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三五”期间我国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其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原有需求将消亡

导读:“十三五”期间我国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其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原有需求将消亡。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制药产业基本处于“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阶段。
        参考行业报告《
中国仿制药产业竞争现状全景分析与企业发展定位预测报告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制药产业基本处于“仿制为主、仿创结合”的阶段。早在2007年,在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时,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就明确,凡是国内市场有原研药的,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进行对比,否则不予批准。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只是众多医药政策中的一个专项,据了解,国家将在“十三五”期间建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淘汰长期不生产、临床价值小、疗效不确切、安全风险大、疗效效益不再大于风险、有更好替代品种的药品。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会进一步制定有关政策,推进医药企业从生产销售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制药行业的改变势必倒逼与其密切相关的药用辅料行业作出调整。

  药物研究机构或成药用辅料主要选择者
  我国有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约300家,生产药用辅料200余种。近年来安徽山河、湖南尔康、河南新开源、安徽黄山等一批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红日药业、辽宁奥克、莱美药业、复星医药等上市公司涉足药用辅料。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药用辅料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重庆斯泰克因其因聚维酮系列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生产管理、稳定的产品质量,引来辅料行业著名企业德国瑞登梅尔与其合作建立合资企业。

  吐温80是在注射液中用量最大的辅料之一。数年前,鱼腥草注射液因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增多,CFDA全面叫停该品种的生产,经重新审核后只能恢复肌内注射的小容量鱼腥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从此淡出市场。后经确认,导致鱼腥草注射液过敏发生的主要物质是吐温80,而非鱼腥草。而市场并无注射用吐温80生产,生产注射液所使用的是普通级吐温80,即只能用于口服和外用。有关部门曾经提出过无注射用辅料的,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精制。事实证明,对于大分子混合型辅料是无法精制的,其后出现对普通级吐温80进行脱色处理的现象,但是此举并不能提高安全性,只是改善了外观。南京威尔经过数年研究,证明吐温80与原料、工艺有关,其原料必须使用精制油酸,该公司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了注射用吐温80的研究与生产转化,保证了注射液使用吐温80的安全性。本案提示了药用辅料与药品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也说明一个辅料可以决定一个药品的生命,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

  2016-2021年中国仿制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国内药用辅料企业与国外药用辅料企业的差距主要在于,产品质量(主要是指功能性指标)持续稳定有待提高,药用辅料应用的技术服务较少,注射用辅料品种短缺,多陷于价格竞争,集中于中低端客户的争夺。客户要求不高,多以是否具有药用辅料批准文号为优先选择的前提,对药用辅料与药物制剂的相容性、制剂安全性等内在质量概念缺位,缺乏药品安全责任感等少有为制药企业与药用辅料供应商关注。

  通过以药用辅料、问题等关键词检索,得到相关研究文章1177篇,这些文章少有谈到药用辅料质量与应用研究、药用辅料质量概念,多数只是论及应该如何加强行政审批与监管作为保证药用辅料质量的主要手段。《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显然,对于同一种药用辅料,因应用的具体药物品种、剂型的不同而可能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涉及安全性、药用辅料的功能性指标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药用辅料的选择权利与责任将交由药品生产企业决定。在较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仿制药生产企业不会快速的具备相应能力,而将相应的研究工作委托于药物研究机构,药物研究机构可能成为仿制药一致性所涉及品种所需药用辅料的主要选择者。

 

  药用辅料生产企业客户大幅缩水
  可以推测,只有小部分仿制药企业的品种能够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现有大部分客户的原有需求将消亡。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时间紧、要求高、投入大,对于多品种的仿制药企业必然会选择主要品种进行研究,对于实力较弱的仿制药企业,面临淘汰。按照CFDA公布的一致性评价289个品种名单,涉及批准文号数量17740个,按照前三名审评优先、市场(招标)优先、价格优先的三优先原则,极端情况下,具有实际市场意义仿制药文号为867个,意味95%现有需要进行仿制药一致性药品的文号将消亡,或者即使在其后获得通过也将失去市场。同时提示,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相应药用辅料品种的客户将集中于少数制药企业,如果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药用辅料品种没有被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在研究阶段选择的话,此后被选择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客户消失,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相应品种将会需求量萎缩甚至只能选择停产,也可能导致部分药用辅料市场企业退出医药市场。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药用辅料行业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药用辅料企业推进药用辅料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销售模式,转化到技术优先、质量优先、服务优先的模式。前不久,奥克药辅、山河药辅、万泰医药、展望药业、斯泰克、新菲尔、阿华药辅、曲阜天利、新开源、风泓药辅、一品颜料、益普生、中国医药集团、上海泛科史康等药用辅料生产经营商和药用辅料信息平台负责人及代表聚集辽宁辽阳,共谋中国药用辅料行业发展大计,并决定建立中国药用辅料联盟,集行业力量建设药用辅料标准平台、应用平台、功能性指标平台,开展国产药用辅料与进口药用辅料质量、功能指标等一致性评价,实现药用辅料生产大国、强国建设目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下沉空间释放、AI技术融入 市场变革下微创诊疗国产替代提速

2023年全球微创外科(包括硬镜、微创外科手术设备以及耗材(MISIA))市场规模为298.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将攀升至348.4亿美元,2023-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2025年09月09日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宠物医院行业:宠物诊疗费用提升空间大 连锁宠物医院具备头部扩张潜力

2021年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达303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已超50%,达55.6%;预计我国宠物医院市场规模有望以CAGR为21.1%速度增至2026年的789亿元,占宠物护理市场规模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8.2%。

2025年09月08日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千亿风口已至! 我国益生菌市场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AKK菌有望成新一代“明星选手”

我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了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5.6%。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更多老年人会关注自身的肠道疾病及各种慢性病的抑制与辅助治疗,给益生菌市场带来无限潜力。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市场繁荣下头部企业快速扩张 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得益于企业快速扩张,我国眼科医疗供给市场不断扩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数量从945家增长至167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8%。预计到2028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增长至3126家,其中民营眼科医院将达3044家。此外,2023年我国眼科专科医院的执业医师(包括助理)、护士人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我国抗ED药物市场快速扩容但渗透率偏低 仿制药扎堆入场 竞争趋向白热化

2019-2023 年,我国抗ED药物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78.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6.52%,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不过,当前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水平差距显著,未来增长空间较大。销售渠道方面,院外市场占据主导,其中零售药店是核心销售终端。此外,目前我国抗ED药物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