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化分析仪产品结构随技术迭代呈三阶段演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生化分析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生化分析仪简称生化仪,是采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是现代检验医学的核心设备之一,为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我国生化分析仪的产品结构随技术迭代与临床需求升级,逐步形成三阶段演进路径:
早期以分光光度计为核心设备,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基础的体液成分检测,效率较低且检测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随后进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阶段,部分检测步骤实现机械化,虽减少了人工干预,但仍需操作人员参与关键环节,整体流程未完全贯通;现阶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成为市场主流,可自主完成样本进样、反应检测至数据输出全流程,适配医疗机构规模化检验需求。
2.生化分析仪采购量上升,但采购金额和均价下降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台。因此,尽管采购量上升,采购金额却整体呈现下滑趋势,由2021年的7.77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11亿元。
数据来源:比地招标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比地招标网、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生化分析仪市场集中,国产品牌领先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在技术持续进步及国家政策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大力支持下,国产替代进程不断推进。凭借更优的性价比和快速的本土服务响应能力,国产产品日益受到医疗机构青睐,至2024年国产化率已提升至60%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当前国内市场参与者可划分为进口与国产两大阵营,其中进口品牌以贝克曼、罗氏、日立、雅培等为代表,国产品牌主要包括迈瑞、迪瑞、科华和蓝怡等。同时整体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特征,2024年CR4超过70%。其中国产品牌迈瑞表现突出,以超4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首位,较进口头部品牌贝克曼高出27.96个百分点,凸显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数据来源:比地招标网、观研天下整理
4.生化分析仪市场正迎来显著的下沉机遇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我国生化分析仪市场正迎来显著的下沉机遇。2024年7月发布的《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应配备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内的至少90%必备医疗设备。2025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将生化分析仪正式纳入乡镇卫生院115种专用医用装备配置品目,强化了乡镇卫生院对该设备的配置要求。
同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实现乡镇、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医疗服务点;到2030年基本普及远程医疗与智慧化服务;到2035年全面适配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需求。这一系列政策将系统性提升基层医疗设备水平和服务能力。
可以预见,在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及相关政策标准推动下,基层医疗机构对生化分析仪的配置需求将持续释放,市场下沉潜力有望加速转化为实际增量,进一步拓宽生化分析仪行业的市场空间。
2024年7月-2025年6月利好生物分析仪市场下沉的相关标准和政策(部分)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标准/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对生化分析仪下沉的影响 |
2024年7月 | 中共中央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 强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为生化分析仪下沉营造政策环境,拉动基层对设备的潜在需求。 |
2024年7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 | 重点建设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应至少配90%的必备医疗设备,包括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血凝仪等相关设备。 | 明确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配90%必备设备,其中包含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促使基层采购需求增长,加速设备下沉。 |
2024年10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 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 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 | 以疑难复杂肿瘤、精神卫生、儿科、重症等诊疗需求大的专科为重点,通过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医务人员培训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有效落实各自功能定位,促进医疗服务的系统连续。 | 以专科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各级诊疗能力,优化转诊,间接提升基层对生化分析仪需求,用于疾病初筛与诊断。 |
2025年4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 | 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 | 明确了115种乡镇卫生院专用医用装备配置品目,其中生化分析仪位列其中。 | 将生化分析仪纳入115种乡镇卫生院专用配置品目,从标准层面保障基层配备,推动市场下沉。 |
2025年4月 | 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 | 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 | 到2027年,乡镇、街道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远程医疗和智慧化服务基本普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便利可及。到203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和防病治病健康服务能力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更相适应,更好服务城乡居民高品质健康生活需求。 | 明确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目标,扩大服务覆盖,改善设施条件,有利于带动基层对生化分析仪等设备的采购需求。 |
2025年6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 |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支持高水平医院人员、服务、技术、管理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 | 推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生化分析仪下沉基层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动物用生化分析仪正成为拉动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增长的重要新引擎
动物用生化分析仪正成为拉动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增长的重要新引擎。随着养宠数量持续增加以及宠物主对动物健康管理意识的显著提升,宠物诊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已达到796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4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24%。宠物诊疗机构对专业化、精准化诊断需求的不断提升,直接拉动了对动物用生化分析仪的市场需求,这一趋势不仅拓宽了生化分析仪的应用边界,也为国内厂商开辟了新的增长赛道,助力行业从“医疗仪器”向“人与动物全健康领域”拓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面对这一机遇,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国内企业积极布局,2024年其推出的vetXpert C5动物专用生化分析仪,具备一次检测28项结果的高通量能力,有效适配宠物诊疗多样化场景需求。行业规范方面,我国首项《动物生化分析仪》团体标准(T/CVDA39-2025)已于2025年6月正式实施,标准全面规定了动物干式与湿式生化分析仪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标签包装等要求,为产品质量提升与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进一步推动了动物用生化分析仪市场的成熟与扩容。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