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我国药材价格走势分析:天灾及人为因素皆有

  7月CPI同比小幅放缓,同比增长1.8%,较上月回落0.1个点。不过,中药材指数却因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而在逆市上涨。

  据报告显示,国内中药材正在逆市大涨。以标杆品种“太子参”为例,该品种2016年7月价格为110元/kg,环比上涨46 .67%,同比上涨高达155 .81%。受此影响,一些重要概念股已经在走出独立行情。而来自行业协会专家的分析则指,本轮中药材价格周期已被打破,行情提前释放后,预计到年底前中药材价格都将维持在相对高位。

  药材猛涨催热中药股?

  中药板块近期持续拉升上涨,8日盘中部分个股更是惊现主力万手大单买入,其中,双龙股份、龙津药业、马应龙、桂林三金、健民集团、汉森制药、众生药业、羚锐制药、白云山、九芝堂、天士力等个股亦出现拉升上涨,贵州百灵更是强势涨停。

  一些机构将上涨的促发因素归结为,中药材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来自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与2015年的中药材价格大跌相反,2016年的中药材价格确实已经在稳步上涨,个别品种价格甚至翻了一倍。


  来自兴业证券中药材行业价格走势月报(2016年7月)也显示,以甘肃产的小条党参为例,其在亳州市场的价格即比一年前涨了150%。
 
  天灾及人为因素皆有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此轮涨价主要是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部分中药材前期跌幅较大,有价格修复的需求;二是,自然灾害影响了中药材的收成,比如此次受雨灾影响的福建、安徽等部分产区的药材减产较为普遍,而受旱灾比较严重的党参的产区,有的减产甚至高达约40%;三是,人为炒作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情况。据贾海彬透露,2016年涨幅在20%以上的中药材品种中,有90%存在资本参与的可能。

  此外,一些中成药企业为防止受中药材暴涨暴跌影响,在价格低时提前采购也多少影响2016年的药材价格走势。

  以三七为例,国内一家药企此前发给南都记者的一份来自文山三七研究员的报告显示,三七价格上涨,是供求矛盾导致,但也有人为炒作因素。每当三七价格出现下滑时,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些药企的身影。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改委几年前曾开出过首张“罚单”:责令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的浙江南方药材公司等10户经营者于2011年7月21日前,按不超过60元/公斤的价格将储存的2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 p认证的中药企业;对2011年1月以来存有党参的44户经营者责令在2011年12月31日前将储存的8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逾期未按规定销售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中药材行业盈利现状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中药企业能否受益?

  依照机构的看法,中药材涨价利好中成药企业,因为在药品价格放开的大背景下,药企可以适度提价,而不少药企此前已经逢低对所需的中药材进行了备货处理。

  不过,也有分析则认为,发改委放开药价,并不等于药企可以随意涨价。一方面,发改委仍在实施药监监管,另一方面,各地药品招标价格依旧是一个关键因素。以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宁波为例,该市2016年3月发布的中成药联合限价采购结果显示,中成药在省中标价格基础上,平均降价幅度又下降15.5%。

  事实上,就在上一轮中药材价格“高烧”时,当时就有国内中成药大户发出了加强政策引导的建议,因为在这些中成药生产大户看来,“三七”等中药材大宗品种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才有利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暴涨过后,往往意味着暴跌,同时也意味着恶性循环的加剧。

  此前被爆炒的玛卡,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尔国带队展开的调研显示,最便宜的黄玛卡打粉果,在产地竟然2-3元(公斤价,下同)就可买到,混装的统货(100头左右)价格也不过5元上下;而原来身价百倍的黑玛卡,统货价格也不过10元上下。因此,可以说2016年的玛卡行情已经烂到无法再烂的地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从“心”突破,填补生命鸿沟 我国植入式人工心脏行业百亿蓝海市场启航

心力衰竭,特别是预后极差的终末期心衰,正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其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患者生存质量极低。当前,中国拥有超过1500万心衰患者,其中终末期患者已逾156万,且数量持续增长。面对这一庞大群体,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作为理想方案的心脏移植又因供体极度稀缺(2024年全年手术量仅1064例),难以满足临床需

2025年11月17日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全球5.89亿糖尿病患者催生规模庞大的血糖监测市场 CGM驱动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升级、缺乏运动等问题日益突出,叠加遗传因素与环境诱因的共同作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4月发布的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2024年全球20岁至79岁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89亿,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1人患病

2025年11月17日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