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今年足球赛事,最火热的“苏超”属其中之一。而最近这段时间,“赣超”“汉超”“湘超”等各个地方的区域联赛,也都收获了一大波流量。忽如一夜春风来,国内民间足球蓬勃兴起,不管是球迷还是非球迷,都对此津津乐道。
截至目前我国省级足球联赛统计与案例
联赛名称 |
所在省份 |
特点与统计(基于过往信息) |
湘超(湖南省足球超级联赛) |
湖南 |
标杆性赛事。通常有8-10支各地市冠军球队参赛,实行主客场制。决赛现场观众可达数千人,并有网络直播,赛季累计观看量可达百万级。 |
苏超(江苏省足球超级联赛) |
江苏 |
水平较高的省级联赛之一。参赛球队为省内各城市联赛的优胜者,是通往中冠联赛的重要通道。 |
浙超(浙江省足球超级联赛) |
浙江 |
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组织规范。同样实行主客场制,关注度较高,有电视及网络直播。 |
粤甲(广东省足球协会联赛) |
广东 |
足球大省的业余联赛,竞争激烈,参与球队众多,为广东的职业俱乐部输送了人才和观众基础。 |
川超(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 |
四川 |
覆盖全省21个市州,先进行分区赛,再进行总决赛,是西部地区的代表性业余联赛。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足球何以变身超级顶流,成为连接城市与流量、文化与消费的新桥梁?有人说是草根、纯粹,最直抵人心,让观众看到了一场场真实、酣畅的比赛;有人说是简单、快乐,一张9.9元的门票,就能让人一个周末都沉浸在观赛的喜悦与激情之中。“苏超”、“湘超”正是以“低参与门槛”“高情绪价值”“全民乐享”等关键词,成就了自己的“泼天富贵”。
然而,这些成功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理由。一是,全民运动氛围日渐浓厚成为坚实基础。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政策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取得新成效。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再加上,近年来,群众赛事活动广泛开展,形成了“天天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良好局面;赛事与文化、商务、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群众的参与感。
二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是重要支撑。数据显示,一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体育产业会爆发式增长,而我国在2019年已迈过这一门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多样,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
三是,中央和地方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政策的深入实施,有效激活了消费需求、释放了消费潜力,“奔县游”“跟着赛事去旅游”等潮流的出现,显示着人们的需求层次不断丰富,为“苏超”从区域热点演变为全国性消费新场景提供了最坚实的支撑。
足球赛事还可以衍生出俱乐部运营、场馆租赁、广告赞助、周边产品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其中,足球俱乐部运营市场关注度提升。例如,俱乐部创始人曹翔表示:“往年暑假班大概600人,今年在‘苏超’带动下,涨到了800人,身边讨论足球的人明显多起来了。”榕江县车民小学党总支书记杨亚江介绍:“全校57个班,每班都有一支男足和一支女足,孩子们踢球的热情特别高。”在此之前,全县踢球学生大约两三千,如今“班超”已吸引近3万名学生参与。
此次“苏超”南通队中,有35人来自南通海门足球小镇的珂缔缘俱乐部。俱乐部媒体负责人吉伟介绍,从成立时仅有7名球员,珂缔缘已成长为拥有从U7至U19完整的青少年足球梯队运动员200余名,30多名持证教练,以及1支职业队的高水平足球俱乐部。(WY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足球俱乐部运营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