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指出,我国氢能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绿氢产量有望达到300万吨,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并走在全球前列。
张晓强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绿氢为主要方向,兼顾利用副产氢,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多领域应用推广。目前,我国在氢能领域专利申请量已居世界首位,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多项绿氢工程及天然气管道掺氢输送试验取得重要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绿氢产能已达12万吨,占全球近50%;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2.7万辆,占全球近30%;建成加氢站540座,占全球总量的40%;电解槽出货量达1.1GW,全球占比超过60%,能耗等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2024年我国氢能产业情况
| / | 数据 | 占全球 |
| 绿氢产能 | 12万吨 | 近50% |
| 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 | 2.7万辆 | 近30% |
| 建成加氢站 | 540座 | 40% |
| 电解槽出货量 | 1.1GW | 超过60%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张晓强也指出当前绿氢发展仍面临挑战,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西北地区风电光伏资源本地消纳能力有限、氢能商用车和重卡销量增长放缓,以及政策与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十五五”规划制定,提出五点建议: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议
| / | 发展建议 |
| 一 | 加强体系化技术攻关,关注人工beplay下载软件 、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氢能发展的影响; |
| 二 | 拓展绿氢在发电、石化、煤化工、冶金及城市民用等领域的应用; |
| 三 | 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借鉴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
| 四 | 推动绿氢、绿氨、绿甲醇协同发展,把握国际航运绿色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 |
| 五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挥我国市场、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优势,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此次大会展现了我国在绿氢领域的坚实基础与前瞻布局,也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绿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