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我国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其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原有需求将消亡

导读:“十三五”期间我国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其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原有需求将消亡。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制药产业基本处于“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阶段。
        参考行业报告《
中国仿制药产业竞争现状全景分析与企业发展定位预测报告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制药产业基本处于“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阶段。早在2007年,在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时,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就明确,凡是国内市场有原研药的,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进行对比,否则不予批准。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只是众多医药政策中的一个专项,据了解,国家将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淘汰长期不生产、临床价值小、疗效不确切、安全风险大、疗效效益不再大于风险、有更好替代品种的药品。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会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推进医药企业从生产销售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制药行业的改变势必倒逼与其密切相关的药用辅料行业作出调整。

  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我国有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约300家,生产药用辅料200余种。近年来安徽山河、湖南尔康、河南新开源、安徽黄山等一批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红日药业、辽宁奥克、莱美药业、复星医药等上市公司涉足药用辅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药用辅料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重庆斯泰克因其因聚维酮系列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生产管理、稳定的产品质量,引来辅料行业著名企业德国瑞登梅尔与其合作建立合资企业。

  吐温80是在注射液中用量最大的辅料之一。数年前,鱼腥草注射液因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增多,CFDA全面叫停该品种的生产,经重新审核后只能恢复肌内注射的小容量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从此淡出市场。后经确认,导致鱼腥草注射液过敏发生的主要物质是吐温80,而非鱼腥草。而市场并无注射用吐温80生产,生产注射液所使用的是普通级吐温80,即只能用于口服和外用。有关部门曾经提出过无注射用辅料的,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精制。事实证明,对于大分子混合型辅料是无法精制的,其后出现对普通级吐温80进行脱色处理的现象,但是此举并不能提高安全性,只是改善了外观。南京威尔经过数年研究,证明吐温80与原料、工艺有关,其原料必须使用精制油酸,该公司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了注射用吐温80的研究与生产转化,保证了注射液使用吐温80的安全性。本案提示了药用辅料与药品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也说明一个辅料可以决定一个药品的生命,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

  2016-2021年中国仿制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国内药用辅料企业与国外药用辅料企业的差距主要在于,产品质量(主要是指功能性指标)持续稳定有待提高,药用辅料应用的技术服务较少,注射用辅料品种短缺,多陷于价格竞争,集中于中低端客户的争夺。客户要求不高,多以是否具有药用辅料批准文号为优先选择的前提,对药用辅料与药物制剂的相容性、制剂安全性等内在质量概念缺位,缺乏药品安全责任感等少有为制药企业与药用辅料供应商关注。

  通过以药用辅料、问题等关键词检索,得到相关研究文章1177篇,这些文章少有谈到药用辅料质量与应用研究、药用辅料质量概念,多数只是论及应该如何加强行政审批与监管作为保证药用辅料质量的主要手段。《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显然,对于同一种药用辅料,因应用的具体药物品种、剂型的不同而可能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涉及安全性、药用辅料的功能性指标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药用辅料的选择权利与责任将交由药品生产企业决定。在较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仿制药生产企业不会快速的具备相应能力,而将相应的研究工作委托于药物研究机构,药物研究机构可能成为仿制药一致性所涉及品种所需药用辅料的主要选择者。

 

  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客户大幅缩水
  可以推测,只有小部分仿制药企业的品种能够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的原有需求将消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时间紧、要求高、投入大,对于多品种的仿制药企业必然会选择主要品种进行研究,对于实力较弱的仿制药企业,面临淘汰。按照CFDA公布的一致性评价289个品种名单,涉及批准文号数量17740个,按照前三名审评优先、市场(招标)优先、价格优先的三优先原则,极端情况下,具有实际市场意义仿制药文号为867个,意味95%现有需要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药品的文号将消亡,或者即使在其后获得通过也将失去市场。同时提示,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相应药用辅料品种的客户将集中于少数制药企业,如果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药用辅料品种没有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在研究阶段选择的话,此后被选择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客户消失,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相应品种将会需求量萎缩甚至只能选择停产,也可能导致部分药用辅料市场企业退出医药市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药用辅料行业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药用辅料企业推进药用辅料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销售模式,转化到技术优先、质量优先、服务优先的模式。前不久,奥克药辅、山河药辅、万泰医药、展望药业、斯泰克、新菲尔、阿华药辅、曲阜天利、新开源、风泓药辅、一品颜料、益普生、中国医药集团、上海泛科史康等药用辅料生产经营商和药用辅料信息平台负责人及代表聚集辽宁辽阳,共谋中国药用辅料行业发展大计,并决定建立中国药用辅料联盟,集行业力量建设药用辅料标准平台、应用平台、功能性指标平台,开展国产药用辅料与进口药用辅料质量、功能指标等一致性评价,实现药用辅料生产大国、强国建设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需求、政策与技术驱动下 我国抗肿瘤药物行业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治疗新纪元

面对居高不下的癌症发病率和沉重的疾病负担,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已成长为规模超2600亿元的庞大产业。在患者刚性需求、国家审评审批与医保政策改革、以及治疗理念升级的共同驱动下,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与免疫治疗的深刻范式转移。这一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肿瘤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医疗新时代,并为ADC、双抗等前沿技术开启了更

2025年10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