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牛奶专供中国消费者 牺牲品质延长保质期

        导读:进口牛奶专供中国消费者 牺牲品质延长保质期。为此,记者走访了郑州售卖进口牛奶的超市,连线了身在异国的华人、留学生,采访了进口食品经销商以及食品行业专家。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参考:《中国牛奶市场盈利现状深度调研与企业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牛奶时,首先不可单纯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产品;其次,从正规渠道购买真正的进口牛奶,谨防上“假洋牛奶”的当。


  这瓶进口牛奶的保质期是12个月。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近日,YouTube网站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两名外国小伙在中国旅行期间,在郑州某超市购买了两瓶德国进口牛奶。令二人不解的是,这两瓶牛奶的保质期均为一年,“在欧洲,牛奶的保质期一般是4到5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可中国的进口牛奶为何保质期这么长?这样的牛奶喝下对人体是否有害?”


  为此,记者走访了郑州售卖进口牛奶的超市,连线了身在异国的华人、留学生,采访了进口食品经销商以及食品行业专家。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进口牛奶也有中国“专供”?


  YouTube网站上两名外国小伙在中国遭遇一年保质期牛奶的视频不断传播,二人的困惑也逐渐升级为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困惑。他们表示,在欧洲,牛奶的保质期一般是4到5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可中国的进口牛奶为何保质期这么长?这样的牛奶喝下对人体是否有害?


  “‘双12’时在网上买了两箱新西兰进口纯牛奶,问新西兰的朋友是否可以给孩子喝,对方却说没见过这个品牌的牛奶,当时我就惊呆了!” 吴女士如所有负责任的妈妈一样,仔细看了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还将蛋白质、钙、钠、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国产牛奶特仑苏进行对比,“含量不差上下,我觉得孩子应该可以喝。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咨询了新西兰的朋友。对方称,新西兰人常喝的是需要低温冷藏的巴氏杀菌牛奶,对于保质期一年的常温牛奶,她没有见过。”


  无独有偶,德国留学生贾婷也留意到,家人给爷爷奶奶购买的进口德国牛奶品牌,自己也是闻所未闻。“我查阅了几家进口牛奶企业的相关信息发现,大部分品牌的公司和地址都在国内。而唯一在德国注册的进口牛奶品牌,其产品却没有在德国销售。”贾婷对此感到疑惑,她致电牛奶包装上的电话,客服表示,该品牌确实是在德国注册的,但产品只销往中国。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只在中国销售的进口牛奶并不少见,有人称之为“专供”牛奶,“近些年,进口食品行业鱼目混杂,进口牛奶需求量大,大家看到商机后一窝蜂挤进来。为了减少成本,不少经销商打起了小算盘,在国外注册一个洋品牌商标,再贴牌代工专做销往中国的常温牛奶,如此,成本降低了,利润也上升了。”


  进口牛奶的保质期


  为啥这么长?


  记者在郑州麦德龙超市、丹尼斯拜特精品超市看到,大部分进口牛奶的保质期是9~12个月。记者对比国产常温牛奶发现,国产牛奶市场中有保质期30天的塑料袋包装常温奶,有保质期45天的利乐袋装常温奶,保质期较长的是盒装产品,其时间也仅有进口常温奶的一半,即6个月。


  那么,进口牛奶的保质期为啥这么长?


  一位资深的进口牛奶经销商介绍:“首先,进口牛奶要经过出厂检测、出境检测和入关检测三道程序,历时2~3个月。其中,进口牛奶的海上运输时间一般为30~45天。也就是说,一瓶保质期为12个月的进口牛奶,除去3个月检测运输时间、保质期最后3个月不易销售带来的时间成本,黄金销售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所以,这都是进口牛奶不得不延长保质期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超市发现,不少临期的进口牛奶正在搞促销。“很多消费者喜爱购买临期产品,一来认为进口牛奶品质有保证,临期也无碍,二来价格实惠。”拜特精品超市进口牛奶导购员说。


  进口牛奶保质期长


  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


  一年保质期的牛奶品质到底如何?


  对此,记者采访了西班牙食品学博士荷赛先生,他表示:“西班牙本国消费的原瓶原装牛奶保质期多半是4个月左右,而一些企业为了便于出口,会生产5~6个月的产品。但保质期一年的牛奶没有见过。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他解释说,一般而言,牛奶从第4个月开始,其物理性质将发生变化。比如说蛋白质开始析出,油和水开始分离,牛奶的香气、风味、甜度、口感、颜色都开始下降,苦味和不愉快的气味开始上升。基本上从第4个月开始,牛奶的口感变化明显。除了微生物的威胁,牛奶中的各种酶也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绝大部分进口牛奶都是超高温灭菌奶,营养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不少进口牛奶的保质期长达一年,远比国产常温奶的保质期长,这意味着当初杀菌时温度更高或时间延长。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牛奶时,首先不可单纯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产品;其次,从正规渠道购买真正的进口牛奶,谨防上“假洋牛奶”的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能出清、价格下行 我国牛奶行业“黄金时代”落幕 迎来有史以来最为严峻周期性调整

产能出清、价格下行 我国牛奶行业“黄金时代”落幕 迎来有史以来最为严峻周期性调整

进入2024年,我国牛奶行业产能出清节奏加快。上游端来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奶牛存栏量同比减少4.5%至630万头,原奶产量同比下降2.8%至4079万吨。这是201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首次出现下降。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原料奶产量增速分别为5.1%、2.1%、-5.8%、-9.0%,产能出清节奏明显加快。

2025年05月16日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我国速冻水饺“老大变老二” 新品上市数量与销售额均下降

近年来,我国面粉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为速冻水饺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原材料。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面粉产量达8901.2万吨,同比增长2.0%。

2025年05月10日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扩张“后遗症” 我国零食行业陷入困境 质量、差异化是企业未来市场竞争核心

目前,我国零食行业处于“量价齐升”黄金期,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元,资本相继涌入零食赛道,头部企业扩张速度加快,市场“热战”开启。然而,扩张速度加快所带来的“后遗症”也随之浮现,如价格战、产品同质化、渠道类似等等问题,行业整体利润下滑。因此,当前我国大部分零食企业看似遍地开花,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

2025年05月10日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行业增长放缓 主要产品销售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企业尚需持续“造血”

速冻面米制品是速冻食品第一大品类,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近年,家庭的小型化、速冻技术的提升、冷链物流的完善、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共同推动了速冻食品需求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作为速冻食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速冻面米制品也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市场不断扩容。到目前,我国速冻面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放缓 下沉市场与海外市场正成企业两大争夺地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速冻食品凭借新鲜、营养、卫生、口味佳、复原性好、储藏期长、食用方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消费者的日常饮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万千家庭冰箱中的“必备品”。据统计,至2022年底,我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强势突破1688亿元大关。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攀升,至20

2025年05月08日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周黑鸭、绝味等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我国卤味行业遇冷 未来市场该如何发展?

2024年,我国头部卤味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周黑鸭、绝味、煌上煌等卤味企业门店数量大幅度缩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外部零售渠道分流、消费需求转变和经济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卤味企业应该加快产品创新、提升供应链能力,并主动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才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迎来新的突破。

2025年04月28日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软饮料行业:无糖化理念渗透 电商渠道崛起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将不断向头部倾斜

我国软饮料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快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软饮料作为日常消费品,其需求具有高度稳定性,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较低,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