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免疫抑制剂市场现状以及规模不断扩容

导读:2017年免疫抑制剂市场现状以及规模不断扩容,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器官移植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濒危病人获得了生机,同时带动了免疫调节类药物市场的增长。现对2017年免疫抑制剂市场现状分析。
参考行业报告《
2016-2022年中国免疫抑制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器官移植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许多濒危病人获得了生机,同时带动了免疫调节类药物市场的增长。现对2017年免疫抑制剂市场现状分析。

  免疫抑制剂加速增长
  据了解,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化学合成抗代谢剂和烷化剂;二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药;三是生物免疫抑制剂;四是抗生素类。

  器官移植作为器官衰竭治疗的最后有效手段,在中国的需求很大,因为这是很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特殊用药”的免疫抑制剂,利润较之普药也更为丰厚,且市场进入者较少。器官移植患者需要在移植后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器官移植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药物费用高达20万元,以后逐年递减,但最低一年也要维持在5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免疫抑制剂市场是一个总量持续扩大的市场,与心血管用药等市场相比,竞争环境要好得多。

2017年免疫抑制剂市场现状:外资品牌占主导

  外资品牌占主导
  据2016-2021年中国免疫抑制剂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了解,免疫抑制剂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CsA)、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沙利度胺、西罗莫司、咪唑立宾、硫唑嘌呤(Aza)、雷公藤多苷等。目前,由于免疫抑制剂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而严重,临床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据IMS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占据中国市场87%的份额。

  而最新的2009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免疫制剂类增加了一位新成员:麦考酚钠,瑞士诺华制药的米芙就是该类分子名下的唯一产品。此前,米芙已在包括瑞士和美国在内的91个国家获得了上市批准,2009年正式在中国上市。米芙能进入新国家医保目录除了疗效因素,也是诺华在该领域苦心经营多年的结果。

  据业内人士介绍,罗氏、安斯泰来和诺华3家企业占据着中国主要的免疫抑制剂市场,这3家企业也在积极推进中国的器官移植。

  据数据统计,罗氏制药生产的霉酚酸酯(MMF,商品名为骁悉),2009年的销售额为7亿元人民币,安斯泰来的普乐可复在2009年的销售额仅次于骁悉,销售额达到了6亿元。诺华制药的新山地明在2009年的销售额为2.5亿元。

  由于免疫抑制剂领域准入门槛高,目前外资列强主导市场,由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价格昂贵,除了疗效外,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显然成为影响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米芙的上市则是诺华进一步完善该领域产品线的重要步骤。目前诺华在免疫抑制剂领域已拥有新山地明、舒莱、米芙。由此可见,在2009年落后于安斯泰来和罗氏的诺华,正奋起直追。

  众所周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总量居世界第2位,器官移植手术的水平也处于领先地位,这意味着对该类药物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目前,中美华东制药有两只仿制免疫抑制剂:赛可平和新赛斯平,这两只产品的销售额都没有超过2亿元,由此可见,外资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看到该领域可观的利润后,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跃跃欲试:华北制药(霉酚酸酯+田可+宜欣可)和海正(福美欣+素能)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产品。随着中国器官移植的规范,国内参与到免疫抑制剂市场竞争的企业将越来越多。

  据数据显示:2009年免疫抑制剂市场规模为23亿元,而2006~2009年4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其中2007年为8.3%,2008年14.56%,到2009为22%,增长呈加速态势。

  免疫抑制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容
  据美国IMS数据显示,2014全球500强畅销药品市场中免疫调节药物达到了150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左右。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国家,国内器官移植手术量的提升,带动了器官移植患者终身需要服用的免疫抑制剂药物市场的快速扩容;而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使用也是器官移植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分析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免疫抑制剂已达到100亿元市场规模;2008年~2014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03%。

  2009《国家医保目录》中收载的免疫抑制剂药物有他克莫司、西罗莫司、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钠、环孢素、咪唑立宾、硫唑嘌呤、雷公藤多苷。从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免疫抑制剂用药统计数据来看,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物占据了免疫抑制剂总用药金额的86.62%。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免疫抑制剂终端用药已达到了16.23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1.19%。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终端特点是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医院免疫抑制剂化药市场排序前五位的品种占据了这一类药物90%的市场份额。其中,居于第一位的是他克莫司,随后是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来氟米特和麦考酚钠。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