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在多重困境下新日铁1970年横空出世

 导读:在多重困境下新日铁1970年横空出世。据日本《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1950年4月日本制铁公司被分割为八幡制铁所(资本8亿日元)、富士制铁(资本4亿日元)、日铁汽船(资本4千万日元)、播磨耐火砖(资本2千万日元)等公司。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钢铁铸件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根据日本《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1950年4月日本制铁公司被分割为八幡制铁所(资本8亿日元)、富士制铁(资本4亿日元)、日铁汽船(资本4千万日元)、播磨耐火砖(资本2千万日元)等公司。而在之后的1970年3月,八幡、富士两家大型钢铁公司分而复合,形成新日本钢铁公司,简称新日铁,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就此诞生。
合并背景:供给过剩下的无序竞争

       经济高速增长,货币政策中性

       在1960年至1970年期间,越南战争的爆发促成了日本有史以来最长的经济扩张期,此时日本央行采取松紧结合的货币政策,包括实行了六次紧缩和七次缓和货币政策,针对投资增长过快,国际收支赤字扩大等现象,及时采取信用紧缩措施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当国际收支情况好转,再采取缓和措施,以刺激经济转趋活跃,整体来说货币政策偏中性。

       表1:70年代日本主要采取松紧结合的货币政策,以配合刺激经济增长

 


       图1:1960~1970年期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产能迅速扩张,供给过剩日渐凸显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国内钢材需求持续走高。但是,产能的迅速扩张渐渐覆盖掉需求端的增量。

       1951年至1970年,日本钢铁产业在政府扶持之下前后推行了三次大规模生产设备投资计划。其中前两次计划发生在1951~1960年之间,主要通过引进新型带钢轧机、大批量新建高炉和氧气转炉提升本国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质量,而第三次计划(1961~1970年)则主要集中新建一批临海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此前后20年间,共建成12家从炼铁到炼钢流水作业的钢铁厂,其规模在当时均位居世界前列。除了三次大规模生产设备投资计划,池田内阁还于1960年发表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此计划进一步加速了产能扩张进度。因为,为适应该项计划,钢铁行业不得不继续加大投资,由此引发的设备投资竞争迫使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增速,国内粗钢产量从2213.8万吨上升至9332.2万吨,增长3.2倍,相比之下,世界粗钢产量仅增长71.88%。国内供需缺口不断拉大,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

       图2:1960~1970年期间日本粗钢产量同样增速明显

 


       图3:日本国内粗钢供需缺口逐年扩大,产能过剩问题显现

 


       无序竞争加剧,欧美产能释放

       产能过剩引发了日本国内钢铁行业剧烈的无序竞争,从而致使钢价呈现极不稳定的状态,同时行业销售利润率波动也开始加剧并进入下降通道,其数值从1969年的11.0%一度下滑至1971年的4.8%。此外,产能扩张也引发企业财务比率持续恶化,1970年,日本前五大钢铁企业自有资本比率仅为15.9%,而同时期美国钢铁行业此比率达到55%,西德达25%,巨大的财务负担进一步加剧行业无序竞争程度。

       在此激烈竞争的特殊时期,日本钢铁行业群雄并起,后起的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神户制钢等积极扩大产能、更新设备、压低价格,对原来八幡和富士制铁两大公司主导的产业格局形成巨大冲击,1950年两家公司粗钢份额为44%,1969年下降到35.4%,而同时期日本钢管、川崎制铁、住友金属三家的比重却从26.2%上升到37.9%。

       图4:无序竞争导致日本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下滑

 


       此外,鉴于日本沿海建立钢厂取得成效,欧美等主要产钢国家纷纷效仿,远在内陆的钢铁厂开始放弃内陆贫矿,纷纷在沿海建立新厂,采用新设备,生产效率提升显著,因此,欧美国家产能迅速释放,国际竞争由此加剧,叠加日元升值以及贸易摩擦不断,导致日本钢企出口遭遇挑战,其中作为国内龙头的八幡和富士制铁两大公司受影响尤其严重。

       图5:1970年之前,欧美国家粗钢产量持续攀升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资源端匮乏,产业优势集中于铜加工行业。2024 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受限于原料储量等因素,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8%;而我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1.3%,阴极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1.7%,铜加工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2025年08月15日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钢铁行业一直是供给侧“反内卷”先锋。2011-2015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钢铁产能的无序释放,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幅度逐年显著。为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能利

2025年08月11日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玻璃基板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能源成本的通胀压力。显示玻璃基板涨价潮来袭,根据数据,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下半年,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分别将玻璃基板价格上调了超过 10%。2024 年Q3、2024 年Q4玻璃基板价格分别上涨 3%和7%。

2025年08月09日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行业:下游风电、汽车市场扩张驱动发展 中低端实现自给自足、高端仍依赖进口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被誉为“工业牙齿”,在全球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占据着高达90%的工作量,而高效先进的刀具能够显著提升加工效率,降低10%-15%的生产成本。伴随我国产业结构的调

2025年08月04日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硬质合金刀具行业:机床数控化带动市场快速增长 钨价持续高位运行带来成本压力

近年来,受益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发展,我国机床数控化率实现了快速提升,从而也带动了硬质合金刀具市场快速增长。据统计,2015-2024年我国机床数控率从30%增长到51%。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334.5亿元,2019-2023年CAGR约为12.57%。

2025年07月29日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氧化铝行业:高纯氧化铝需求拉动效应显现 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区域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全球95%氧化铝用于电解铝冶炼和生产,用作其它用途的仅占比5%。2024年全球电解铝产量达6800万吨,按单吨电解铝消耗1.92吨氧化铝计算,对应冶金级氧化铝需求1.31亿吨。

2025年07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