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牛奶专供中国消费者 牺牲品质延长保质期

        导读:进口牛奶专供中国消费者 牺牲品质延长保质期。为此,记者走访了郑州售卖进口牛奶的超市,连线了身在异国的华人、留学生,采访了进口食品经销商以及食品行业专家。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参考:《中国牛奶市场盈利现状深度调研与企业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牛奶时,首先不可单纯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产品;其次,从正规渠道购买真正的进口牛奶,谨防上“假洋牛奶”的当。


  这瓶进口牛奶的保质期是12个月。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近日,YouTube网站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两名外国小伙在中国旅行期间,在郑州某超市购买了两瓶德国进口牛奶。令二人不解的是,这两瓶牛奶的保质期均为一年,“在欧洲,牛奶的保质期一般是4到5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可中国的进口牛奶为何保质期这么长?这样的牛奶喝下对人体是否有害?”


  为此,记者走访了郑州售卖进口牛奶的超市,连线了身在异国的华人、留学生,采访了进口食品经销商以及食品行业专家。专家认为,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进口牛奶也有中国“专供”?


  YouTube网站上两名外国小伙在中国遭遇一年保质期牛奶的视频不断传播,二人的困惑也逐渐升级为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困惑。他们表示,在欧洲,牛奶的保质期一般是4到5个月,最长不超过半年,可中国的进口牛奶为何保质期这么长?这样的牛奶喝下对人体是否有害?


  “‘双12’时在网上买了两箱新西兰进口纯牛奶,问新西兰的朋友是否可以给孩子喝,对方却说没见过这个品牌的牛奶,当时我就惊呆了!” 吴女士如所有负责任的妈妈一样,仔细看了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还将蛋白质、钙、钠、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国产牛奶特仑苏进行对比,“含量不差上下,我觉得孩子应该可以喝。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咨询了新西兰的朋友。对方称,新西兰人常喝的是需要低温冷藏的巴氏杀菌牛奶,对于保质期一年的常温牛奶,她没有见过。”


  无独有偶,德国留学生贾婷也留意到,家人给爷爷奶奶购买的进口德国牛奶品牌,自己也是闻所未闻。“我查阅了几家进口牛奶企业的相关信息发现,大部分品牌的公司和地址都在国内。而唯一在德国注册的进口牛奶品牌,其产品却没有在德国销售。”贾婷对此感到疑惑,她致电牛奶包装上的电话,客服表示,该品牌确实是在德国注册的,但产品只销往中国。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只在中国销售的进口牛奶并不少见,有人称之为“专供”牛奶,“近些年,进口食品行业鱼目混杂,进口牛奶需求量大,大家看到商机后一窝蜂挤进来。为了减少成本,不少经销商打起了小算盘,在国外注册一个洋品牌商标,再贴牌代工专做销往中国的常温牛奶,如此,成本降低了,利润也上升了。”


  进口牛奶的保质期


  为啥这么长?


  记者在郑州麦德龙超市、丹尼斯拜特精品超市看到,大部分进口牛奶的保质期是9~12个月。记者对比国产常温牛奶发现,国产牛奶市场中有保质期30天的塑料袋包装常温奶,有保质期45天的利乐袋装常温奶,保质期较长的是盒装产品,其时间也仅有进口常温奶的一半,即6个月。


  那么,进口牛奶的保质期为啥这么长?


  一位资深的进口牛奶经销商介绍:“首先,进口牛奶要经过出厂检测、出境检测和入关检测三道程序,历时2~3个月。其中,进口牛奶的海上运输时间一般为30~45天。也就是说,一瓶保质期为12个月的进口牛奶,除去3个月检测运输时间、保质期最后3个月不易销售带来的时间成本,黄金销售时间只有6个月左右。所以,这都是进口牛奶不得不延长保质期的重要原因。”


  记者在超市发现,不少临期的进口牛奶正在搞促销。“很多消费者喜爱购买临期产品,一来认为进口牛奶品质有保证,临期也无碍,二来价格实惠。”拜特精品超市进口牛奶导购员说。


  进口牛奶保质期长


  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


  一年保质期的牛奶品质到底如何?


  对此,记者采访了西班牙食品学博士荷赛先生,他表示:“西班牙本国消费的原瓶原装牛奶保质期多半是4个月左右,而一些企业为了便于出口,会生产5~6个月的产品。但保质期一年的牛奶没有见过。理论上而言,超高温灭菌技术可以生产出保质期为一年的常温奶,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即使牛奶没有变质,营养也流失了很多。”


  他解释说,一般而言,牛奶从第4个月开始,其物理性质将发生变化。比如说蛋白质开始析出,油和水开始分离,牛奶的香气、风味、甜度、口感、颜色都开始下降,苦味和不愉快的气味开始上升。基本上从第4个月开始,牛奶的口感变化明显。除了微生物的威胁,牛奶中的各种酶也是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绝大部分进口牛奶都是超高温灭菌奶,营养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不少进口牛奶的保质期长达一年,远比国产常温奶的保质期长,这意味着当初杀菌时温度更高或时间延长。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进口牛奶时,首先不可单纯以价格为导向选择产品;其次,从正规渠道购买真正的进口牛奶,谨防上“假洋牛奶”的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beplay下载软件 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