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维生素C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图)

     1、概况:需求格局以人用为主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维生素C磷酸酯镁市场产销调研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维生素C(VitaminC,Ascorbic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因此又称抗坏血酸。正常情况下,V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需求结构:维生素C是全球用量最大的维生素,不同于其他维生素大部分饲用,VC主要以人用为主,食品和医药保健品占VC消费的95.2%,饲料是4.4%,化妆品为0.8%。

     生产工艺:VC生产技术壁垒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目前,国内VC生产工艺主要采用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光琳发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即先将葡萄糖还原成为山梨醇,经过第一次细菌发酵成为山梨糖,再经过第二次细菌发酵转化为KGA(2-keto-gulonicacid),最后异化成为维生素C。

     2、市场格局:中国是VC的世界工厂,产能集中于环京省份

     全球市场:中国是VC的世界工厂,全球VC需求量约为13-15万吨,其中中国出口13万吨,约占全球产能的80%以上,主要供应商有6家,除DSM苏格兰厂外,其余5家均在我国,分别是石家庄制药(石药集团旗下)、东北制药、华药维尔康(华北制药旗下)、及江山制药以及鲁维制药。荷兰帝斯曼(DSM)公司在英国的工厂,主要用于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2015年4月,帝斯曼(DSM)完成对江山制药的收购,维生素业务版块全球布局。

     国内格局:我国每年VC产能约为20万吨,但全球需求量只有12-13万吨,产能严重过剩。VC产能分布主要为“五大家族”,即石药3.5万吨,鲁维制药3万吨,东北制药2.5万吨,华北制药2万吨,江山制药2万吨,CR5约为65%。还有天力,拓洋等多家企业生产,产能约为5万吨。产能地域分布上集中于河北、辽宁、山东等环京省份,占总产能的一半以上。

图表:维生素C(VC)国内产能格局(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VC国内产能地域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价格回顾与展望:VC长期低迷后,价格涨幅明显

     价格回顾:2002年5月1日开始,维他命C被列为海关审价、商会预核签章的管制出口商品。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VC生产巨头帝斯曼(DSM)、巴斯夫以及国内四巨头轮番停产,叠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停产因素刺激,VC价格从2007年5月开始剧烈冲高,从30元/千克底部涨至2008年七月份的135元/千克高点,这一轮行情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2009年以后,合规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都有扩产的意愿;不合规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之下,上马VC项目。产能过剩导致2010年VC价格大幅回落,2012年7月份价格跌到26元/千克,并维持长达4年时间到2016年底,市场价格接近企业的生产成本,全行业亏损严重。2016年12月开始,VC价格长期低迷全行业亏损后,小产能逐渐退出,叠加全国环保趋严,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环保督查趋严,VC价格开始复苏,2017年12月末VC价格上升到最高72.5元/公斤左右,今年3月价格小幅回落到59元/kg左右,仍处于2011年以来历史高位。

图表:国产维生素C(VC)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出口方面,我国VC年出口量逐年上升,2016年出口13.1万吨,2017年出口14.8万吨,但是相比国内20万吨的总产能,行业仍然过剩严重。从2012年开始,出口单价长期维持在3.6美元/千克左右,全行业亏损;2017年伴随国内VC涨价,月均出口单价持续提升,2018年1月提升到7.1美元/千克,提价幅度近一倍。

图表:我国维生素C(VC)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未来展望:VC全球产能过剩严重,技术壁垒不高,进入门槛较低,价格经历长达4年低位徘徊,全行业亏损,国外出口情况显示需求缓慢增长,本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全国环保政策收紧,尤其是环京津冀省份环保收紧和安全检查压力,但是行业产能仍过剩严重,VC基本面仍较严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Y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beplay下载软件 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全球基因测序仪行业迎应用拓展机遇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下市场进入国产替代新阶段

基因测序应用场景走向多元化,基因测序仪市场迎来增长机遇。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155.4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由188亿美元增长至624.8亿美元。

2025年08月11日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超声检测行业: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本土厂商正逐渐打破国外厂商高端市场垄断地位

近年随着国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新工业不断涌现,我国超声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超声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为61.12亿元,同比增长13.1%。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我国电子病历行业迈入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市场竞争格局稳定 嘉和美康市占率领先

国家持续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信息化建设。2018年以来,国务院、卫健委等部门多次发文规范电子病历系统,推进医院加强电子病历建设,提升信息化和beplay下载软件 化水平,并且开展相应分级评价。政策持续加强对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考核,2018-2022年我国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平均等级已由2.56级提升至4.00级左右。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造影剂行业: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广阔

在2022年受集采影响,造影剂市场曾经历超过20%的大幅下滑,但2023年已实现企稳回升。从产品结构来看,X射线造影剂凭借其广泛的适用性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95%;而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实现14.9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与此同时,磁共振造影剂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1

2025年08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