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导读:2014年中国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012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对环境敏感地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一)抑制产能过剩任重道远

    我国已有炼钢产能近10亿吨,产能利用率仅72%,明显低于正常水平。2013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72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66亿元,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投资5060亿元,下降2.1%。估算2013年新增粗钢产能约4000万吨。

(二)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压力加大

    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2012101日起开始实施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排放限值,并对环境敏感地区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十二五”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地域,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监管将更加严格。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不能满足环保新标准要求,企业尚需加大环保投入,生产经营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三)高成本、低价格,企业盈利水平偏低

       2013年,进口铁矿石均价为129美元/吨,同比增长0.2%,进口炼焦煤均价131.3美元/吨,下降9.9%。同期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焦煤采购价格下降20%。但全年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仍处于高位。而钢材价格低位波动,同比大幅下滑。2013年末,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99.14点,同比下降6点,降幅5.9%。企业努力降本增效,行业效益较去年同期略有好转,但盈利水平仍很低。2013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到达88608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利润2588亿元,销售利润率2.9%,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

(四)负债率上升,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201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9.4%,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钢厂33家合计年产钢约1.2亿吨。与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末相比,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9%;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8.4%。同时,应收、应付账款同比分别增长7.3%3.1%。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规模偏大,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支出财务费用802.8亿元,2013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但仍支出高达786.2亿元,远高于实现利润水平,钢铁企业资金压力日益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五)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致竞争加剧,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向高端产品蔓延

        2013年,粗钢产量前十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前30家占55.1%,下降5.9个百分点;前50家占65.3%,下降4.6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加剧了市场竞争。大型钢铁企业精品板材项目不断增加,板材产能开始集中释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产品方面,甚至是重复研发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象。同时,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多数钢材品种均处于过剩状态,其中高端板材中的精品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目前已供大于求。此外,钢材市场出现的恶性竞争值得关注,企业价格战加剧,钢铁企业长期实行的不给钱不发货原则在一些品种上已难以坚持。

(六)全球贸易摩擦冲突加剧

    近两年国际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市场容量有限,钢材出口竞争激烈导致出口均价进一步下降;加之部分国外钢铁企业为自保不断对政府施压,多个国家对我国钢材产品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泰国对含硼热轧产品、马来西亚对含硼线材产品、巴西对镀锌板产品、美国对电工钢产品、欧盟对钢管产品等纷纷提起反倾销诉讼,国内钢材直接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仅2013年前10个月境外对我钢铁企业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达17起。

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发达经济体复苏基础并不牢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长趋缓、通胀压力上升等问题。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国内需求将逐步释放,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将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大量消耗能源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将逐步进行转变,经济结构的变化将使经济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13年,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和《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等文件,有关配套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国家将加大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大气污染防治、淘汰落后等工作力度,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将对钢铁产能释放产生一定影响。高强钢筋等高性能钢铁材料将逐步替代低品质钢材,钢材升级换代加速,将进一步促进下游行业减量化用钢。

     综上,预计2014年我国钢铁生产需求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会有所回落。在需求增幅下降,进出口未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预计2014年粗钢产量增幅将下降,在供需基本面难以有效改善的情况下,2014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将低位运行。进口铁矿石价格被垄断,仍将易涨难跌。同时,国家要加大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步伐,钢铁生产成本整体仍将处于高位。行业总体仍将维持微利状态,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此外,2014年是钢铁行业新政策的实施年,钢铁行业落后及过剩产能的治理效果将更加显现。

        参考《中国钢铁产业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资源端匮乏,产业优势集中于铜加工行业。2024 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受限于原料储量等因素,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8%;而我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1.3%,阴极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1.7%,铜加工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2025年08月15日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钢铁行业一直是供给侧“反内卷”先锋。2011-2015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钢铁产能的无序释放,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幅度逐年显著。为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能利

2025年08月11日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玻璃基板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能源成本的通胀压力。显示玻璃基板涨价潮来袭,根据数据,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下半年,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分别将玻璃基板价格上调了超过 10%。2024 年Q3、2024 年Q4玻璃基板价格分别上涨 3%和7%。

2025年08月09日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被誉为“工业牙齿”,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占据着高达90%的工作量,而高效先进的刀具能够显著提升加工效率,降低10%-15%的生产成本。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

2025年08月04日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近年来,受益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发展,我国机床数控化率实现了快速提升,从而也带动了硬质合金刀具市场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2024年我国机床数控率从30%增长到51%。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334.5亿元,2019-2023年CAGR约为12.57%。

2025年07月29日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全球95%氧化铝用于电解铝冶炼和生产,用作其它用途的仅占比5%。2024年全球电解铝产量达6800万吨,按单吨电解铝消耗1.92吨氧化铝计算,对应冶金级氧化铝需求1.31亿吨。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