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骨修复材料通常是指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以修复骨骼缺损的器件和材料,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按材料性质划分,骨修复材料可以分为天然骨修复材料及人工骨修复材料两大类,其中天然骨修复材料可以分为同种异体骨、异种骨、脱钙骨基质三类,人工骨修复材料主要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组织工程材料。

骨修复材料分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骨修复材料原材料,中游为骨修复材料制造企业,下游为医疗器械企业。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日常经营所需原料、辅料、包材等,其中主要原料为胶原,均价在140元/克左右浮动。

胶原均价浮动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中游制造环节可分为骨科高值耗材制造、口腔科高值耗材制造、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制造。

       骨科高值耗材是对于骨科植入人体内并用作取代或辅助治疗受损伤的骨骼、恢复骨骼功能的一系列高值耗材的统称。按产品用途划分,骨科高值耗材主要包括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骨缺损修复材料、运动医学等。在创伤、脊柱、关节的各类手术中,经常涉及骨骼遭到破坏和骨组织的缺损,常见的例如粉碎性骨折、脊柱融合、人工关节翻修等,这些手术在使用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材料的同时,往往也需要使用骨缺损修复材料,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受益。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骨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11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58亿元,2013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14%;预计2023年将达到505亿元。

2013-2023年我国骨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口腔科高值耗材是指用于口腔科疾病治疗的一系列高值耗材的统称。按产品用途划分,口腔科高值耗材可以分为口腔颌面外科植入材料、口腔种植材料、正畸材料,其中口腔种植材料又可以分为种植手术材料、义齿及义齿制作辅助材料。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口腔疾病越来越引起重视,应用于治疗口腔科疾病的高值耗材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口腔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70亿元,同比增长20.7%。预计2023年我国口腔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元。

2015-2023年我国口腔科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神经外科高值耗材是在治疗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或脑部肿瘤等的过程中使用的高值耗材。按产品用途划分,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可以分为颅骨缺损植入材料、脑膜材料、引流材料、缝合材料、神经刺激材料、脑电监测材料、辅助工具。神经外科高值耗材是增长最快的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2023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将达到61亿元。

2015-2023年我国神经外科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强生、史赛克、美敦力等外资企业以及正海生物、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等本土企业。骨修复材料行业外资企业经验较为丰富,本土企业发展较为快速。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参与者优势分析

类别

企业名称

优势

外资企业

强生

强生公司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骨科巨头,也是全球最具综合性、业务分布范围广的医疗健康企业之一,业务涉及制药、医疗器材及消费品三大领域。强生公司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新布仑兹维克市,在全球60个国家地区拥有260多家运营公司。强生公司2019年度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为259.63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为88.39亿美元。

史赛克

史赛克是全球最大的骨科及医疗科技公司之一,产品涉及关节置换、创伤、颅面、脊柱、手术设备、神经外科、耳鼻喉、介入性疼痛管理、微创手术、导航手术、beplay下载软件 化手术室及网络通讯、生物科技、医用床、急救推床等。史赛克2019年度销售收入为148.84亿美元,其中骨科医疗器械(不含脊柱及神经技术类)销售占比达35%

美敦力

美敦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致力于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终身的

治疗方案。美敦力2019财年(2018427日至2019426日)的销售收入为

305.57亿美元,其中,脊柱业务销售收入为26.54亿美元。

盖氏

早在1987年,盖氏就在全世界率先推出骨修复产品BoneGraftingMaterial,Synthetic,用于口腔科骨缺损修复。随后,盖氏先后在美国推出Bio-OssAnorganicBovineBone1998年)、Bio-OssCollagen2010年)。

百赛

百赛是由英国JesseShirley公司在1992年分离组建出来的专业从事人工合成医用材料的公司。百赛专注于以钙基为基础的可吸收的医用人工合成材料的开发。

WrightMedicalGroupN.V.

WrightMedicalGroupN.V.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WrightMedicalGroupN.V.2019年度销售收入为9.21亿美元,其中上肢领域医疗器械销售收入为4.48亿美元,下肢领域医疗器械销售收入为3.40亿美元。

本土企业

正海生物

正海生物成立于2003年,2017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等软组织修复材料以及骨修复材料等硬组织修复材料,主要用于临床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

三友医疗

三友医疗成立于2005年,2019年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脊柱类植入耗材(包括Adena脊柱内固定系统、Zina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HalisPEEK椎间融合器系统等)、创伤类植入耗材。

大博医疗

大博医疗成立于2004年,2017年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高值耗材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脊柱类植入耗材、关节类植入耗材、运动医学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微创外科类耗材、口腔种植类植入耗材等。

冠昊生物

冠昊生物成立于1999年,2011年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在生物材料、细胞/干细胞、药业、以及先进医疗技术、产品业务领域布局,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B型硬脑(脊)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等,主要用于临床组织再生和创伤修复。

佰仁医疗

佰仁医疗成立于2005年,2019年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产品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与修复、先天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以及外科软组织修复。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充填材料(n-HA/PA66)、可吸收结扎夹、一次性使用穿刺器等临床高值耗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为杭州巴拿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鸿灏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市骏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汉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医疗器械销售企业。

我国骨修复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

北京鸿灏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鸿灏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用设备及耗材的销售型公司。具有经营医疗设备,器械和耗材二类三类(三类植入)的相关资质,并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宁波市骏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较广,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服装、服饰、鞋帽、日用品、塑料原料及制品等

上海汉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水平较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骨修复材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骨修复材料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全球ADC CDMO行业需求强劲 国内头部企业扩产热情高涨 一体化服务趋势下强者恒强

国内ADC药物市场快速增长直接推动ADC CDMO头部企业产能积极扩建。2018-2022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由0.1亿美元增长至2.1亿美元,预计2026-2030年我国ADC CDMO市场规模将由8.3亿美元增长至24.5亿美元。

2025年08月22日
含牛黄中成药销售增长助推牛黄行业市场扩容 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空间广阔

含牛黄中成药销售增长助推牛黄行业市场扩容 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我国含牛黄中成药销售市场不断增长,催生牛黄原料需求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18-2024年我国安宫牛黄以及其他十大含牛黄中成药(前三味主要成分中含牛黄)总销售规模从38.2亿元增长到了88.3亿元。这一数据表明,牛黄原料作为安宫牛黄等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其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我国减肥药行业:GLP-1成减重赛道主流靶点 长效&多靶点&口服为研发核心方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肥胖患者人群不断扩大。根据世界肥胖联盟数据,2020年全球共有22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到2035年预计将有33亿成人处于超重或肥胖,年复合增速2.74%,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比例将从从42%升至56%;而到2050年,预计近60%的成年人(大概38亿)将患有超重和肥胖

2025年08月21日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常见且易发 我国便秘用药市场空间大 聚乙二醇3350散剂型实现国产化突破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便秘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者越来越多,对治疗便秘药物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等级院内治疗便秘的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达 44.1 亿元,同比增长5.3%,院外便秘相关药物市场销售规模为 32.4 亿元,同比增长4.8%。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我国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取得显著成效 一次性产品开辟新增长空间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内窥镜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趋势下,关节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病率上升,推动内窥镜检查需求持续增加,为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同时,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内窥镜设备向更高清、更beplay下载软件 的方向发展,使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

2025年08月18日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行业稳中有升 亚太地区为主要驱动力 64排以上产品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达135.3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CT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5.4亿美元,2020-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8%。

2025年08月17日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化学发光技术为我国免疫诊断市场主流 行业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居民支付能力和健康意识提升、免疫诊断项目持续扩增、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免疫诊断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46%。与此同时,我国免疫诊断在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稳居第一大细分市场,2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市场受到资本青睐 行业尚处发展初期 多家企业加速布局

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持续获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 2025年1月1日-8月2日,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共发生14起beplay网站地址 事件,数量与2024年持平;累计beplay网站地址 金额达到14.12亿元,较2024年全年大幅增长138.92%。资本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康复机器人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为行业发展注入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