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展提速 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潜力大

  预计“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从业人员达50万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人才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全面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涵盖的内容已超出传统认知中职业介绍、劳务派遣的概念,与互联网、金融等产业领域跨界融合的创新产品层出不穷,蓬勃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只需每月缴纳9.9元社保服务费,社会保险也能像网上购物一样,加入购物车,付款就能一键办理。对中小企业来说,只要登录在线社保管理平台,通过系统就能为员工完成庞杂的社保缴纳业务,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近年来,像这样受益于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不在少数。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提速,人力资源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受益企业和人员数量逐步攀升。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2.7万家,从业人员45.1万人,共帮助超过1.5亿人次实现就业或转换工作岗位,服务2432万家次企业。

  行业规模逐步扩大

  人力资源服务已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全行业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去年行业规模达到9680亿元。按照这个发展趋势,今年人力资源服务业产值有望跨越万亿元门槛。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引领下,人力资源服务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政策文件。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突出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人才市场化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专家表示,预计“十三五”末,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我国经济转型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这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是难得的机遇。政府部门致力于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让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看到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菁说。

  抓住机遇迅速成长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博士后学术交流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随着新兴行业对各类中高端人才需求上升,人力资源的服务需求也将随之上升。

  从经济结构调整角度来说,产业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智联招聘和中国就业研究所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互联网电子商务、保险、基金证券、交通运输以及中介服务等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现代服务业、云计算等行业用工同比增幅较为显著。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部分地区、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造成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扩大就业、促进创业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表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供求交流的场所、专业化的中介服务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大大提高了员工与岗位匹配的效率。与此同时,网络招聘等新服务形式的涌现,能够促进创业持续发展。

  互联网技术手段也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融合正如火如荼,一批“互联网+”新兴企业破茧而出;战略咨询规划、高级人才寻访等高端业态初具规模,全产业链人力资源服务业态基本完备;行业分工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一批在特定领域里深耕细作的企业日益壮大。

  业态整合“抱团”发展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许多有人力资源需求的企业都选择去产业园寻求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我国的一个创举。2010年,经人社部批准,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继上海、重庆、苏州、杭州等国家级产业园之后,一批适应本地产业特色的省级、市级产业园陆续建立。

  比如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的嘉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目前已有39家人力资源企业入驻,年营业收入达6.3亿元,税收超1000万元,服务企业超过3000家,派遣及外包人数达20654人。《经济日报》记者在嘉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看到,以中禾广场为核心,人力资源企业集中办公区、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培训中心、猎头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产业链配套中心、商务会务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块在园区内井井有条。

  邦芒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就是入驻嘉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其在北上广深等地陆续成立了直营网点70余家,服务客户突破3000家,其雇员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0多万人。除了邦芒等知名人力资源企业入驻,产业园还引进了金融投资、法律服务等配套产业链企业30多家。目前,园区企业业务涉及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招聘外包、培训、猎头、人才测评、企业管理咨询等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条人力资源服务“全产品线”。

  补齐短板积极转型

  繁荣背后亦有隐忧。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仍旧存在总体偏小偏弱、服务形态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此外,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亟待加强。

  “这个行业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没有能够形成绝对垄断的企业。”在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副总监刘施洋看来,作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同样面临着新形势下企业的转型升级,研发适合中国本土市场客户需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管理软件是未来的方向。

  来有为表示,很多承接外包业务的人力资源企业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很强,但主要是以职业介绍和人才招聘为主,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服务品牌,导致服务层次和技术含量较低。

  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始更侧重客户导向,注重开展细致的专业化分工,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万宝盛华、任仕达等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猎头公司,已经开始推出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管理服务。

  “要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合理分类,建立行业人才标准。同时,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曾湘泉说。

  “下一步我们会以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建设、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为抓手,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人社部人力资源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