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导读:国内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且50%出自对外加工贸易。国内整个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65%被低、中端产品占有,其他35%高端医用设备和植入器械,国内企业介入不多。国内基本生产中、低端产品,高、中端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基本上为外商所控制,70%的高端产品依靠进口。

        (1)产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规模化生产企业尚未形成、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3%,但2010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的市场仅占全球市场大约6.5%,人均医疗器械年耗仅6美元,低于美国人均年耗309美元,瑞士人均年耗519美元,远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相当部分的技术装备停留于上世纪80年代水平,不仅产品质量不能保证,且难于形成规模化生产。2010年我国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生产的企业约2400家,年平均销售额约120万美元/家,不足2007年美国同类企业平均年销售额的14%,年销售额逾10亿元的企业仅寥寥数家,上亿元的企业仅30家左右,销售额排名前5位企业销售额总和所占国内生物医用材料总销售额仅约10.2%,而国际上达37%,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低下。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结构落后,技术高端产品70%以上依靠进口。

        我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虽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但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水平低,80%~90%的成果仍待在实验室;企业规模小、研发经费缺乏,2010年本土企业研发经费平均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1.77%。2011年医疗器械对外贸易出口额虽已达167亿美元,但外企占50%,三资企业占83%,且50%出自对外加工贸易。国内整个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65%被低、中端产品占有,其他35%高端医用设备和植入器械,国内企业介入不多。国内基本生产中、低端产品,高、中端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基本上为外商所控制,70%的高端产品依靠进口。

        (3)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

        如前所述,我国已向全球提供60%~70%的低值医用耗材,2011年占国内医疗器械出口额的24%(约35亿美元),其中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是国际最大生产国,年产85亿套,出口35亿套。但是迄今为止,我国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所用的高分子材料仍主要为聚氯乙烯(PVC),其添加的增塑剂易从材料迁出进入人体,造成对肝脏、生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危害,我国食品行业早已禁用PVC作为食品包装,但却仍是医疗器械大宗使用的封装材料。与此同时,为保护环境,蒙特利尔公约规定2015年前全球禁用环氧乙烷和溴甲烷,我国PVC器械的灭菌消毒均使用环氧乙烷,如果采用辐射灭菌会导致其颜色变黄,物理性能下降,迄今尚无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重大问题,这将对我国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的生产造成致命影响。除此之外尚无医用级金属、高分子及其他高分子等专门供应商,也无通用基础原材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从源头上妨碍了产业链的形成,是产业链尚未完整形成的一个标志。此外,生物医用材料和植入器械产业创新链,应当是政、产、学、研、医相结合,此种结合体制我国尚未有效形成。

        (4)缺乏产业化接轨机制,风险投资出口狭窄,融资渠道不畅通,缺乏成果产业化及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特别是相当长时间内,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其主要投资方向是国有大型企业,而不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生物材料及植入器械企业,导致生物医用材料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困难,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缺乏,进而导致生产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且稳定性差,影响了国产品的市场声誉。近年来,虽然风险投资渠道大有改善,但大宗来源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结果是虽然引进了产品和技术,弥补了国内的不足,但发展稍好的民营企业如微创、蒙太因等陆续为外资兼并或控股,转变为外资企业,加之国外大企业及财团在中国大规模建厂实施就地生产,我国生物材料和植入器械产业外资化,已是十分需要关注的问题。

        (5)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机制,未能形成统一的全面规划和管理机制,重复立项,多头管理常有所见;政策法规不健全,产品注册时间长,处理效率低,一些政策规定和灰色的行规不利于中资企业的发展。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深度调研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MRI设备超导磁体行业:国产品牌不断发力推动国产化 市场呈无氦化、高场化发展

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近年我国M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

2025年05月14日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我国MRI设备行业国产化不断推进 3.0T MRI设备核心部件已实现100%自主研发

近年我国RI设备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5-2024年我国MRI设备市场规模从104亿元增长至1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28亿元。从设备主磁体类型来看,超导 MRI 设备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机型,2024 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 90%。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国产化空间广阔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

我国生物试剂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投入持续加大、生物医药和体外诊断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生物试剂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快速扩容,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从竞争来看,我国生物试剂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赛默飞、

2025年05月13日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挖掘近视防控大蓝海 我国阿托品滴眼液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兴齐眼药研发领先

随着电子产品普及,再加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使得我国半数儿童青少年被近视困扰。国家疾控局最新监测数据的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 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小学阶段近视率攀升速度较快,从小学一年级的12.9%上升至六年级的

2025年05月08日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赛道拥挤!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差异化发展成企业决胜关键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人群基数大且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防控手段也逐渐多元化,其中角膜塑形镜防控效果领先,并且需求及政策驱动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这也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入局角膜塑形镜行业,赛道拥挤,致其市场空间遭遇挤压。因此,基于产品核心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已成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关键。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规模和植入数量稳增 国产渗透率逐渐提升

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40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63.6亿元;植入数量则从2022年的110130例上升至2024年的147748例。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地方集采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主流产品,2024年渗透率超过80%。从竞争来看,美敦力、雅培等国外企业具

2025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