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淋巴瘤药物机遇分析:泽布替尼等药物纳入医保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亦可侵犯鼻咽部、胃肠道、骨骼和皮肤等结外器官引起相应器官的受损。NHL是淋巴瘤最主要的类型,占比接近90%;HL是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NHL与HL对比

类别

比例

发病特点

首发症状及压迫症状

病变过程

预后效果

NHL

89%-92%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多于女

无痛性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易侵犯纵膈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以脑膜、脊髓为主

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0.5%10年生存率为66.5%;低度恶性NHL中数生存期为5.1-7.2年,中度恶性为1.5-3.4年,高度恶性为0.7-2.0

HL

8%-11%

青年多见;男多于女

无痛性颈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神经(疼痛)、纵膈淋巴结肿大(咳嗽、胸闷、肺不张、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

初发生于一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常见,然后扩散到其他淋巴结,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

I期与II5年生存率在90%以上,IV期为31.9%HL15年死亡率较普通人群高31%,除原发病复发外第二肿瘤(包括实体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占死亡原因的11%-3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为160.7亿元,较上同比增长5.5%;2020年,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为169.7亿元,较上同比增长5.6%。

2015-2020年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 优势分析

       (1)Biosimilar加速国产化:利妥昔单抗是淋巴瘤大品种特效药。2019年4月,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汉利康)以1,648元(100mg/10ml/瓶)的价格在广西挂网,价格较原研药美罗华低约30%。汉利康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2019年2月25日获NMPA批准,成为中国获批的首个生物类似药。汉利康的获批上市成为淋巴瘤药物行业的新拐点,意味着未来更多质量可信赖的Biosimilar将得以进入市场,引导业内良性竞争,给医患提供更多质高价优的用药选择,不仅带来整个医疗保障体系的获益,更加速淋巴瘤药物国产化进程。

利妥昔单抗市场峰值测算

利妥昔单抗市场峰值测算

新增利妥昔单抗适应症人数

中国人口(亿人)

14

淋巴瘤发病率

6.3/10万人

新增淋巴瘤患者数量(人)

88,200

NHL占比(%

90%

DLBCLFL占比(%

58%

CD20阳性占比(%

98%

新增利妥昔单抗适应症患者(人)

45,119.6

利妥昔单抗在不同渗透率假设下的市场规模

 

中性

悲观

乐观

利妥昔单抗合计渗透率(%

70%

50%

90%

美罗华渗透率(%

25%

20%

30%

国产利妥昔渗透率(%

45%

30%

60%

美罗华单次治疗周期价格(元)

25,000

25,000

25,000

国产利妥昔单次治疗周期价格(元)

17,500

17,500

17,500

平均治疗周期(次)

6

6

6

美罗华市场峰值(亿元)

16.9

13.5

20.3

国产利妥昔市场峰值(亿元)

21.3

14.2

28.4

利妥昔单抗合计市场峰值(亿元)

38.2

27.7

48.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劣势分析

       (1)淋巴瘤非首次治疗价格高于首次治疗价格约30万元,患者自费比例近60%,负担较高,并且免疫/靶向药物花费昂贵。

2019年我国淋巴瘤各阶段治疗花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新型药物、治疗方案、获批适应症增加的背景下,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带来的药物花费也不断提升,其中间变大、霍奇金、NK/T等淋巴瘤亚型对于整体花费影响最大,分别为37.8万、29.3万及24.9万元。

2019年我国淋巴瘤亚型应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药物费用(增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机遇分析

       (1)患者在淋巴瘤治疗中自费比例高,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等药物纳入医保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同时行业创新政策日益完善。

       如2020年9月,医保局制定《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共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有近300余品种将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国家医保谈判采用比价磋商的方式谈判。国家医保局先确定医保支付预期价,由企业报价两次,两次报价均超过预期价15%的药品将出局。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PD-1单抗)成功进入医保。

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相关政策

颁布日期

政策名称

颁布主体

主要内容及影响

2020.09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

医保局

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有近300余品种将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国家医保谈判采用比价磋商的方式谈判。国家医保局先确定医保支付预期价,由企业报价两次,两次报价均超过预期价15%的药品将出局;泽布替尼(BTK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PD-1单抗)成功进入医保

2018.12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公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在临床上实现与原研药相互替代,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也有助于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2018.11

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医保局

对试点城市组织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对创新药给予一定适应期

2018.05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科技部

重点强调新型疫苗、抗体制备、免疫治疗、基因诊疗和生物信息平台化建设

2017.12

《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

2017.10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大临床资源供给。临床机构过实行备案制管理,离床试验研究折纸、临床医生在职务晋升方面一视同仁;鼓励创新,加强专利保护。完善和落实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鼓励优质仿制药发展,加速新药临床推广,加强监管,提升违规成本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mRNA药物的安全性高,是极具前景的肿瘤治疗药物,Moderna公司治疗淋巴瘤的mRNA药物项目已经进入临床I期,应用前景值得期待,原因在于mRNA药物通过指导蛋白合成来消灭细菌、病毒,清除癌细胞,纠正异常蛋白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或者预防疾病的效果。因此,mRNA药物不会整合入人体的基因组,具备足够的安全性。mRNA技术平台既可以覆盖传染病、肿瘤免疫疫苗领域,还能用于由于蛋白缺失引起的尤其是胞内靶点为主的罕见病,以及个性化肿瘤疫苗等治疗方面。mRNA同样可被用以制备CAR-T、TCR-T等。

       四、 威胁分析

       现阶段,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面临技术风险、经营风险及市场风险。其中,技术风险包括核心技术平台升级迭代风险以及研发失败风险;经营风险包括专利到期引起的仿制竞争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市场空间有限风险和获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1) 技术风险

       核心技术平台升级迭代风险:淋巴瘤药物的企业多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其业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根据核心技术平台筛选出新的候选药物,逐步完成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取得上市批准,最终实现商业化。鉴于原创新药的研发具有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容易受到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如发生技术风险,则可能影响到企业前期研发投入的回收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研发失败风险:一个全新结构的原创新药的成功研发,需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取得监管机构批准及实现商业化等过程,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并将取决于众多因素。因素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导致研发进度被延迟或无法实现商业化,从而损害研发企业的业务,前期的资金投入无法为企业带来收入和现金流,从而为淋巴瘤药物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2)经营风险

       专利到期引起的仿制竞争风险:以西达本胺为例,西达本胺首个适应症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目前中国有多个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II期或以后的阶段,其中普拉曲沙注射液已于2018底提交进口药品注册申请,杰诺单抗注射液、BGB-A317注射液、CS1001、IBI308、达雷木单抗注射液、SHR-1210注射液处于临床II期阶段。因普拉曲沙注射液可成为西达本胺的直接竞争药物,未来获批上市后,可能给公司的市场拓展和销量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西达本胺的境内化合物专利(专利号ZL03139760.3、ZL03146841.1)将于2023年到期,西达本胺的晶型及其制备专利(专利号:ZL201210489178.8)、西达本胺用于癌症治疗的用途专利(专利号:ZL201410136761.X)分别将于2032年和2034年到期。若未来西达本胺的专利权到期,市场上亦可能出现仿制药。未来如果针对同一适应症的新药或者相关仿制药获批上市,则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从而对淋巴瘤药物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3)市场风险

       市场空间有限风险:外周T细胞淋巴瘤属于罕见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临床统计数据并根据中国人口总数估算,中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每年新增患者人数在1.3万人-1.6万人,患者人数相对较少,市场空间较为有限。另外,中国目前已有多个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II期或以后的阶段,未来如果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或者相关仿制药获批上市,则将加剧市场竞争,从而对淋巴瘤药物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企业未来业绩下滑甚至亏损。

       获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对于尚在开发过程中的新适应症和新产品的获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获批后如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且容易受到不可预测因素影响,如果公司在研项目或产品无法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临床试验结果未达预设目标、临床试验进度和获批上市时间不确定等,都将对淋巴瘤药物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威胁我国淋巴瘤药物行业发展因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淋巴瘤药物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竞争现状与前景评估预测
        《2021年中国淋巴瘤药物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beplay下载软件 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