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OTC行业潜力巨大,市场营销重要性凸显


        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即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otc是在1996年正式提出药品分类管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OTC药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非处方药是由处方药转变而来,是经过长期应用、确认有疗效、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与OTC相对应的处方药(Rx)则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从医院药房或药店购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消费者的医疗保健行为看,OTC 兼具保健品和处方药品的部分功能,存在三个交叉的市场,一部分市场与保健品形成竞争;一部分面对一些长期、慢性的细分疾病,具有较为固定的消费群体,与处方药争夺市场;最主要的市场则是面对自我药疗的常见疾病,如感冒、胃肠、皮肤炎症等。

消费者使用OTC的场景分析
 

        OTC在全球发展势头都良好,一方面是国内外药企在逐渐将一些近专利期的处方药转换成OTC药品,从而延长药品试用期,减少因处方药专利期满、仿制竞争等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全球许多国家开始凸显,各国政府鼓励使用OTC药品,以便减少医疗卫生支出。例如,在美国,OTC药品为国家和保险系统节省支出就高达1000亿美元。此外,医疗技术水平的上升,也为OTC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部分新药和药品新剂型有望成为OTC产品的潜力股。

        我国OTC行业潜力巨大,但目前整体发展并不理想,业内企业要准备把握OTC市场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注重国内外相关药物分类法律、法规研究,将药品的研、产、销与时俱进。同时,做好药品的GMP认证,增加OTC产品附加值。

        第二,在保障用药安全方面,做好药物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观察,及时跟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还要加强OTC标识物管理。

        第三,药企要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品牌是制药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所在,更是药企的核心竞争力,要在品牌上多下功夫,做好品牌经营。

        第四,组建终端销售网络和销售团队。尽管医院仍是医药的主要销售渠道,但随着医药分离改革推进,非医院渠道将得以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组建属于自己的市场终端网络和销售团队,来拓展OTC药品销售渠道。

        第五,提高药品售后服务水平,积极促进OTC产品的终端销售。要做大OTC市场蛋糕,就必须参与与社会健康教育,宣传合理用药知识,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指导我国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中长期发展的施政纲领,分别从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发展目标方面,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二胎政策及群众健康管理观念转变和保健养生意识强化,围绕医疗、保健、康复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药店具备独有的聚焦于用药合理性专业化服务能力的先天优势,通过深入挖掘培育药店慢病服务功能,以专业化指导和个性化健康服务为支点,对消费者进行慢病管理和亚健康指导。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未来,OTC行业的发展会出现以下情况:

        1、OTC连锁终端快速扩张

        基层医疗终端渠道日益受到医药企业的高度重视,得基层医疗市场者得天下。随着医药分家步伐日益临近,连锁药店发展势头迅猛,与此同时,各种资本纷纷介入连锁药店市场,促使连锁药店行业快速进行并购重组与集中度提升。

        2、OTC企业营销模式的转型

        近年来营销模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只要不惜血本的投入电视广告,砸几个大产品出来不成问题,但现在的广告越来越多,人们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于单个广告的印象没那么深刻了。随着新《广告法》的出台,单条电视广告限定60秒以内的严格执行,准确的媒体品牌表达、成为品牌塑造的关键;其次就是促销模式,现在的药店做产品销售已经不光光是搞搞促销活动就行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光靠一些煽动性的促销活动或许可以带来一时的人气,却不能带来长远的销售,因此药店必须要做好深度营销。

        3、电商趋势

        说起电商,几乎每个行业都被它席卷过。2017年以来,医药电商迎来多轮政策利好。先是取消医药电商B、C证,对网上药店予以放行,接着是鼓励“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类O2O的配送方式,再是各地试点电子处方和处方外流,为互联网+医药提供了机会;最后连“含金量”最高的A证亦予以取消,医药电商全面解禁。

        4、营销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的OTC药品营销队伍大多参差不齐,很多销售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管理和培训就被推向市场,这在前期也许会有一些效果,但是让经过培训的销售队伍长期直面客户,只会惨淡收场,对于企业而言,反而会增加将来的成本。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