高0.18,肉类罐头制造投入与产出达到1:1.43,提高0.12;肉类制成品达到1,070万吨,占到肉类产量的1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行业品牌逐步形成竞争战略,已获得中国名牌产品49个40家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37个,上市企业达到12家。

    上述数据表明,肉类加工对社会投资仍保持了较强的吸引力,投资增长呈持续发展,规模企业在继续扩大,往期投入已见成效,其稳定成熟度在提高。但是,肉类工业由于在产业链上所处位置和职能作用,决定了其效益在某种程度上还有“靠天吃饭”的成份。由于畜禽产品入市的极不稳定,价格剧烈波动,企业难于把握运行秩序,行业亏损明显加大,2008年成为近年来行业亏损最高量,综合销售利润率下降。亏损企业达到424家,占行业规模企业13.7%,亏损金额为12.1亿元,较上年增高1倍多;行业综合销售利润率仅为3.6%,比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

#p#中国肉类产业发展概述#e#

、畜禽产品总量增长,品种出现差异

    2008年末主要畜禽养殖存栏表现为两增两降:

    ――生猪存栏为46,291万头,比上年增长5.2%;

    ――牛存栏为10,576万头,比上年下降0.2%;

    ――羊存栏28,085万只,比上年下降1.7%;

    ――家禽存栏528,197万只,比上年增长5.2%。

    2008年主要畜禽出栏均为增长:

    ――生猪出栏为61,017万头,增长8%;

    ――牛出栏为4,446万头,增长2%;

    ――羊出栏为26,173万只,增长2%;

    ――家禽出栏为1,022,156万只,增长7%。

    2008年肉类禽蛋产品品种生产量三增两降:

    畜禽的存养量和繁殖的生物量决定了其出栏水平和为社会提供的肉类禽蛋供给量。2008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7,279万吨,比上年增升6%。其中猪肉产量为4,620万吨,增长7.8%;牛肉产量为613万吨,羊肉产量为380万吨,牛羊肉产量均处下降;禽肉产量为1,534万吨,增升5.9%。2008年全国禽蛋产量为2,702万吨,比上年增升6.8%。

    2008年主要肉类禽蛋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其生产量增减相匹配。

    全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为54.8公斤,比上年增加2.8公斤。其中猪肉为34.8公斤,增加2.3公斤;牛肉为4.7公斤,羊肉为2.87公斤,均比上年略有减少;禽肉为11.6公斤,增加0.6公斤;禽蛋占有量为20.3公斤,比上年增加1.3公斤。

    生猪的明显增升,是由于2007年生猪生产下滑后政府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鼓励政策,使养殖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其养殖量(包括存栏、能繁母猪、仔猪量)出栏量及产肉量明显增加。但是,生猪价格自2008年4月直至年底逐月下跌,直至目前仍在下滑中,已抵至2007年生产危机时(9.5-10.2元/公斤)的警界区,给养殖形成巨大压力。市场运行中的产销合理调整,上下浮动是正常、必然的,但如果发展中出现价格上大起大落现象,势必对生产和市场形成冲击,生产养殖的大回落或再恢复必经生物产能较长时段的周期,生产的极不稳定性也将引发市场的较大波动。本年度5月份全国物价总水平同比下降1.4%,食品类下降了0.6%,其中肉禽及制品价格下降15.5%,而猪肉价格下降又为之最,达到32%。猪及猪肉资源增量是事实,但还没有恢复到05、06年水平,如果生产增加了一点,人们均衡的食物谱上又多吃一点,就把增产的部分消化了;如果生产增加一点,人们心理上却少吃了一点,自然就会反映出是生产更多了。对健康人的食物安全配置模式,我的经验是什么都要吃,但却不要多吃,更不要偏食或过量。理由是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创造出一种天然全营养的食物品种,而已有的品种都同时具有其优势或缺失,这就需要合理配置。同样,肉类食物多的时候也不能求全养殖业方式上的不合理之处,这是国情所致。我们可以设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多吃1公斤,就是130多万吨呀。所以,正确引导消费也很重要。正当我国生猪生产在鼓励中恢复发展时,却相继到来的是“三胺”事件、世界性金融危机使从业、收入等紧缩、又遇到甲型H1N1流感爆发,一连串事态给消费者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和阴影,也是导致消费市场不振的重要因素。

    上述的两降是指牛羊肉生产,牛和羊的生产继续处于下降态势,资源不足,价格坚挺,矛盾突出,须得尽早应对。

#p#中国肉类产业发展概述#e#

三、肉类禽蛋商品市场继续看好,出现两增一降

    2008年肉类禽蛋商品的城乡交易总量为6,091万吨,比上年增长29.4%,主要品种交易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猪肉交易量为2,631万吨,比上年增长31.2%;牛肉交易量为459万吨,比上年增长23.4%;羊肉交易量为304万吨,比上年增长31.3%;禽肉交易量为956万吨,比上年增长26.9%;禽蛋交易量为1,525万吨,比上年增长30.2%。其城乡交易总额也同比的大幅度增长,达到7,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猪肉交易额为4,144亿元,增长29.7%;牛肉交易额为805亿元,增长28.4%;羊肉交易额491亿元,增长27.4%;禽肉交易额1,113亿元,增长22.2%;禽蛋交易额675亿元,增长19.4%。

    2008年全国肉类市场价格除牛肉外,其它品种普遍下滑。猪肉价格从是年4月开始直至年底,延续至今已13个月连续下跌,并连锁性影响到其它品种市场价格不能回升反弹,禽蛋市场价格比上年明显下降,已是近三年来的最低位运行,鲜蛋每斤平均价仅2.2元,正如有人形容一斤鸡蛋不及一颗白菜或一斤苹果。

    2008年猪肉城乡综合平均价15,754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2%;

    牛肉城乡综合平均价17,542元/吨,比上年同期上升4.1%;

    羊肉城乡综合平均价16,137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

    禽肉城乡综合平均价11,633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3.7%;

    禽蛋城乡综合平均价4,425元/吨,比上年同期下降8.2%;

    四、肉类商品进出口贸易扩大,出现进口性逆差

    2008年我国肉类出口总量74.2万(包括活畜禽折肉14.1万吨),比上年下降20.8%;肉类进口总量184万吨,比上年增长36%。总的来看,进口连续两年大于出口,进口总量净增109.8万吨。在肉类出口中,猪、牛、羊、禽肉普遍减少;在进口中猪肉成倍增加。这一格局是历史性的新纪录。

    我国肉类进出口贸易逆差的出现,一方面是我国原有的产品价格优势在弱化,同时要积极应对食品安全的高门槛和国际金融危机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面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积极扩大内需的挑战,所以呈现了两年来出口持续减少,进口快速增加。我们始终坚持开放的、普惠的、共赢的肉类国际贸易,今年第一季度我国仍进口猪及猪杂肉12万吨。市场需要调剂或增加必要的补充,是市场机制功能所在,中国肉类市场空间潜力很大,已是众所周知,但是要解决我国众多人口和市场平稳的吃肉供需问题主要还得靠自我有效地发展生产。

    概而言之,肉类食品是一个长链产业,是一个连链型工程,在肉类经济发展的转型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它的建设与完善不是局促于一隅或局限于一方或短促于一瞬。当前,发展主要的矛盾仍然是要解决产与销、供与求的平稳性,是产品质量安全的稳定性,是满足不同阶层消费的需要性。产销和需求主要靠市场机制调整,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资源不平衡,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差异大,市场建设不完善,信息阻隔不对称,所以,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在宏观上给予多方面的大力扶持,包括经济的、技术的、信息的政策倾斜。当前,为了稳定肉类发展,我国政府继续采取保障扶持生产政策,同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控制预案》启动了国家冻猪肉收储工作,是及时的、必要的。从长远来说,主要矛盾的解决和使之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本的途径是产业链各环节的进一步理顺和逐步实现现代化。这正是今年九月在青岛召开的世界肉类组织第四届猪肉大会研究的主题,中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大国,它肩负着稳定发展肉类的重大责任。研究猪肉产业发展现代化对我们很有意义,并以飨共享世界同行创造的有益成果。

   (该文为邓富江秘书长在“两会一节”发会上的讲话)

#p#中国肉类产业发展概述#e#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在我国,不仅魔芋的应用开发很多样,种植历史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目前广泛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魔芋在全世界大约有 130 种,而我国就有 30 多种,由于部分品种毒性较强,所以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三大类品种,即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中式糕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健康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的特色食品,中式糕点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消费需求更是高涨,传统中式糕点行业逐渐崛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达436.6亿元。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我国饮用纯净水行业新一轮营销战开启 短期内市场价格或将承压 一超多强格局稳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约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4.7%。预计2028年我国饮用纯净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8亿元。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我国菊花茶市场小而美 行业正处快速成长阶段 华润饮料优势明显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消退叠加库存消化,产量有所下滑。但由于2024年9月以来,部分产地新货已经应市。因此近期产区正常来货,市场库存较为稳定,为菊花茶提供了稳定供应。根据中康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菊花产量为17872吨,较2022年同比下降了6.76%;而用量则为16306吨。可见目前,我国菊花生产供给基本能满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我国瓶装水行业:千亿市场下大战持续升温 布局优质水源地已成水饮企业共识

瓶装水是我国软饮行业第一大子赛道。按零售额计,2023年我国软饮料市场规模达到9092亿元。其中,瓶装水是最大的品类,市场规模 2266 亿,占比23.6%,对应 19-23 年 CAGR 为 3.6%(高于软饮料行业整体的 2.9%)。根据预测分析,我国未来瓶装水市场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放缓,预计到2027年,我国瓶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中国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 相关企业主要聚集于四川、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猪油重新被重视,不再一味追求植物油饮食习惯,人们重新审视动物油的价值,使得食用猪油行业重新迎来回暖,2024年食用猪油市场规模约为194.24亿元,维持平稳的规模。

2025年03月27日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中分析我国代餐行业市场机遇

肥胖隐藏着大量的健康和经济问题,每年导致的直接医疗支出规模超千亿,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国家也开始关注肥胖问题的核心原因。在此背景下,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而预防肥胖问题增加,是节省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体重管理上每投入1元

2025年03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