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环保税法草案二审最快年底通过

   环境保护税下称“环保税”真的要来了。

  12月20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开始分组审议环保税法草案,这是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环保税法草案,25日将表决该法案是否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环保税法一审稿,二审稿有几处改动,其中包括对大气和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最高以10倍为限,以避免地区间税负差异过大;新增一档环保税减免标准,鼓励企业减排。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教授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再次刺痛大家的神经,旨在推动环境保护和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环保税目前争议不多,现在提交二审,年底通过的希望很大。

  由“费”改“税”

  近30年来政府主要以征收排污费的形式来督促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但在发展驱动下,地方排污费“应征未征”的现象普遍存在,收费存在执法刚性不强、地方政府和部门干预等问题,这使得“费”改“税”变得迫切。2015年6月,环保税法草案正式对外征求意见。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税收系主任朱为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理论上说,排污费和环保税只是名称不同,但作用机理相同;不过从实际操作看,环保税的征收力度可能会比排污费更大,这将有利于遏制企业污染排放。

  作为此轮财税改革重头戏之一的环保税,立法进程明显加快。在去年6月立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后,今年8月29日,环保税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12月19日,环保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二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环保税立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将现行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转移,因此争议相对较小,比较容易推出。

  目前的环保税法草案,以现行排污收费制度为基础,确定了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课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目税额、征收管理等,建立了一整套基本可行的制度设计。

  根据全国人大公布的一审草案,环保税纳税人为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征税对象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等4类。

  此次环保税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企业多排放多付税,少排少付税”的原则。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加倍征收环保税,同时对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情况给予优惠政策。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白彦锋认为,环保税法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进行加倍征税,是为了让“环境保护税”真正“长上牙齿”,而不再是吓唬人的“纸老虎”,加强政府环境保护的作用。

  税收减免变为两档

  相比一审稿,二审稿在税负范围等做了调整。

  今年9月3日披露的环保税法一审稿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以在《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标准基础上,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对此,有些常委委员和地方、部门、企业提出,适用税额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应对上浮适用税额的上限或者适用税额幅度作出明确规定,以避免地区间税负差异过大。

  考虑到实践中一些地方已在国家规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基础上上浮了收费标准,草案二审稿直接对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作出明确规定,以10倍为限,大气污染物为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为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

  现行规定大气和水污染物的排污费标准分别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和1.4元,目前有7个省份收费标准高于这一最低标准,但没有一个地方超过10倍。如北京收费标准最高,是最低标准的8~9倍,天津则是5~7倍。

  除了对地方上浮环保税税负标准给予了限定,此次二审稿还增加了一档税收减免优惠。

  在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一审草案中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对此,有意见认为应根据减排幅度确立更多档次的税收减免进行激励,在实践中有些地方也已根据减排幅度建立了排污费多档减免政策。

  草案二审稿采纳了这一建议,将减免标准确定为两档: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标准30%的,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50%的,按50%征税。

  另外,草案二审稿还将“税收优惠”一章更名为“税收减免”。此前各方面争议较大的对二氧化碳征收环保税问题,此次草案暂不纳入征收范围。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飞表示,草案是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进行环境保护费改税,在使用范围上与现行排污费的征收范围保持一致;今后可根据需要修改法律扩大适用范围。使用“环境保护税法”的名称,有利于今后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为相应的税制改革留出空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办法特别强调通过“软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明确将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2025年10月16日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
Baidu
map